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备孕心路
12跳转
发新帖

我是内分泌失调致不孕吗?

查看: 13994|回复: 14
发表于 2009-10-6 08:59 |举报
1399414 楼主
谢赞,祝宝宝快乐家庭幸福!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一直在找自己不孕的原因。今天看到一个帖子,首先声明不是做广告,我认为对我症,我自己好像就是排卵不好(功能还是有,就是质量不好)。发来和大家共勉。因为直接发链接帖子不能发布,所以就贴过来了。
西医动不动就促排(当然这样比较快见效),而中医看重根本。中医说我肾虚脾虚,曾经喝过调经和补肾的中药,其后数月月经好多了,排卵也十分爽快,停药后,有个月有比较大的情绪波动,结果月经又拖后了,而且当月腰酸痛的厉害,卵泡监测也比较小。所以,我认为不着急的朋友真的可以试试中医。
 
 
一、概念: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调节保持规律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的分泌维持着动态平衡;一旦人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打破了这种平衡,使机体处于失代偿状态,久而久之,身体会出现各种疾病的反应称为机体内分泌失调。
  中医认为“寒、风、暑、湿”等外邪入侵,干扰了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而造成本病。
二、内分泌失调的原因:
  内分泌失调与情志因素使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新陈代谢功能紊乱等有关;以至于出现以下疾病造成不孕:排卵障碍、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多毛症与男性化、高催乳血症、黄体功能不全、功能性子宫出血、排卵期出血、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等。
三、内分泌失调的西医治疗:
  西医对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机体分泌失调,主要是采用激素类药物调理:
  1、已烯雌酚和黄体酮:于月经的第5天或用黄体酮撤退出血的第5天,5毫克/日,连用20天,在最后5天加用肌往黄体酮,20毫克/日(或口服安宫黄体酮4毫克,每日3次),一般停药后5天左右即可有月经。
  2、妈富隆:月经周期第一日起1片/日,连服21天,7天后再开始第二个周期。
  3、达英-35:月经周期第一日起1片/日,连续服用21天,停用7天,第8天开始服第二个周期。
  4、其它用药:包括补佳乐、倍美力、克罗米芬、绒促性素等促排卵治疗。
  在长期应该激素类药物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众多专家体会到副作用很大,并发症很多(如:肝肾功能损害、脂肪代谢紊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体化综合征、妊娠后流产率较高、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前宫颈黏液的羊齿状结晶消失、卵巢癌等),逐渐引起医学界及患者的高度重视,转向采用中医中药调理。
四、内分泌失调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于内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从肝、脾、肾入手,针对每一种病因辨证论治;本病中医责之为虚实两端,虚证多因肾阴阳虚、气血不足,实证多因肝气郁结或痰瘀于内,不能养精成孕。月经不调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 本帖最后由 黄瓜宝宝 于 2009-10-6 09:09 编辑 ]
点击查看全文
黄瓜宝宝 (楼主)
2
十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00

原发性不孕症-内分泌失调(肝肾两虚型“不排卵”) 

  陈静:女,28岁,河北石家庄市人,2002年5月15日初诊,主诉不孕4年;在许多医院做过多次检查均为无成熟卵泡发育及正常排卵;5月12日在当地做女性激素六项检查,提示雌激素(E2)偏低;未次月经5月10日,周期在28~35天,行经期3天,经量偏少,色暗红,血块多,经前腰胀,乳房胀痛,经行腰胀不减,小腹隐痛;平素带下时多,带多则腰痛,纳便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内分泌失调。 

  辨证:肝肾两虚,冲任不足。 

  治法:调养肝肾,补益冲任。 

  方药:熟地20g,山萸10g,当归15g,白芍10g,仙灵脾15g,路路通10g,红花10g等10多味中草药与调经中成药配伍,连续服用20天。 

  2002年6月13日二诊:主诉经行正常,无血块,腰胀痛减轻,睡眠欠安。 

方药:枸杞子15g,菟丝子20g,覆盆子15g,党参10g,熟地20g,白术15g,路路通15g,当归10g,赤芍10g,仙茅10g,红花10g等与补肾中成药一起内服二个月经周期。 

  于同年9月28日来门诊告知已经怀孕。 

  病案分析:对于性感淡漠,无排卵者多与肝虚不能生发,肾亏不能作强有关,治之当调补肝肾。而多年不孕,心情欠佳,多伴肝郁,需疏肝理气。同时适当加入温化通行之品有利于提高疗效。盖气血以通行为贵,温则能生、能养、能开、能散、能行达到平补阴阳的目的。 

点击查看全文
黄瓜宝宝 (楼主)
3
十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00

原发性不孕症-内分泌失调(脾肾阳虚型“不排卵”) 

  刘艳:女,29岁,广东佛山人,2004年9月9日初诊,结婚6年未孕,妇科检查未见异常,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小腹冷痛,腰酸腿软,服用促排卵药物三个周期未效。舌质淡,脉沉细。测基础体温呈单相曲线,诊刮为“增殖期子宫内膜”,B超监测未见卵泡发育。 

  诊断:无排卵。 

  辨证: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调经助孕。 

  方药:仙茅10g,仙灵脾10g,紫河车10g,山萸10g,香附10g,巴戟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茺蔚子15g,牡丹皮12g,桂枝10g,甘草3g等,在月经期加服丹参15g,赤芍15g,牛膝15g等及补脾益肾中成药连续服用三个月。2005年1月28日来电告知已经怀孕,随访足月顺产1男婴。 

  病案分析:肾为生殖之本,主藏真阴真阳。真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胞脉,胞宫虚寒,不能摄精成孕;真阴亏损,精血枯竭,血海空虚,胞脉失养,则无以摄受精气;治以温补脾肾,调经助孕疗效明显。

点击查看全文
黄瓜宝宝 (楼主)
4
十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01

原女性不孕症-内分泌失调(肝郁气滞型“不排卵”) 

  杨琳艳,女,28岁,广东东莞市人,2005年9月5日初诊,月经初潮15岁经后一直持续服用长效避孕药2年,停药1年未孕,未次月经8月25日。主诉:经前腰部板滞不舒,腹有胀感,乳房胀痛,情绪易激动,善怒。月经周期正常,一般持续5天,色较淡,质偏稀。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位置正常,双侧附件无炎症,连续3个月做排卵监测结果无羊齿结晶,提示无排卵。查体:面色正常,营养中等,舌淡,苔白,边有齿印,脉沉细而弦,右手寻按且微。 

  诊断:无排卵。 

  辨证:脉沉细而弦,显是肝营为虚,肝气偏郁,遂有乳房胀痛,性急好怒。右手乃真火之宅,三部俱微,当属肺为元气之本,脾阳、命火三者衰微,故现经血色淡,经前腹胀,腰部板滞不舒。 

  治法:调肝理脾,温补肾阳。 

  方药:当归10g,柴胡6g,茯苓10g,制香附10g,薄荷4g,白芍12g,吴茱萸6g,甘草6g,菟丝子20g,覆盆子20g,生姜6g等与舒肝理气中成药同服三个月,每月服药20天。 

2005年11月19日二诊:经期已近,未出现腹胀及腰板未显,乳房亦未胀痛,但基础体温没有上升,巴戟肉15g,仙灵脾20g,桂枝10g等温经通络,调和营卫。 

  2005年12月30日三诊,未次月经12月24日,经量增多,色红,基础体温呈双相,有排卵现象,2006年2月10日四诊已经停经40多天,做妊娠试验未显阳性,一周后月经未至再做检查为弱阳性,三个月以后B超检查:孕囊及心管博动已经出现。 

  病案分析:该症的诊治足证中医妇科肝郁火衰不孕症条,其中不排卵先采用调肝理脾,后经通络法疗效甚佳。 

点击查看全文
黄瓜宝宝 (楼主)
5
十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01

原女性不孕症-月经不调(肝郁脾虚型“无排卵”) 

  陈小芳:女,31岁,陕西省紫阳县人,2004年11月3日初诊:通过《中研不孕不育网》发来电子病历,经过详细咨询后决定接受我院专家组函诊治疗。 

结婚6年未孕,曾经当地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发育不良”,屡服中西药物近3年无效。在同年9月在市中医院做B超报告:39×37×26mm;提示:子宫偏小;后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欠佳;月经失调,白带量多色白,经前乳房稍胀,恶心,头身困重,多梦,精神抑郁不舒,舌淡,苔白,双脉沉细。上次月经04年8月10日,未次月经04年10月23日,量少,行经期3天。 

  诊断:月经不调,无排卵。 

  辨证:脾虚湿阻,肝气不舒。 

  治法:化湿止带,舒肝助孕。 

  方药:1、在氤氲期及经期服用:柴胡10g,赤芍10g,白芍10g,女贞子10g,苏术10g,金樱子6g,紫石英20g,红花15g,益母草10g,蒲黄12g,牛膝10g,续断15g等与舒肝解郁中成药一起服3天; 

  2、平时服用:党参15g,白术10g,苍术10g;陈皮10g,山药30g,柴胡10g,车前子(包)10g,生牡蛎、生龙骨各20g,茜草20g,海螵蛸10g等与止带中成药配伍服用15天。 

  2004年12月19日二诊:未次月经12月15日,带下经净,经潮时量较前稍多,行经4天,余症均减,遂停守带方续服1方,服法同前。 

  病案分析:不孕之症,重在调经,若伴带下,当先治带,因湿遏胞宫,影响冲任,湿邪不除,则调经无益。而本病患位重在肝脾二经,故先化湿止带,以调冲任;兼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养阴益肾,在氤氲期服用取其条达脚气,促其排卵;在经期服用则有舒气和血,温肾益精,条畅冲任胞宫之效;俟湿去瘀除,冲任通畅,胞宫得养,则自能摄精成孕。 

点击查看全文
黄瓜宝宝 (楼主)
6
十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01

原发性不孕症-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 

  丁香,女,25岁,湖南省长沙市人,2001年2月16日初诊,主诉:结婚2年未孕。16岁月经初潮后周期一直不准,经常延后,最长3个月未来潮。经期7天左右,经血量少,色暗紫。从2000年6月开始服用安宫黄体酮,连续用了3个月,期间月经恢复正常,停药后则停经。测基础体温半年有余,均为单相;且体重逐年增加,现在为65公斤(身高155mm),曾服用2个月的减肥药。体检:体毛较浓密,双乳较小,妇检触及右侧卵巢增大。B超所见:子宫偏小,双侧卵巢偏大,其内均有10个以上无回声暗区,呈多囊样改变;女性激素检查:LH/FSH>3(LH:32/FSH:8)。舌质暗红,舌下青筋迂回曲张,苔薄白,脉涩。 

  诊断: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瘀血内停,经隧阻滞,血不畅行,故经行量少,甚则停经;血瘀气滞,故舌质暗红,舌下青筋迂回曲张为瘀滞之象。 

  治法:祛瘀通腑,活血调经。 

  方药:丹参20g,穿山甲15g,香附10g,枳壳12g,赤芍10g,丹皮10g,桂枝10g,桃仁10g,柴胡10g,白芍10g,茯苓15g,甘草3g等与化瘀通经中成药一起连续服用30天(嘱:用药前先注射黄体酮,在月经第5天开始用药)。 

  2001年4月10日二诊:上次月经2月21日(注射3天黄体酮),未次月经4月2日(自然来潮),经前乳房及小腹胀痛,,经量不多,色红,行经5天。首上方继续用药二个月。 

  2001年6月26日三诊:上次月经5月14日,药已经服完但月经没有来潮,基础体温测定还没有出现升高,首上方再服10天。 

  2001年8月28日四诊:未次月经7月2日,经量适中,基础体温呈双相,卵泡期偏长,现在基础体温升高2天,建议继续观察BBT变化;9月22日来电告知近期身体乏力,纳差,恶心,建议马上到当地医院做早孕检查,结果:尿HCG呈阳性,诊断早孕。 

  病案分析:本病例为典型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典型症状及体征均均突出:多毛、肥胖、男性化、卵巢增大、月经不调等;而西医治疗主要是促排卵,往往疗效欠佳,不良反应大,对卵巢的抑制作用了很明显。该患者由于没有再服用过促排卵药物,所以,疗程相对缩短,其中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要素提高了疗效。

点击查看全文
黄瓜宝宝 (楼主)
7
十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09

继发性不孕症-(气血两虚型“黄体功能不全”) 

  华叶,女,38岁,黑龙江大兴安岭市人,2004年10月13日初诊:在13年前已经生育一子,由于孩子体弱多病,准备生第二胎,在95~96年做人工流产三次,2002年10月受孕,在三个多月时出现胚胎停育,刮宫后至今二年未孕;月经周期20~22天,行经期1~3天,量少,色暗红,有小血块,月经第一天腰腹隐痛,乳房胀痛,口渴,未次月经9月29日,平时白带时多,10月12日月经第14天做性激素六项检查:E2:40(25~309);接近于参考值的低值属于偏低;P:1.8(0.11~30.9);接近于参考值的低值属于偏低;同一天做B超:子宫前位,大小:49×36×45mm,实质回声均,内膜厚6mm,右卵巢:28×20mm,内有16×14mm无回声暗区,左卵巢:22×21mm,内有10×8mm无回声暗区;面色萎黄,头晕心慌,血压偏低,少腹经常隐痛感觉寒冷,舌淡,苔薄白,脉细。 

  诊断:黄体功能不全 

  辨证:气血两虚;肾阳不足。 

  治法:益气养血,补肾调经。 

  方药:熟地15g,当归10g,白芍20g,复盆子15g,菟丝子20g,枸杞子15g,杜仲10g,山萸肉15g,黄芪20g等与温肾暖宫中成药配伍用药20天。 

  2004年11月19日二诊:传真用药情况继续函诊治疗。上次月经10月24日,未次月经11月18日,月经周期25天,第一天量少,第二天增多,有小血块,行经期4天,稍有腹胀痛。 

  守上方加茯苓10g,丹皮8g,牛膝10g等与温肾暖宫中成药一起内服20天。 

  2004年12月20日三诊:今天是周期第31天,自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但还没有来月经。 

  守上方继续用药20天。 

  华叶于2005年4月30日来电话告知已经怀孕。 

  2006年3月25日电话随访:在05年12月23日剖宫产生一女婴,出生体重:6.3斤;母女平安。

  病案分析:本症患者由于多次流产造成体质素弱,肾气不足气血失调冲任不能相资,故不能再次受孕;通过滋补肾阳,调理气血,固冲任,使胞脉畅达其受孕。 

点击查看全文
黄瓜宝宝 (楼主)
8
十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10

北京东城中医院权威中医专家孟广经教授治愈经发性不孕症病例之一

  任秋,女,35岁,籍贯:黑龙江省,,现住址:北京丰台怡海花园,08年5月24日初诊,主诉:结婚一年,曾做过一次人工流产,月经初潮16岁,周期31天,经期1-2天,量少,经前一周乳胀,白带不多,未次月经08年5月14日,今天是月经第11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08年5月19日月经第三天在广安门中医院做激素六项检查:

促黄体生成素(LH):3.71(1-8)

促卵泡刺激素(FSH):6.02(4-13)

睾酮(T):0.27(0-2.3)

孕酮(P):0.22(0.8-1.46) ***偏低

雌二醇(E2):3.3(39-189) ***偏低

泌乳素(PRL):23.15(1.9-25.9)***略偏高

西医诊断:继发性不孕,卵巢功能欠佳,卵泡不成熟,不排卵

中医诊断:气血两亏,肾虚

方药:黄精、赤芍、白术、当归、熟地、首乌、桑椹、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肉苁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川芎、生甘草等等20几味中草药与益肾养血中成药配伍内服20天左右,再配合生殖平衡绿色疗法,只服用一个疗程的药物,今天4月份来电告知怀孕二个多月(注:之后没有再服任何药物,只是配合康复疗法自我调节)。

闭经溢乳综合征中医中药治疗精要

北京东城中医院权威中医专家孟广经教授治愈不孕不育症病例之一

    顾小梅,女,36岁,已婚,四川成都人,初诊2009年3月24日。闭经3个月,2年前顺产一女婴后,月经常闭止不行,双乳挤之见乳汁。外院验血提示:泌乳素50.4ng/ml(2.5-29.6),蝶鞍摄片垂体未见异常。曾服溴隐亭好转,停药后又见反复,遂求治于中医。平素工作压力较大,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口干寐差。舌红,脉细弦。

西医诊断:闭经溢乳综合征

中医辩证:肝郁化火,气血失调。

治法:疏肝泄火,调理气血

方药:麒麟清肝调经汤加减治之:丹参、炒柴胡、广郁金、焦山栀、丹皮、茯神、当归、鸡血藤、炒麦芽、决明子等20多种中草药与养血调经中成药同时服用,并配合《生殖平衡绿色疗法》之外敷、足疗,同时服用VB6,并按医嘱制定食谱。

二诊:服药半个月,于4月6日来月经,经量适中,月经第三天查泌乳素38ng/ml(2.5-29.6);略有降低,嘱首上方加芦根、蒲公英、夜交藤、陈皮、炙草等调治3月后溢乳消失,期间周期为45天。

三诊:09年7月6日,泌乳素再复查26.5ng/ml(2.5-29.6)期间月经周期为40天,按时来潮,经量适中,无溢乳,嘱巩固治疗一个疗程;今天(09年8月11日)来电说明:泌乳素18.5ng/ml(2.5-29.6)。

病案分析:妇女患病最与情志有关,容易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阳上亢。肝司血海而主疏泄,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因此,疏肝调经是妇科常用之法。柴胡主升散,升则升发清阳,散则疏散肝郁。决明子主泄降,降则清降肝火,泄则清肠通便。两者合用,药量因人而异配伍考究,一升一降,具有升降气机,升清降浊之效。两者合用,上通清阳,下泄肝火,犹如釜底抽薪之义。且决明子药性缓和,不致太过,治疗妇女疾患尤其适宜。柴胡得决明子之助,肝气得疏,肝火得泄,气血流畅,月经焉得不顺哉!

点击查看全文
黄瓜宝宝 (楼主)
9
十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10

希望对大家有用em16 

点击查看全文
10
三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0-6 09:13

LZ有没有关于治积水的方子呀~~~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热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