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大宝宝(1-3岁)
发新帖

佝偻病

查看: 7193|回复: 3
发表于 2004-9-27 13:15 |举报
71933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我儿子现在2周岁半了,1周岁多时查出是轻度佝偻病,症状为鸡胸,且X型腿,平时看起来他很健康的,也不怎么生病,可能就是周岁内太阳晒得少造成的。请问这种病能根治吗?平时我要注意些什么?钙片什么还要吃吗?。
点击查看全文
2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4-9-27 13:24

最佳答案

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

(1986年5月25日卫生部发布)

在我国,佝偻病目前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本病的原因是维生素口不足,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以致骨骼发生病变,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积极防治狗楼病,是儿科医疗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本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喂养方式、出生情况、生活习惯、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只要作好科学育儿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开展系统保健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佝偻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病的防治工作,提出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
一、预 防
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1岁以内小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即作到“抓早、抓小、抓彻底”。应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母亲学到有关的知识。
(一)胎儿期的预防:妊娠后期(即7、8、9三个月),胎儿对维生素口和钙、磷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因此,作好孕期保健非常重要。
1.孕妇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2.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3.努力防治妊娠并发症,对患有低钙血症或骨软化症的孕妇应积极治疗。
4.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妊娠7一9个月投给维生素D10一20万单位,1次或分次口服或肌注,同时服用钙剂。
(二)新生儿期的预防:
1.加强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尽早开始晒太阳。
2.对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儿或冬季出生的小儿可进行药物预防。于生后1一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500一1,000单位,连续服用。不能坚持口服者可给维生素D10一20万单位1次肌注(可维持1一2个月)。
(三)婴幼儿期的预防:此期生长发育速度快,较易发生狗楼病,必须坚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1.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区,人工喂养者可用维生素D 奶。
2.多晒太阳是防治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1小时以上。
3. 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应用维生素口预防仍是重要方法。一般维生素口每日生理需要量为400一800单位,如不能保证生理需要量;可定期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一般北方小儿可给20一4O万单位,南方小儿可给10一20万单位,于冬季1次口服或肌注,高发病地区,可在冬春季两次给药。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对有低钙抽搐史或以淀粉为主食者补给适量的钙剂是必要的。
二、诊 断
1961年在黑龙江召开的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制订了佝偻病的诊断标准,以后在1977年和1980年两次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会议作了修订。为便于开展防治工作,现再修订如下:
(一)临床分度:佝偻病的主要病理是骨样组织增生、骨基质钙化不良等骨胳变化。依据骨骼改变体征的程度可分为:
1.轻度:可见颅骨软化、囱门增大、轻度的方颅、串珠、胁软骨沟等改变。
2.中度:可见典型的串珠、手镯、肋软骨沟、轻度或中度的鸡胸、漏斗胸、O或X 型腿,也可有囱门晚闭、出牙迟缓等明显的改变。
3.重度:可见明显的肋软骨沟、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型、()或调型腿、病理性骨折等严重改变。
(二)临床分期本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依据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调线及血生化等项综合资料可分为活动期(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无条件作调线及血生化检查者,可只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初期:多自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早期常有非特异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枕秃也较常见。同时可有轻度的骨骼改变体征。调线片可无异常或见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髓端稍增宽。血生化改变轻微,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硷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2.激期:常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有明显的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同时可有中度的骨忧改变体征。调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加宽。血钙、血磷均降低,硷性磷酸酶增高。
3.恢复期:活动期经晒太阳或维生素口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恢复。调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加厚。血钙、血磷、硷性磷酸酶恢复正常。
4.后遗症: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症状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调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仅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治愈标准:症状已消失1一3个月,体征减轻或恢复正常,观察3一6个月无变化。轻、中度者一般不留后遗症。重度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调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或仅表现有临时钙化带增宽、密度加厚。
三、治 疗
本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和复发。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是重要的。
(一)活动期的治疗
1.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经常晒太阳,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2.药物疗法:初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5千-1万单位,连服1个月。不能坚持口眼者可肌注维生素D。每次40万单位(或口沁0万单位),连用1-2次,每次间隔1个月。激期每臼口服维生素D1一2万单位,连服:个月。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肌注维生素D2每次40万单位(或D330万单位),连用2一3次,每次间隔1个月。
在上述维生素口治疗的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维生素乙已A等辅助药物,对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是有益的。治疗后3个月不好转者,应查找原因。切不可过多使用维生素D,以防中毒。
(二)恢复期的治疗:在夏秋季多晒太阳即可,冬季给予维生素D10-20万单位1次口服或肌注,以防来年春季复发。
(三)后遗症的治疗:不需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胸部畸形可作腹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调型腿按摩内侧肌群),增加肌张力,协助畸形的恢复。
附件1:
有关询倭病的症状和体征说明
一、症状
(一)夜惊:经常干睡眠中惊跳,或轻微刺激即惊醒并常常哭闹。
(二)多汗:头部经常出汗,有酸臭味,每睡必浸湿枕头,与室温、季节、衣着等无关。
(三)烦燥不安:易兴奋、爱哭闹,好发脾气,失去正常小儿活泼性。
上述症状虽非本病特异症状,但多见于佝偻病活动期,如除外其他因素影响,结合有轻度骨骼改变体征,可作为早期诊断参考。
二、体征
(一)颅骨软化:表现囱门增大边缘变软,或颗枕部按之呈乒乓球样弹力性软化(乒乓颅)。
(二)方颅:额骨、顶骨向双侧对称性隆起,头颅似方形或鞍形。
(三)出牙迟缓:生后10个月未出牙。
(四)囱门晚闭:18个月后前囱仍未闭合。
(五)枕秃:因多汗刺激枕部经常摩擦形成环形脱发区。
(六)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骨样组织增生呈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如串珠状。
(七)肋软骨沟:肋骨软化受隔肌牵拉向胸壁内陷形成横沟,检查时以仰卧位为准。
(八)鸡胸:胸骨软化向前突出如“鸡胸”。
(九)漏斗胸:剑突内陷呈“漏斗”状。
(十)脊柱畸形:会坐者脊椎骨向后突起或明显侧弯,检查时应注意体位以免误诊。
(十一)手镯:腕部骨样组织增生呈钝圆形隆起。
(十二)下肢畸形:会走者两下肢因重力牵拉形成“O”或“R’型腿。O型腿:立体时两足靠拢,查两膝关节距离,3厘米以下为轻度,3一6厘米为中度,6厘米以上为重度。调型腿:立位时两膝关节靠拢,查两踩之间距离,轻、中、重度判定标准同0型腿。
附件2:
维生素口中毒的防治
长期大量服用或短期超量误服或对维生素口过于敏感,可导致中毒。轻者或早期表现可有低热、烦躁、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口渴、无力等。重者或晚期可出现高热、多尿、少尿、脱水、嗜睡、昏迷、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因高钙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而致死。实验室检查可见血钙、尿钙增加,尿蛋白或血中尿素氮增加。调线表现长骨临时钙化带过度钙化,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其他组织器官可出现异位钙化灶。
治疗:立即停用维生素D,处理高钙血症,要限制钙盐摄入,给利尿剂加速钙的排泄,同时应用强的松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除严重者有不可逆的肾损害外,效果多良好。
预防:应做好佝偻病防治的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力提倡多晒太阳。用维生素口防治时应注意掌握剂量和时间,并应密切观察。
点击查看全文
3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4-9-27 13:24
 您好!希望您不要太着急,这个病还是有方法医治的,下面这两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数患儿家长只知带孩子去医院打针或服钙片,而不懂利用气候条件来防治此病。其实,佝偻病患儿体内不仅是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关键缺乏阳光。对此,中医早有论述。《千金要方》中有言为证“风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领日中嬉戏,故见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而不致疾病;若常藏帏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软脆不堪风寒也。”指出了小儿若不长期接受日光照射,则极易患佝偻病。西医研究已证实,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的钙、磷的吸收、利用障碍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那么,阳光——维生素D——佝偻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众所周知,阳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紫外线与人的皮肤接触后,能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后者具有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利用和贮存的功效。当光照减少时,皮肤中合成维生素D的量减少或缺乏,导致肌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血中钙浓度降低,使骨中的钙成分减少,进而发展成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早期的表现主要是神经兴奋性的增高,表现出性情急躁、好发脾气、易哭闹、睡眠不安、食欲下降等,头部常因出汗而经常在枕上摩擦而出现脱发,往往于后脑形成一光圈;到了中晚期,常累及骨骼,出现如方颅、鸡胸、O形或X形腿等病态畸形。防治小儿佝偻病,一种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抱孩子到户外晒太阳,在室内时要打开玻璃门窗,因紫外钱不能透过烟尘、玻璃及云雾。夏季是居住在北方小儿晒太阳的好机会,冬季出生的婴儿若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就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并经常辅加蛋黄、动物肝脏、奶油等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使钙、磷的代谢失常,
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生长部分,从而造成以骨骼
生长障碍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内源性,通过日
光中紫外线照射;另一种是外源性,通过摄入含有维生
素D的食物或药物来获得。如果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
光照射不够,就会引起佝偻病。有些慢性病可使维生素
D的吸收、利用作用发生障碍,也易引起佝偻病。
孩子患了佝偻病,家长认为是缺钙,拚命给孩子吃
钙片,但事与愿违,治不好佝偻病,因为佝偻病孩子固
然血钙偏低,但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钙的
吸收和利用,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加,在维生素D的作
用下,才能把吃进去的钙从肠道内吸收到血液,再送到
骨内,满足骨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单纯吃钙非但不能治
好佝偻病,而且钙在体内还会和铁、锌竞争,引起铁、
锌缺乏,所以患了佝偻病单吃钙片是无效的,必须要服
用维生素D。
点击查看全文
4
堕落仙子 | 发表于 2004-9-27 20:19
要吃钙片和专门治疗佝偻病的药!赶紧吃!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热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