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赞,祝宝宝快乐家庭幸福!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宝宝主要靠奶粉吸收营养, 现在三鹿出了问题,暴露出各种食品危机,我看了一篇帖子,转给各位JM 看看
原创]婴儿奶粉,想说爱你不容易 文章提交者:水边疯子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8元/400克的婴儿奶粉,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买?为什么这样的奶粉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垃圾?
因为早年做过对最终用户的推销,发现一个现象:相当数量的人对价格极其敏感,无论什么产品。原因很简单,钱来之不易。
因为对绝大多数夫妻而言,孩子只许生一个,所以往往举全家(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力养这个孩子,由于这个孩子的需求的刚性,不可避免地造就了越是高收费的学校(哪怕幼儿园)越是有人抢着读,越是高价的婴幼儿产品(如奶粉)越是有人抢着买。全家供养造成的心理消费渴望乘以全家之力养一个孩子带来的消费需求提升,造就了一个畸形的高价婴幼儿产品市场。
我认为,这是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大陆市场只须用比供应香港市场的产品明显低的质量就能卖更高价格的直接原因。
不用质疑,这是事实,不信?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对“港版”奶粉的评价,看看吃香港奶粉的大陆消费者对同一品牌在大陆和香港所供应产品的比较;或者自己国庆时去香港旅游,买一罐雅培或惠氏回来和本地超市里的同类货色对比一下就知道。这是肉眼就能看出的差距。
其实,可能并不是大多数人知道或注意过,在中国大陆销售的奶粉,无论是洋品牌还是土品牌,奶源地基本都在中国大陆,并且都可称为“国产奶粉”。为什么?因为就算是“原装进口”的洋品牌,它的品牌“原装进口”,它的奶粉(也许应该叫“原粉”)“原装进口”(谁能保证这种原粉与香港或美国市场上的成份相同?),其实也要在国内分装,这样生产的奶粉才是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奶粉。很难想象在欧洲或北美某个地方专门开一条生产线,生产远销到中国的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袋装或听装奶粉,用四川话讲“豆腐都要搬成肉价钱”。
洋品牌说:“我卖得贵,因为我是原装进口。”是吗?那为什么在香港卖的产品比在大陆卖的便宜,但香港货的成份明显比大陆的好得多?难道美国的工厂里有“香港线”、“美国线”、“中国大陆线”、“中国台湾线”、“日本线”、........?所以说,洋品牌,本质上卖也是“国货”。也许它们拿着高额促销提成的推销员打死也不愿承认这一点。反对国货的人也要想清楚,顶个外国品牌不见得就真是洋货。
我还有一个经验,越落后的地方,同类产品或服务往往越是质次价高,尤其是体现在“性价比”上。
比如这两天我们正在吃的月饼。成都市场上的广式月饼,同样的价格,你就吃不到深圳市场上那么好的质量!而众所周知的是,深圳的人均收入和居民整体富裕程度都远超过成都。也就是说,成都人以更少的收入、更高的开销吃了更垃圾的东西。
婴儿奶粉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市场规律”。
记得几年前的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那些娃娃吃的奶粉许多外地人尤其大城市的人听都没听说过。为什么?
因为在中国大陆的大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有相当多的人穷到就算举全家之力,也只能去买最便宜的奶粉来喂孩子的程度-----我毫不怀疑根本买不起最便宜的婴儿奶粉的家庭也有不少。大城市中其实也有不少这种人,只是,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不被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一些人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有人要给孩子吃那么“便宜”的奶粉?
以我的经验,对那些家庭而言,只怕这样的奶粉其实并不算“便宜”-----他们只有这个消费能力。同样,那些买18元/400克/袋奶粉的家庭,可能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能给自己的宝宝买XXX元/听的奶粉?
我想告诉一些从小到大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一个事实,在许多乡村和二三级以下的中小城镇,有些“奶粉”可能从来没在“大城市”的市场上出现过,却被相当多的人消费着。原因只有一个:便宜。
你知道有一种给新生婴儿吃的奶粉(如果是大牌奶粉可能就会标明“1阶段”),里面居然吹嘘说加有莲子和红枣,以便给新生儿“去火”、“补气”吗?这只是一个例子。
所以,在那样的地方,能买得起全国知名的“名牌”奶粉,很可能已经不能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在我们这种小资眼里“只卖”18元/400克/袋的奶粉,在另一些人眼里可能就是“居然能卖到”18元/400克/袋的奶粉。
婴儿奶粉的这种两极分化直接导致了一个恶劣的结果:孩子在新生儿的起跑线上就已经分出了胜负。“大头娃娃”所受生理和心理损害可以完全抹除吗?不能!“结石娃娃”的结石也许可以用手术和消融、碎石等手法清除(难度可想而知),他们的肾功能损害能完全彻底清除吗?这些娃娃长大后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相对于活下来的病儿而言,我觉得也许死掉的娃娃更幸运一点,如果轮回是真的,也许他/她还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这两起样本性的事件是非已经很清楚。我想问的是:怎么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婴儿奶粉的这种畸形的价格状态还要持续多久?
对于相当多数买不足20元/袋的婴儿奶粉都还要在内心挣扎许久、在包里摸索许久的家庭,没有了大头奶粉、三聚氰胺奶粉,鬼知道还会有什么更具以我的智商根本无法想象的杀伤力的奶粉出现!
建立公平社会是每一个文明社会的梦想和追求,如果从新生儿、婴幼儿阶段的食物都不能保证起码的公平,很难想象吃这样食物的人将来会建造出怎样的世界。
响应国家政策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家庭,一个月只有象征性的几个钱聊作“奖金”,这点钱够买得起一袋象样的婴儿奶粉吗?而一旦这唯一的孩子得了病,那几个“奖金”够挂几次号?如果是生育不止一胎的家庭,无论符不符合国家政策(比如少数民族、比如再婚、劳动力.....),花在孩子身上的奶粉金更紧张。
是不是应该考虑发达国家的“食品券”模式?让每个新生婴儿(或年收低于三万元家庭的新生儿)都有权凭出生证明按月免费领取一定量的“奶粉券”,凭券可领取一定量的足够保证婴儿所需营养的指定品牌指定等级的奶粉。“奶粉券”必须实名,使用时必须出示出生证明,以免折价流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挤压伪劣奶粉在非富裕人群中的生存空间,也有助于最基本的社会公平。
年财税收入超过五万亿的国家不缺这个财力,缺的是眼光。
|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