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乙肝妈妈
123跳转
发新帖
[乙肝阻断]

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楼主: LLM
LLM
发表于 2005-10-19 09:23 |举报
7000328 楼主
谢赞,祝宝宝快乐家庭幸福!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秦皇岛市肝病学会会长、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副院长、主医师韩忠厚近日在昌黎、抚宁等地了解乙肝病人干预措施。据他介绍,很长时间以来,对乙肝孕妇一般采取剖腹产,所生孩子人工喂养。因为生产时剖腹产确实比正常产少受挤压,少受母血污染;不吃母乳比吃母乳受感染的机会少。但最近大量研究表明,哺乳并不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剖腹产组和不剖腹产组以及哺母乳和不哺乳组患乙肝的机会是没有差别的。只要严格按照我们规定的免疫方法去做,正常生产及母乳喂养是不用担心的。因此,主张母乳喂养,更不要怕感染而采用剖腹方式。



  现在有很多医院不管乙肝病毒阳性的这些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病毒含量多的还是含量少的,在分娩前都进行了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多数进行了剖腹产,和人工喂养。这样的话,比普通孕妇增加的费用是3000—4000元,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规范化研究工程在我市县区十余家医疗单位的启动,不仅进一步规范了我市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干预措施,而且它的研究成果将产生非常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市每年有近2000名乙肝孕妇生产。那么,通过研究可以筛选出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阻断办法。具体阻断措施: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一定要查乙肝病毒DNA;



  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乙肝病毒DNA始终阴性孕妇,是容易阻断的。这种情况怀孕期间不用治疗,孩子出生时只按0时、1月、6月时每次注射2支(基因酵母)乙肝疫苗就可以了;



  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乙肝病毒DNA也呈阳性的孕妇要特别重视。孩子出生时必须立刻注射1支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而且是越早注射越好,乙肝疫苗的用量每次要用3支,如孕妇乙肝病毒含量特别高,则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控制病毒繁殖。



  另据介绍,孕妇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有的地方比较普遍,但到目前为止,用它是否能真的提高阻断率还未确定,并且争议很大,但起码对乙肝病毒DNA阴性孕妇在分娩前用它是不必的,在乙肝病毒DNA阳性孕妇中普通应用它也是没有被正式推荐的。


我有小三,肝功正常,DNA没查,三年前DNA为阴性,我没采取任何阻断方法,准备小孩子出生后采取一些阻断方法!

点击查看全文
LLM (楼主)
11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29

四、小三阳的HBV母亲生育情况一览(采取阻断措施)

35、战友大雨的朋友
小三,孕期没有注射球蛋白。生育方式不祥,人工喂养。
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现有抗体。
36、伊然
小三阳肝功正常,HBV-DNA阴性, 孕七八九月注射免疫球蛋白,生育方式不祥,人工喂养。
孩子生下六小时内也注射了一针免疫球蛋白并注射了乙肝疫苗。生下第二天抽静脉血验为2,4,5阳。
37、xr0801
小三阳,DNA弱阳性,孕期是否采取措施不祥,生育方式不祥,喂养方式不祥。
孩子6个月的时候查出来表面抗原阴性。
38、zxs02
小三,dna阴,孕期是否采取措施不祥。破腹产,母乳喂养。
孩子出生24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孩子早产当时未注射疫苗,孩子100天,检查有抗体。
39、woaiyangyang的朋友
小三,dna不祥,怀孕期打过三针上海产的HBIG,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及15天注射了球蛋白,但没有打疫苗,满月时抱去打其他针医生可能看了注射疫苗的小本本,说这孩子第一针疫苗没有打才补上。2岁多体检有抗体。
40、野百合
小三阳,肝功正常,DNA未知,孕期没有注射球蛋白,生育方式不祥,人工喂养。
宝宝出生半小时内分别在小PP和胳膊上注射了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现有抗体
42、为至爱
小三,七个月开始打球蛋白,共4针,吃了一盒胸腺汰,自然分娩,人工喂养。
出生后球蛋白,15天球蛋白,1个月乙肝疫苗,2个月乙肝疫苗,7个月乙肝疫苗
1个月验血,四个阳,庆幸的是表抗483.3,7个月验血,二、五阳,表抗652.4。
母亲孕7月,大三,DNA阳10的3次方。
43、水中花
小三阳,DNA定量阴性,肝功正常,自然分娩,喂养方式不祥。
孩子生下来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5微克/支),24小时内肌注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44、woaiyangyang
小三阳,肝功能一直正常,DNA阴性。怀孕期间789三月注射免疫球蛋白200IU
剖腹产,人工喂养,宝宝出生后立即注射200IU球蛋白,不超过半小时,第二天注射10微克疫苗
15天和45天(45天这是woqiyangyang自做主张加的)又分别注射球蛋白200IU,1个月注射疫苗10微克;
6个月注射5微克,7个月又加强注射5微克(这也是woqiyangyang自做主张加的)。
脐血为4、5阳性。现有抗体。母亲产后DNA阳。
45、别问我是谁30
小三阳,注射球蛋白。生育方式不祥,人工喂养。
孩子出生后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一周体检时,已产生了抗体。
46、阿梅
小三阳的;肝功正常;DNA没查, 临产前三个月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共三针,
最后一针是在产前一星期打的。母乳喂养。"孩子出生后立即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一针。孩子两个月左右又加强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按0,1,6月打的。孩子现有抗体。
47、 还算不错
小三阳,DNA阴,打了一针高价效免疫球蛋白,生育方式不祥,母乳喂养1个月。
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高价效免疫球蛋白,一周后注射疫苗剂量与比常规大,1月,6月按常规免疫,孩子现有抗体。
63、含山的第2个孩子
小三阳,顺产,母乳喂养。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
同时另一侧按照0-1-6注射乙肝疫苗;孩子不到一岁,静脉血检查结果,健康有抗体。
66、建树芳林的妻子
小三,DNA不祥。母亲孕期没有任何阻断措施,母乳喂养,小孩子生成来之后,脐血呈阳性,在出生第二天和出生一个多月分别注射了乙肝球蛋白,同时016乙肝疫苗正常接种。小孩子一岁多时再检查正常且有抗体。
69、woaiyangyang的朋友的朋友
两口子小三阳,母亲孕前DNA阴性,孕后期注射三针球蛋白,生育方式不详,人工喂养,宝宝出生及15天注射球蛋白,016免疫,1岁检查有抗体,母亲产后DNA也为阳性了。
73、qqaass
小三阳,爱人大三阳,而且DNA阳性,肝功不正常,在怀孕时母亲注射了两支球蛋白, 在宝宝四个月内母乳喂养。宝宝一出生打了第一针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注射了第一次的疫苗(10微克),在他25天时注射第二支球蛋白,一个月时注射第二次疫苗,6个月上注射第三次的疫苗, ,孩子一周岁时检查有抗体.
74、简爱如风
小三,孕期无阻断措施,母乳喂养,生育方式不祥.孩子出生后打乙肝高免。孩子1岁多验血正常有抗体,脐血为小三
80、开心妈妈
和老公都是小三阳,肝功能一直正常。孕七月为大三阳。DNA阴性,到孕七个月、八月和九月的针的时候各一针免疫球蛋白。临产是小三阳了。剖宫产。人工喂养。孩子出生后注射疫苗和球蛋白。一岁时验血全部阴性,没有抗体。后按0,1,2,6重

点击查看全文
LLM (楼主)
12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29

一、 目前对孩子的免疫方案主流的有以下两种:
一、中国肝炎基金会推荐的阻断方案
孕妇不注射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必要的清洗、护理、评估后,尽量在2小时内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球蛋白,(球蛋白剂量:100IU(国际单位),乙肝疫苗剂量:(5-10)μg)同时分别在左右臂三角肌内注射,第二、三针单用疫苗(5-10)μg。保护效果在95%左右
http://www.hbvhbv.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33&ID=354830&star=1
二、北京佑安医院采取
a、妊娠晚期后三个月每月打一针高价免疫球蛋白。
b、孩子刚一生下来,要迅速地清理一下母亲的血液。
c、立即给他注射一针高价免疫球蛋白,然后在孩子在一个月的时候再打第二针高效价,打这两针的高效价的目的就是要清除孩子在妊娠期间和分娩过程当中污染的少量的一些病毒。
d
、与此同时要对孩子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以上两种方案均说有97%以上的阻断率。

乙型肝炎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为传染本病的主要途径:宫内传播、分娩期传播及产后传播。

  妈妈在乙型肝炎急性期应停止母乳喂养,但对慢性乙肝及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母乳喂养,专家意见不一致。多数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并不增加婴儿乙肝感染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尽管乙肝病毒携带者乳汁中可能有乙肝病毒,但其水平很低,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浓度,病毒量越低越易被机体清除。因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可以母乳喂养。

  喂奶前妈妈要用肥皂洗手,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如果乳头破裂出血,应暂停哺乳。

  凡为“大三阳”者提示病毒复制,不宜哺乳;“小三阳”者可到有条件医院进行乙肝DNA检查,如为阳性也不宜哺乳。

  预防对策:

新生宝宝出生后24小时(最好12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V,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10微克;半月龄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次;1月及6月龄各接种乙肝疫苗10微克。这样对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可达90%。

乙型肝炎带菌者可以怀孕。但要预防母婴垂直传播,应于怀孕28周、32周、36周分别肌注乙肝免疫药
物,定期检查肝功能等系列检查监控工作,在婴儿出生第7天时注射乙肝疫苗,以预防母婴传播。我院
妇产科潘淑源主治医师对孕产妇产前、产中、产后的保健及疾病防治有专长,欢迎前来咨询,咨询电
话:6622020。感谢您的咨询,如有其他问题也请随时提出。

点击查看全文
LLM (楼主)
13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30

这样做对吗?免疫球蛋白,剂量为200IU,医生说孩子只能注射100IU

大家好!知道论坛已经很久,但一直没有登陆过,但我很感谢论坛,因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我是一个幸福的新妈妈.我于312剖宫产下一个4100的健康男婴,孩子很可爱.我现在是母乳喂养。

我的情况还算好,多年小三,肝功能一直正常,DNA为小于10的三次方。我在孕28周,32周和36周时各注射了一支200IU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孩子出生后马上注射了100IU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我生产的医院没有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是我先生在别的医院买来的,剂量为200IU,医生说孩子只能注射100IU,剩下的100IU医生给我注射了)但孩子没有马上注射乙肝疫苗,医生说一礼拜后注射才会有效果.我们只好照办.孩子的脐血结果为全部阴性.

318时孩子注射了5ug的乙肝疫苗.

我知道按照我的阻断方式来说,现在应该已经是很安全了,但我还是有点担心,因为我是母乳喂养.还担心自己的DNA数量会不会有所变化.不知道孩子的抗体什么时候会出现?孩子满月时是否需要再注射100IU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版主和各位姐妹的意见如何?谢谢

如果孩子免疫应答正常的话,第一针之后就会产生抗体,但是滴度比较低。鉴于孩子在出生后6个月内检测的结果不稳定,最好还是6个月后再去检测。

孩子在15天时再注射一针球蛋白100IU,对孩子来说,100IU足够。

点击查看全文
LLM (楼主)
14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30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使用说明书

我手里有一张一九九九年五月的资料,当时女儿打此球蛋白时的说明书。将近六年过去了,当然会有很大的进步和变化,但是我想它的使用原理和性能等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所以我把它贴出来供朋友参考。注意:仅供参考。(特别是“母婴阻断”部分,我的女儿是从怀孕的第六个月打起的。)也许可以从中窥见入门的途径。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使用说明书

本品系用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采集的高效价血浆经低温乙醇法分离提取,结合低PH孵放病毒灭活处理的免疫球蛋白制剂,液体制剂为接近无色,可带乳光或淡黄色澄明液体,含硫柳汞防腐剂。丙种球蛋白占总蛋白质90%以上。每瓶含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效价不低于100IU。主要用于乙型肝炎的预防。

[用法]

只限肌内注射,不得用于静脉输注,注射应按严格的消毒手续进行。

1,乙型肝炎预防:一次肌内注射量儿童为100IU~~200IU,成人为200IU~400IU,必要时可间隔3~4周再注射一次。

2,母婴阻断:婴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100IU~200IU,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的剂量及时间见乙型肝炎疫苗说明书或按医生推荐的其他适宜使用方案。

[注意事项]

1,瓶子破裂,瓶签不清楚或过期者不可使用。

2,液体制剂应为澄明和可带乳光液体。如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不可使用。液体制剂久存可能出现微量沉淀,但一经摇动应立即消散。

3,瓶子打开后,制品应一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保存与效期]

保存于2~8摄氏度暗处。在瓶签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点击查看全文
LLM (楼主)
15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30

小孩验血为什么要六个月为准 ---------新生儿的抗体免疫

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体内的抗体大多来自母亲,不是宫内感染,而是人类诞生时从妈妈体内获得的免疫力。不单是HBV系列的抗体,还有很多其他病原的抗体,让小宝宝在6个月以内不容易生病。

那么什么是宫内感染呢?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标准是什么?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是抗体,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再经过胎盘转运到宝宝体内的。表面抗原和e抗原分子量较大,不易通过胎盘,所以大三妈妈生的宝宝体内单五阳可能性较大,小三妈妈生的宝宝体内四、五阳性可能性大,有的妈妈孕期打的免疫球蛋白还可能通过胎盘输入给宝宝表现为二、五阳或者二、四、五阳。这些抗体是免疫系统的产物,不是病毒成分,表面抗原和e抗原也不是完整病毒。新生宝宝只有DNA阳或能说明问题。

乙肝抗体有IgM型和IgG之分,在正常条件下胎儿处于无抗原的环境中,在宫内仅有少量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产生,因此脐血IgM值升高(>20mg/dl)提示宫内存在抗原,通常来自于先天性感染。几乎所有的IgG都是通过胎盘从母体处获得的。妊娠22周后,胎盘转运IgG增加,足月婴儿IgG水平相当于或高于母体水平。早产儿出生时其IgG水平随胎龄而相应减低。

  出生后,从胎盘转输来的IgG以半衰期约25天的速度分解,结果到生后2~6月龄时出现“生理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这种情况在6个月后随着婴儿IgG合成率逐渐超过来自母体抗体的分解率而缓解。但早产儿在生后6个月,可能有较明显的低免疫球蛋白血症。1岁时IgG水平达到成人平均水平的70%左右。IgA、IgM、IgD和IgE分子量大,都不能通过胎盘。至1岁时,其水平缓慢地从最低值上升到成人的30%。达到成人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年龄大约是:IgM为1岁、IgG为8岁、IgA为11岁。

  足月新生儿通过被动获得的母体的抗体抵御大多数的病原微生物而获得保护。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婴儿由于母体抗体少,并在2~4月龄时消失,没有获得这种保护作用。

  母体免疫的被动转移,如经胎盘转输的IgG抗体和母乳中的免疫因子有助于补偿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不成熟,并使新生儿获得对许多严重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免疫力。

所以宝宝6个月以内的血中,有四、 五阳的都不应该看作宫内感染。其实有些医生也并不了解,把6个月内的四、五阳当作被感染,还“治”得颇有成就感,其实要想宝宝健康,第二阳是必须的,第二阳从哪里来,主要是靠出生后打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产生,靠妈妈孕期打的免疫球蛋白获得的可能性较少,一般见于小三妈妈。宝宝出生时有五阳、四五阳和二四五阳的很多见,在6个月以内有二、五阳或二、四、五阳抗体的也很多见,6个月以后这些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贻尽了,而乙肝疫苗三针已经注射完毕,小宝宝自己的抗体已经产成,这时的检验结果才比较准确。

如果宝宝出生时已有第二项阳,可能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而其他的抗体都不能抵抗乙肝病毒。这些抗体都不是宝宝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的,一般在6个月以内会消失的,有的宝宝消失的更快。因此,要想宝宝有抗体抵抗乙肝病毒,要靠乙肝疫苗才行。

点击查看全文
LLM (楼主)
16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31

使用乙肝疫苗10问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已被列入计划免疫项目,但是其接种普及率并不高,许多人对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清楚,非常有必要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一、为何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二、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四、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五、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六、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七、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然后接种乙肝疫苗(打完

点击查看全文
LLM (楼主)
17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33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http://www.hepat.cn 加入日期:2005-5-16 10:33:29 来源: 点击次数:<516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及相关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现行的免疫措施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时,仍有免疫失败发生。研究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相关因素及机制进而制定相应对策是根除HBV流行的关键。一、现行不同免疫策略的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次5μg,按0、第1月、第6月程序接种。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其第1针接种要求尽早进行,不迟于生后16h。农村地区以推行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为主,经济发达地区则在推行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HBsAg筛查,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推荐主被动联合免疫。国外多要求对所有HBV携带母亲的婴儿主被动联合免疫,即出生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0.5ml(折合100U),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北京和上海等地对单用疫苗或不同方案联合HBIg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比较研究发现联合免疫的保护效果优于单用疫苗,保护率可达80%以上。 曾有担心主被动联合免疫短期保护效果虽好,但会影响主动免疫的长期效果,影响长期保护率。而大量长期随访资料已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有文献表明联合免疫组保护性抗体持续时间较单用疫苗组相同或稍长,说明联合使用HBIg不影响乙肝疫苗的长期免疫力。以血清HBsAg阳性率和慢性感染率为指标对624例儿童进行长期随访发现,6月龄内出现HBsAg阳性率及形成慢性感染的比例以单用疫苗组明显为高,而以后长期随访中新出现的HBsAg阳性及慢性感染率在单用疫苗组和联合免疫组非常接近,差异无显著性,因此总的HBsAg阳性率和慢性感染率仍以联合免疫组显著低于单用疫苗组。故为最大限度减少HBV母婴传播,在经济条件讲可时对HBV携带母亲的婴儿应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二、免疫失败及相关因素 即使使用主被动联合免疫,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仍有慢性HBV感染发生。免疫失败和孕妇血清病毒含量及免疫程序有关。单用疫苗时HBV DNA阳性母亲的婴儿免疫失败率为15%,而当HBV DNA大于1000MEq/ml(Chiron定量法),40%婴儿发生免疫失败,即使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免疫失败率也有25%左右,双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率约25%左右,单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率约10%。联合免疫时,双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率10%,单阳性母亲的婴儿慢性感染率4%。除病毒含量和接种程序外,免疫失败还可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其他疾病、病毒变异、生产方式及哺乳等,目前引起广泛关注是HBV的变异,而宫内已感染HBV是预防的难点。 1.宫内感染:大部分母婴传播免疫失败因宫内感染引起。过去认为产时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而宫内感染所占比较较低。近年发现宫内感染的比例并不象以往想象的那么低。引产胎儿肝脏或血液的HBV感染标志检出率可达40%。我院自1978年开始对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进行随访,以出生时外周静脉血HBsAg阳性并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为宫内感染指标,宫内感染率约16%。对一组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平均6.14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双阳性母亲所生孩子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呈免疫失败的儿童中70%是因为宫内感染,而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呈阻断失败的儿童几乎均为宫内感染引起。 宫内感染易引起免疫失败是因为特异性免疫耐受。最近对生命早期易于免疫耐受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的耐受并不是对外来抗原的完全无反应,而是免疫反应的部位和类型不同。虽然经典的免疫耐受模型中外周血细胞对抗原再刺激无反应,而其脾细胞再次接触抗原时可发生免疫反应,只是免疫反应的类型不是Th1型反应,而是Th2反应。新近的研究还发现免疫耐受并不是生命早期免疫系统的内在特性,其决定因素是抗原递呈细胞、抗原的量和接种的途径。小量抗原在新生鼠诱导Th1型反应,而大量抗原诱导Th2反应,即耐受。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更易发生免疫失败的原因,可能还与e抗原能透过胎盘有关。动物实验发现HBeAg和HBcAg虽具有共同序列,但因空间构象不同可引起不同的免疫反应。用HBcAg免疫小鼠可诱导Th1为主的免疫反应,而HBeAg免疫小鼠诱导Th2为主的反应。Milich等还在转基因鼠研究中发现可溶性HBeAg通过Fas-FasL介导的凋亡耗竭HBeAg和HBcAg特异性的炎症性Th1细胞,从而使免疫反应倾向于Th2方向,促进病毒感染的持续。 2.生产方式和哺乳的影响:因HBV携带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
点击查看全文
18
天使宝宝 | 备孕中 | 发表于 2005-10-19 09:37

顶啊,我刚验出是带菌者,医生也要打,但我没有验DNA,医生说最保险是打!!!


点击查看全文
19
十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49

楼主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啊。

我小时得过乙肝,一直是病毒携带者,准备怀孕前查了DNA,有1项是阳性的。吃了半年中药调理,转阴了。

最后怎么阻断还要等6个月左右再问医生了。

点击查看全文
LLM (楼主)
20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19 09:56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天下所有年轻夫妻共同的心愿,也是孕妇们在怀孕期间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在医院采访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尚未结婚的乙肝女性患者又多了一份担心,担心结婚生育会加重病情,同时害怕将体内的乙肝病毒再传播给自己未来的宝宝,很多年轻的乙肝女性患者为此忧心忡忡。

  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医学博士刘士敬表示,这些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乙肝患者不正确掌握结婚生育的时机和方法,确实会带来不良后果。但,年轻乙肝女性在怀孕前后只要预防措施得当,母体的乙肝病毒向宝宝传播是完全可以被阻断的。

  病情处于活动期的乙肝患者结婚,过度的性生活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使肝脏炎症活动更趋严重,而肝脏处于炎症活动期的妇女如果怀孕,容易导致孕妇肝脏负担加重,肝细胞坏死,演变成重型肝炎。乙肝孕妇生育的宝宝如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宝宝几乎都会成为新的“小乙肝”,将来可能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肝硬化或肝癌。因此,许多带乙肝病毒的妇女不敢怀孕生小孩。

  乙肝母婴传播并非100%

  刘博士说,医学上把母亲有乙肝,再传给下一代的这种现象,称为“母婴传播”。所谓“母婴传播”,是指患有乙肝或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是乙肝传播的最重要、最具威胁的传播方式。

  “孕妇携带乙肝病毒,并不是100%都会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刘博士认为,是否导致胎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首先取决于孕妇携带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和母体的基因缺陷,如果孕妇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e抗原为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也为阳性,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高达90%左右;但是如果孕妇乙肝病毒e抗原为阴性,乙肝病毒DNA也为阴性,其感染几率只有3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有乙肝家族聚集倾向的家庭中有的人得乙肝、有的人不会得乙肝的原因。

  阻止母婴传播最重要的办法是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如果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合用效果更佳,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有效率在90%以上。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注意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孩子出生后的种种预防。

  乙肝患者可以结婚生育

  刘博士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经过治疗病情长期平稳者,可以结婚生育。

  但刘博士提醒要注意三点:第一,如果女方是乙肝,又是“大三阳”患者,在怀孕的第7、8、9个月,要分别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婴儿前臂三角肌部皮下或肌肉接种乙肝疫苗,每次0.5毫升。第二,如果女方为乙肝“小三阳”或男方患乙肝,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传播。第三,如果乙肝患者原先病情发作,身体不适,经过正规医院的正规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时间,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肝功能始终正常,这时也可结婚生育,宝宝一旦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

  婚前最好查e抗原e抗体

  刘博士强调,乙肝患者的对象需要积极防护。男女双方如果一方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那么婚前双方最好要查e抗原及e抗体,如果携带者e抗原阳性(“大三阳”),说明传染性强,健康一方更有必要做乙肝血清病原学(“两对半”)检查,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其他都是阴性,表明已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不易受感染,可以不用打疫苗;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查,各项指标均为阴性,表明未受过乙肝病毒感染,对乙肝病毒缺乏免疫力,此时健康一方需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待产生表面抗体后再结婚。如果乙肝患者的对象检查结果为核心抗体和(或)e抗体阳性,说明以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没事了,可以打疫苗。促使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携带者e抗体为阳性(“小三阳”),表明病毒复制已减弱,传染性下降,或是e抗原的变异型,健康一方也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注射乙肝疫苗后结婚为好。注射乙肝疫苗后,一般可维持3~5年以上的免疫力,可在3年或5年后再重复接种,相当一部分人接种一次乙肝疫苗可以终身受益。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热门新帖

    姐妹都在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