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播种知道
发新帖

小儿流虚汗是怎么回事?

查看: 4833|回复: 4
发表于 2008-5-20 21:46 |举报
48334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最近我家宝宝睡觉很难入睡,老抓自己的头,而且还出虚汗,这是怎么回事啊?是决什么吗?
点击查看全文
2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5-20 21:53

最佳答案

小儿汗症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宝宝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中医将白天无故出汗称为“自汗”,夜间睡眠出汗、醒后停止出汗称为“盗汗”。无论自汗或盗汗,多与体质虚弱有关。
汗症的治疗原则是益气养阴,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糯米、小麦、红枣、核桃、莲子、山药、百合、蜂蜜、泥鳅、黑豆、胡萝卜等食品。
小儿自汗,平时不要多吃寒凉生冷的食物;小儿盗汗,平时应少吃辛热煎炒上火的食物。
食疗膳方:
1.核桃莲子山药羹(自汗适用)
核桃仁300克,莲子300克,黑豆150克,山药粉150克,分别研压成粉后均匀混合,加入米粉适量,每次1-2勺,拌在牛奶或稀饭里煮熟成羹,每日2次。
2.枣姜汤(自汗适用)
红枣500克,焙干去核,生姜500克,切片,炒甘草和炒食盐各60克。四种药物均研成细末,每日晨起空腹服用,开水调服6-10克。
3.泥鳅汤(盗汗适用)
泥鳅150-200克以热水洗去鱼身黏液,剖腹去内脏,用适量油煎至黄焦色,加水适量,文火煮至汤浓,加适量盐,饮汤。
4.百合蜂蜜饮(盗汗适用)
鲜百合100克,蜂蜜100克,拌在一起,蒸1小时后晾凉。每日早晚各服1匙,开水冲服。或百合煮饭,吃时加蜂蜜。

西医对小儿夜间盗汗一解
小儿盗汗的病因有很多种,其中最多见的原因是缺钙、发热、结核、低血糖以及周围环境温度太高有关,临睡前洗浴后可用爽身粉外敷。
两岁左右宝宝每天需要的钙量为400-600毫克,主要来源:海产品如鱼、虾皮、虾米、海带、紫菜;豆制品:鲜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蔬菜中的金针菜、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等;另外鸡蛋中含钙量也较高。
并不是单纯补钙便能增加宝宝对钙得吸收。要在维D的帮助下才能顺利的吸收到体内。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能在紫外线的找射下,转变成维D,最好能让宝宝多参加户外活动并多晒太阳。

1-3岁宝宝每天需要量是9毫克
一般说来,动物性食品含锌量比植物性食品更多。含锌量高的食物有牡蛎、蛏子、扇贝、海螺、海蚌、动物肝、禽肉、瘦肉、蛋黄及蘑菇、豆类、小麦芽、酵母、干酪、海带、坚果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孩子不偏食,是不会出现缺锌情况的。另外,过多的使用味精,也会减少对锌的吸收。
祝你的宝宝健康成长!!!
点击查看全文
3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5-20 21:57
小孩子夜间出汗的原因很多。

顽皮的小宝宝睡下后,额头、鼻尖常常会渗出大粒大粒的汗珠,胸背部也是汗涔涔的。宝宝白天精神很好,能吃会玩,一点不像有病的样子,天气又不太热,怎么会出这么多汗?

汗液是通过分布在皮肤上的汗腺排出的。汗腺受交感神经控制,出汗量与汗腺的发育情况和交感神经敏感性有关。婴幼儿的汗腺和神经系统都不太完善,而且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微血管分布多,含水量大,这些生理特点是婴幼儿夜间多汗的主要原因。

  活泼好动的孩子,白天运动量大,产生的热量多,机体未能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晚间体温可达38摄氏度左右。入睡后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以保持正常体温。如果天气闷热,卧室通风不良,孩子就更容易出汗。这种出汗称为“生理性出汗”,一般都发生在上半夜,深睡后便逐渐消退。对于生理性出汗,不必过于担心。要注意适当减少孩子白天尤其是临睡前的活动量,不要给他们吃大量的热性食物和热饮料,被褥随季节增减,不能给孩子盖太厚的被子。

  少数孩子夜间出汗是疾病所致,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佝偻病。判断孩子夜间出汗是不是因为疾病所致,可以观看孩子有没有睡眠不安、烦躁、惊跳等症状。如果有的话,父母应该带孩子看医生以确诊。

  急性或慢性感染也可引起小儿夜间出汗。下半夜出汗又称盗汗,是因为身体能量消耗过大,天亮前血糖浓度降低而引起虚汗,如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盗汗。这种小儿常有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除盗汗症状外,还有发热、消瘦、咳嗽等症状。化验血液,血沉值增大。

  正常的儿童,即使出汗过多,家长也不用紧张,可用干毛巾及时擦干汗液,经常更换内衣,防止因出汗过多而着凉感冒。平时让孩子勤洗澡,被褥或睡袋经常晒晒太阳,保持干燥,同时进行杀菌消毒。对于疑为病理性出汗的孩子,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随着病症的好转,夜汗症状自然也就消失了。


孩子睡觉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喜欢在小孩临睡时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儿安静睡着了,但这时正碰上小儿吃奶后的产热阶段,因此常满头大汗。这类出汗都是属于机体调节体温所致,常在刚睡着时出汗较多,以后就逐渐减少。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病理性多汗则出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偻病的小儿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称为盗汗。同时,小儿可伴有低热、咳嗽、消瘦、无力、脸色潮红等症状。

  因此,如果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儿,睡觉时出汗较多,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着急。


怎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二)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点击查看全文
4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5-20 22:08
可能与缺钙有关系,因为我的宝宝也是这样,只要睡觉枕头都是湿的,我给他喝了几盒龙牡状骨冲济效果不错,现在睡觉不出汗了。
点击查看全文
5
二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5-20 22:37
我宝宝也是这样呀,睡醒后衣服都湿了,看了医生说是营养不良,缺钙缺锌,也买了好多,但是都不管用,,体积偏瘦偏小怎么办呀?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