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小宝宝

【播种百科-宝宝说话】关于宝宝学说话

 
楼主: 张小狗妈
392819244 楼主
谢赞,祝宝宝快乐家庭幸福!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一,开篇

 

说话,科学点说叫做“言语” (言语是动词,语言是名词)。这是只属于人类的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是需要“习得”的,而不是什么也不干自然而然就能具备的“本能”。否则狼孩、猴孩也不至于不会说话了。言语能力的提高更是需要训练和锻炼的,如果躺着看天花板就能突然变得很厉害,那是穿越小说。哈哈……

 

关于这个话题,多年前就想动笔了。只是一想到要写的东西很多,就犯懒。最近在“1岁以上宝宝”的版块里,看到不少帖子说宝宝2岁、3岁了还不说话,或者说话的词汇、内容贫乏,妈妈很着急。觉得我真不应该犯懒,要是早写出来,可能有些妈妈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说这话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很自大,但我接下来要分享的知识和经验,除了育婴师课上学到的理论,更多是来自于实践。从那十几个我曾经跟踪测评过的宝宝,和我自己的孩子身上得来的经验,我有充分的自信。

 

惯例上,我必须汇报一下我家旺旺的“成绩”,因为要教别人,自己的孩子却落后太多或者没养育好的话,那根本就没资格说话嘛。呵呵……

 

我家旺旺说话(我指的是说整句话)的时间并不算早(1岁4个月),但是由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了,后来的发展就直接上了高速路。目前为止,他和大多数同龄人比起来,言语能力相对超前。我这不是炫耀,因为没这个资格炫耀——这世界从来都不缺天才,比旺旺更厉害的小朋友多着呢;还因为养孩子不是为了拿来炫耀。孩子养育好了,他的人生道路能走的更稳更顺,所有爱他的人才能过得舒心。

 

让咱们进入主题吧。

 

言语能力的具备和优劣,跟这三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1.言语的器官准备、2.语言的刺激、3.语言的环境。可能大家更多的是注意到了语言的刺激和语言环境。因为看到了很多妈妈说,“我也一直都跟孩子说话啊”“我也反复教啊”可是孩子就是不开口——这属于语言的刺激;还有妈妈意识到了,可能是家里语种过多了,所以孩子不开口——这属于语言环境。

 

当然,还有一个遗传问题,但这不属于咱现在要讨论的范畴,所以只简单带过。遗传的确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就,但它是在一个范围内影响。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由于遗传决定了他的寿命是60-80岁,说明如非意外,正常情况下他最少能活60岁,但撑死也就80岁到头了。可是60-80岁之间还有20年的弹性,那就要看各人后天的努力了。不管任何一种能力或体质的遗传,比如音乐天分啊、舞蹈天分啊、高矮啊、胖瘦啊、过敏体质啊,还有刚才说的寿命等等等等,只要不是直接疾病的遗传,基本上都遵循同样的规律——你只是存在“好”和“坏”的可能,但最终是好是坏,还有后天的因素在影响。怨天尤人没用,自欺欺人更是耽误事。爱因斯坦,全世界一百多年才出一个的神级天才,咱要有自知之明,别自己骗自己啊。相信你明白我在说什么。

点击查看全文
21
八级宝宝 | | 来自WAP
我宝咀嚼能力还不错,说话一般,两个字一个字的,叫人,整句的还不太会说
点击查看全文
张小狗妈 (楼主)
22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天使宝宝 |
mengxue82 发表于 2012-5-23 00:08
<br/>我宝咀嚼能力还不错,说话一般,两个字一个字的,叫人,整句的还不太会说 ...
<br/><br/>别急,后面还有语言的刺激和语言的环境两个部分。看完了,相信你能找到办法。咀嚼能力不错,你家宝贝已经有了硬件基础啦!咱再给装上合适的软件,你就瞧好吧。呵呵……
点击查看全文
张小狗妈 (楼主)
23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天使宝宝 |

七,语言的刺激——简单、重复与内心语言

 

说完了气息控制,有关言语器官的准备,也就算说完了。肯定有遗漏或者不够严密的地方,恳请诸位不吝赐教和指正。硬件设备准备好了,就该往系统里安装各种软件了。接下来,咱们来说说语言的刺激和语言环境。

 

其实要把这两者严格分开是有些让人为难的。因为语言环境严格说也是语言刺激的一部分。只是想按照这个思路来说,可能会比较容易说清楚吧。

 

先说说语言的刺激。何所谓“刺激”?上过高中生物课的,都知道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吧?就是不断地重复给予同一个信息或信号,让大脑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我老公说,训练孩子有时候跟训练小狗没什么区别。呵呵…… 话糙理不糙啊。不断重复单一的语言刺激,几乎是所有人教孩子说话的共同方法。最早开始的也是重复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等等称谓。有个笑话,我爸的一个老同事,在教他孙子喊爷爷,他跟我爸说:“太亏了太亏了!为了这小子喊我一声爷爷,我都已经喊了他几千声爷爷了!”所以孩子学说话,最开始的训练方法就是1.简单,2.重复,不厌其烦地重复。

 

简单和重复,不用我多说,谁都懂。但是有一种方式可能大家不是太注意,就是给孩子听儿歌。最开始听的儿歌一定要越简单越短小越好,而且不要“替”孩子觉得他会听腻了,没听几遍就给换一个。我的一些朋友就是这样,他们认为孩子不好好坐着听儿歌,老是捣乱,就是听腻了。所以给孩子买了很多不同的儿歌光碟,有说的有唱的,不停地换。最后他们总结,听儿歌没用!呵呵…… 儿歌好冤啊!

 

我当年的做法是:从旺旺8个月开始(当时他会叫爸爸了。很郁闷!怎么不先叫妈妈 ?),每天晚上吃完睡前奶,就把他放在床上让他一边听《三字儿歌》一边玩一会儿,我则走开做自己的事。一直听到10个多月,才再给他增加了句子更长一些的《童话儿歌》—— 只有一句话的童话故事,比如“哗啦哗啦,大树笑了,小鸟来了”。这么着听到14个月的一天早上,他要抢舅舅的手机,一着急说了第一句完整的话:“舅妈!舅妈出来抱旺旺!”当天半夜起来尿尿的时候,就把曾经听过的三字儿歌一首一首念出来了。印象很深,他念的第一首是“小汽车,滴滴滴,开过来,开过去,小宝宝,当司机,送妈妈,上班去。送爸爸上班去。送奶奶上班去(后面两句是他自己加的)”当时那个激动啊,都忘了拿手机录下来啦。打那以后,我开始给他听《小宝宝童谣》,都是些更长更复杂的儿歌。让我惊讶的是,每一首他只听过几遍,就能自己念出来。比如有一首是:“小竹桥摇摇摇  有只小熊来过桥  走不稳站不牢  小熊过桥心乱跳  头上乌鸦嘎嘎叫  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你快来  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水  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别害怕  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向前跑  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很长,很复杂对吧?尽管中间需要提醒一两次,但是他只听过不到1个星期(还是每天晚上睡前),就能背出来。那时候他只有1岁八个月。这一切的进步,我归功于不断重复的,听觉语言的积累。

 

(未完待续——)

点击查看全文
张小狗妈 (楼主)
24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天使宝宝 |
hom517 发表于 2012-5-20 12:40
<br/>写的真的很好,很受启发!学习!我现在就很注意给宝宝吃点硬的米饭馒头之类的让他嚼。但平时上班顾不过来, ...
<br/><br/>等你在家的时候,你给宝宝加加料,补补课,一样有用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你学来的知识多么的正确有用,迫于现实压力实施起来总会有困难。但是只要你用点心思想想辙,插空给补上课,那还是会有帮助的。
点击查看全文
张小狗妈 (楼主)
25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天使宝宝 |

八,语言的刺激——儿歌与内心语言

 

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我所说的儿歌,是念的,不是儿童歌曲。儿童歌曲并非不好,但对孩子学说话有帮助的,念的比唱的好。唱的儿童歌曲,更多是对于音乐方面的开发有帮助。我也给旺旺听儿童歌曲,比如关了灯准备入睡,就换成歌曲,或者自己给他唱。正好昨天 xiaofeidu 回帖问我关于看动画儿歌的问题,在这里顺带解释一下。前面说过了,小宝宝学说话,训练原则就是要“简单”。如果针对学说话这件事来讲,不论儿童歌曲还是动画儿歌,它都不再是单纯的“说话”,而是加上了额外的听觉(音乐)和视觉(画面)刺激。宝宝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分散的。尤其是视觉的刺激(静态的图片和动画),因为在语言的学习上,这已经属于完全不同的通道了。动画尤其对学说话帮助不大,甚至会起反作用,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注意力会被吸引到亮度高、颜色绚丽且快速变化的画面上。所以就看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了。如果你只是想让宝宝学说话,那么就一定要选念的儿歌。儿童歌曲用来做音乐欣赏、刺激乐感的手段。而动画,对孩子而言最大的作用只是娱乐消遣。

 

有的家长说,干嘛给孩子听这个呀?自己念自己唱不是更好?当然更好啊!没什么比妈妈给孩子唱歌、跟孩子交谈,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更有好处的了,就像母乳一样。可是你真的有那个耐心和毅力,天天念经一样地念相同的儿歌,唱相同的儿歌?一念念上几个月?我可以天天跟孩子胡说八道,但是让我天天给他念“小汽车  嘀嘀嘀……”,而且还不能限制他一边捣蛋一边听我念,估计念上几天自己都要疯掉了。且不说你的发音跟录音带里的一样标准吗?孩子学说话,不管是国语、外语还是方言,最好一开始让他接触到的就是标准的发音。所以啊,懒人就要想懒办法,让机器帮你做这些重复的工作吧,兴致来了,你满可以在一旁手舞足蹈跟着念,一样也是有真人参与的嘛。特别是工作忙,少有时间陪孩子的家长,这可是能帮你大忙的!

 

允许我再扯远一些。我和我老公都是标准的闽南人——闽南出生闽南长大,我父母和婆婆也是闽南人,我们都会说闽南话。但是我俩的普通话却一点闽南口音都听不出来。甚至我去北京出差,的哥都听不出我是外地人。谈恋爱的时候,我俩挺无聊的,追溯起我们普通话说得好的原因来。后来发现,我俩小时候有过共同的经历——由于父母工作忙,没上幼儿园的日子,大多是自己呆在家里玩。每天追着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广播》,在那个娱乐方式匮乏的年代,这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了。标准普通话的影响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而且一直影响到成人以后。

 

现在有人提出,不要让机器代替真人,说的是希望父母能够更多地陪伴孩子。因为机器发出的声音是单向的,没有交流的。说的一点都没错。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没有真人,让机器发出的声音来帮助你填补一下空白,肯定强过什么也没有吧?特别是有些家长抱怨老人、保姆不爱跟孩子说话,或者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在自己没有能力不让他人帮带孩子的情况下,这种辅助的办法就相当必要啦。除非你真的无所谓,那也就别抱怨咯。

 

现在还有人倡导让孩子诵读经典,比如三字经、弟子规或者唐诗等等。这些都是好的建议,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学精华,句子短,押韵,朗朗上口。但我个人认为,儿歌和古文经典是互相不能替代的。儿歌不仅短小,含义更是浅显,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孩子能懂。在孩子还很小,很多东西很难跟他解释清楚的时候,古文经典只能是死记硬背,锻炼一下语感,练练嘴皮子。除非你一直反复让他背诵到大,否则只需要暂停一个月,他就能全都忘光!所以有些家长特别得意孩子能背多少多少唐诗,而我挺不以为然的。

 

旺旺在上幼儿园前,我也教过他不少古文经典,甚至他能背诵《木兰辞》。又能怎样呢?上小班的时候,因为他口齿清晰、普通话好,老师想让他参加古文诵读比赛。我偷懒,就给他选了《木兰辞》。结果呢?我还是得从头教一遍,因为他早忘光了。他的奶奶曾经家里来个人就叫旺旺“展示”一下。很常见的情景吧?但是后来我说服了奶奶不要这么做。因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真没啥了不起的,我不希望让旺旺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切实际的评价,这对他心理健康没好处。孩子喜欢学,你就教,他乐在其中,而不是为了到外人面前去“现”而学。真想要“现”,不如“现”他的口齿伶俐、知识面宽,而不是这些他并不理解的东西。说不准硬着头皮为他鼓掌的人,心里想的却是——还不如看只鹦鹉说话有趣呢。哈哈!em34(如有得罪,纯属无心)

 

(未完待续——)

点击查看全文
26
九级宝宝 |
非常感谢热心的楼主!
<br/>想问下你给宝宝用什么工具播放儿歌呢?我们家刚开始是用电脑播放动画儿歌,但是后来听别人说又怕影响智力发育,但是小家伙已经有点上瘾了,就想着看电脑动画,我担心在听那种只有声音的他不习惯,不爱听,也郁闷啊,求解~
点击查看全文
27
九级宝宝 |
补充,小家伙现在才1岁半。
点击查看全文
张小狗妈 (楼主)
28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天使宝宝 |
xiaofeidu 发表于 2012-5-23 23:14
<br/>非常感谢热心的楼主!
<br/>想问下你给宝宝用什么工具播放儿歌呢?我们家刚开始是用电脑播放动画儿歌,但是后来 ...
<br/><br/>我就是用的MP3(很早买的,魅族的),外接两个小音箱(漫步者),放在床头。学说话更重要的是听。如果同时有画面,而且是会动的画面,那会大大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会使得儿歌对语言的刺激打折扣。让孩子过早迷上看电视(在电脑上看动画是一回事),不仅会对他学习语言不利,以后还有可能引起其他的问题,比如交往障碍、注意力分散等等。要想办法弱化它对孩子的吸引力。
<br/>
<br/>不要要求孩子一本正经地听啊!上面也举了例子了,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听、一边入睡一边听……,就当个背景音乐呀。音量不需要大,不然很吵。背景音乐,去过咖啡厅等地方的话,你应该知道什么叫做背景音乐吧。就是很轻柔的,你注意到了,你能听得很清楚;但是如果你需要交谈,它又不会影响你。这种音量其实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你发现没有?有人冲你大喊大叫,你的耳朵会选择性地失聪,好像听不见了,其实是你本能地在回避这种讨厌的声音。孩子也一样。如果你为了让他“好好听”,总是弄得家里每个角落都能听见哇啦哇啦的儿歌,那么他第一反应肯定是跑掉的。
<br/>
<br/>孩子才1岁,还小呢。现在来说什么“习惯”不“习惯”的,早了点。因为他才刚开始在养成一些习惯。你如果每天坚持做某事,他的习惯就会因此而养成。如果你因为要迁就他而给他“看”儿歌,那么以后真成习惯了,实际上是你造成的。
点击查看全文
张小狗妈 (楼主)
29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天使宝宝 |

九,语言的刺激——让宝宝开口

 

语言的刺激,上面说的都是如何往脑子里塞东西的刺激——即丰富孩子的内心语言,是输入。但是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语不能言出来,训练说话的工作就不算完成。所以,语言的刺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让孩子开口。内心语言再丰富,知识再渊博,如果不知道怎样表达,这个人充其量就是一个移动硬盘。不能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那渊博的知识还有啥用?语言输出的手段有很多,说、写、比划……,但只要不是身体残疾,说,肯定是用得最多的。

 

为什么我这么强调让孩子开口呢?本来这不该是个事儿啊。可是现在家里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有的甚至每天有4、5个大人围着伺候,唯恐照顾不周!过于呵护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那是不胜枚举。学说话也一样。当大人们都成了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孩子的一个手势、一声“嗯嗯”甚至只要一个眼神,大人们就屁颠屁颠地满足了他的需求,那么孩子就没有必要开口说话了。生物的本能都是好逸恶劳的。所以,这里要强烈呼吁那些爱心泛滥的、善解人意的家长们,你们应该学会装装傻,偷偷懒,狠狠心。过度的爱是害。

 

举个具体的例子吧。当孩子已经到了学说话的时期,每次他要什么东西或想做什么事,不要第一时间马上满足他,而应该适当地故意为难一下孩子。比如他要吃香蕉,用手指着不停地“嗯嗯”。如果他还不会说,你可以把香蕉举高让他够不着,面对他,让他看着你口型夸张地说:“宝宝说,香~蕉~,香~蕉~”孩子一定很着急,会跺脚会哇哇大叫。但你别急,继续那样跟他说,直到你看到他的小嘴跟着模仿“香蕉”的口型,哪怕只是有了模仿的努力了,不一定要求发出声音,这就已经进了一大步了,你可以给他了,并且夸夸他。下一次你可以再要求高一点。当他有一天学会了说“香蕉”,那他不光是会说,他还学会了更多,比如他学会了等待,他明白了说话比指手画脚、比喊叫跺脚来的省力来的效率高。呵呵…… 

 

但也有孩子已经会说香蕉,可就是不说,照样用手指着“嗯嗯”,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家长一贯快速反应造成的。那么你就更要狠狠心了。你可以装作没明白他的意思,随便拿起个任何别的东西问他:“你是要杯子?”“你要尿尿?”“你要……?”就是不问到他要的东西!逼逼他,不说就是不给,很平静很无辜地跟他说:“我不知道你要什么呀!你跟我说你要什么?我帮你拿。”你看他能坚持多久。要记住,孩子都是天生的战略家,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的策略无师自通!别让孩子吃定你!

 

我经常遇到家长跟我抱怨:“哎呀,我都是这么做的啊,可是我们家谁谁谁就是宠孩子,我白天要上班……”呵呵…… 是不是很多人有这样的困扰,不管是养育孩子的哪个方面?我想告诉你,在你管不了别人的时候,你只要做好你该做的,孩子在你这里不良习惯不能得逞,你的工作就算做到了,孩子一定会有不同。你的行动也会潜移默化地带动其他家庭成员。而如果你总是抱怨,却放任不良状况在你这里也同样发生,那么你的抱怨不过是在推卸责任。如果你是第一监护人,你要为将来的不良后果承担主要责任。

 

(未完待续——)

点击查看全文
张小狗妈 (楼主)
30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天使宝宝 |

八,语言的刺激——儿歌与内心语言

 

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我所说的儿歌,是念的,不是儿童歌曲。儿童歌曲并非不好,但对孩子学说话有帮助的,念的比唱的好。唱的儿童歌曲,更多是对于音乐方面的开发有帮助。我也给旺旺听儿童歌曲,比如关了灯准备入睡,就换成歌曲,或者自己给他唱。正好昨天 xiaofeidu 回帖问我关于看动画儿歌的问题,在这里顺带解释一下。前面说过了,小宝宝学说话,训练原则就是要“简单”。如果针对学说话这件事来讲,不论儿童歌曲还是动画儿歌,它都不再是单纯的“说话”,而是加上了额外的听觉(音乐)和视觉(画面)刺激。宝宝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分散的。尤其是视觉的刺激(静态的图片和动画),因为在语言的学习上,这已经属于完全不同的通道了。动画尤其对学说话帮助不大,甚至会起反作用,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注意力会被吸引到亮度高、颜色绚丽且快速变化的画面上。所以就看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了。如果你只是想让宝宝学说话,那么就一定要选念的儿歌。儿童歌曲用来做音乐欣赏、刺激乐感的手段。而动画,对孩子而言最大的作用只是娱乐消遣。

 

有的家长说,干嘛给孩子听这个呀?自己念自己唱不是更好?当然更好啊!没什么比妈妈给孩子唱歌、跟孩子交谈,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更有好处的了,就像母乳一样。可是你真的有那个耐心和毅力,天天念经一样地念相同的儿歌,唱相同的儿歌?一念念上几个月?我可以天天跟孩子胡说八道,但是让我天天给他念“小汽车  嘀嘀嘀……”,而且还不能限制他一边捣蛋一边听我念,估计念上几天自己都要疯掉了。且不说你的发音跟录音带里的一样标准吗?孩子学说话,不管是国语、外语还是方言,最好一开始让他接触到的就是标准的发音。所以啊,懒人就要想懒办法,让机器帮你做这些重复的工作吧,兴致来了,你满可以在一旁手舞足蹈跟着念,一样也是有真人参与的嘛。特别是工作忙,少有时间陪孩子的家长,这可是能帮你大忙的!

 

允许我再扯远一些。我和我老公都是标准的闽南人——闽南出生闽南长大,我父母和婆婆也是闽南人,我们都会说闽南话。但是我俩的普通话却一点闽南口音都听不出来。甚至我去北京出差,的哥都听不出我是外地人。谈恋爱的时候,我俩挺无聊的,追溯起我们普通话说得好的原因来。后来发现,我俩小时候有过共同的经历——由于父母工作忙,没上幼儿园的日子,大多是自己呆在家里玩。每天追着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广播》,在那个娱乐方式匮乏的年代,这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了。标准普通话的影响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而且一直影响到成人以后。

 

现在有人提出,不要让机器代替真人,说的是希望父母能够更多地陪伴孩子。因为机器发出的声音是单向的,没有交流的。说的一点都没错。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没有真人,让机器发出的声音来帮助你填补一下空白,肯定强过什么也没有吧?特别是有些家长抱怨老人、保姆不爱跟孩子说话,或者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在自己没有能力不让他人帮带孩子的情况下,这种辅助的办法就相当必要啦。除非你真的无所谓,那也就别抱怨咯。

 

现在还有人倡导让孩子诵读经典,比如三字经、弟子规或者唐诗等等。这些都是好的建议,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学精华,句子短,押韵,朗朗上口。但我个人认为,儿歌和古文经典是互相不能替代的。儿歌不仅短小,含义更是浅显,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孩子能懂。在孩子还很小,很多东西很难跟他解释清楚的时候,古文经典只能是死记硬背,锻炼一下语感,练练嘴皮子。除非你一直反复让他背诵到大,否则只需要暂停一个月,他就能全都忘光!所以有些家长特别得意孩子能背多少多少唐诗,而我挺不以为然的。

 

旺旺在上幼儿园前,我也教过他不少古文经典,甚至他能背诵《木兰辞》。又能怎样呢?上小班的时候,因为他口齿清晰、普通话好,老师想让他参加古文诵读比赛。我偷懒,就给他选了《木兰辞》。结果呢?我还是得从头教一遍,因为他早忘光了。他的奶奶曾经家里来个人就叫旺旺“展示”一下。很常见的情景吧?但是后来我说服了奶奶不要这么做。因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真没啥了不起的,我不希望让旺旺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切实际的评价,这对他心理健康没好处。孩子喜欢学,你就教,他乐在其中,而不是为了到外人面前去“现”而学。真想要“现”,不如“现”他的口齿伶俐、知识面宽,而不是这些他并不理解的东西。说不准硬着头皮为他鼓掌的人,心里想的却是——还不如看只鹦鹉说话有趣呢。哈哈!em34(如有得罪,纯属无心)


 


(未完待续——)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