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播种知道
发新帖
[宝宝护理]

宝宝特认生,怎么办

查看: 2364|回复: 7
发表于 2005-8-31 10:36 |举报
23647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我的宝宝在外面一直不爱跟人笑,在家里有时却“疯”的很,现在八个月了还是这样,怎样才能让她性格开朗、外向点呢?
点击查看全文
2
二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8-31 10:49
没关系,让她多接触生人,慢慢就好了。我家宝宝是这样的。
点击查看全文
3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8-31 10:55

最佳答案

1、平时多创造与其他小宝宝在一起玩的机会。
2、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公园、植物园、花鸟宠物市场等地也可以)。
3、可以适时带孩子去朋友家。
4、宝宝不与其他人笑,不=孩子不爱与外界交往。
5、家人要多创造与宝宝一起做游戏的机会。

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和过程去接受外面世界,不要以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多表扬、重鼓励,孩子心中对这一切都非常清楚,只不过孩子不会说话而已,但是孩子已经学会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好恶了,请妈妈多留心观察孩子。

注:我也是通过以上方式来教育我的孩子的(刚满1周岁),也许这些方式不适合您的宝宝,但是孩子需要您的耐心和鼓励。
点击查看全文
4
禁止发言 | 发表于 2005-8-31 1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二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8-31 11:07
没关系的,因为婴儿0-6个月主要是害怕大的声音,儿6-12个月主要是认生,这是婴儿大脑发育的一个过程。孩子认生厉害,可以经常抱孩子出去玩一玩,看一看,接触一下别的小朋友,参与一下小朋友的游戏等,刚开始宝宝可能会哭闹,不配合,你可以用他喜欢的玩具去吸引他,慢慢的,你会发现宝宝一天天在进步,主要是你一定要有耐心啊。
点击查看全文
6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8-31 11:10
才八个月呀,不要紧,很多宝宝都这样的,毕竟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真是太大的,有点不适宜的哦,慢慢锻炼就会好的。
点击查看全文
7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8-31 11:40
8个月正是孩子的认生期,心理学家认为,婴儿认生这种本能的小心谨慎行为,可以使其免受伤害。也就是说如果婴儿根本不怕陌生情况或陌生人也是不好的。婴儿的认生时期就是他进一步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他会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与周围人的关系。婴儿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寻找“朋友”,起初被他信任的只是一个小范围的少数几个人。

有人可能会认为,经常让孩子与很多人接触可以避免其认生,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婴儿被迫面临太多的人,那么他们关系的发展会很不稳定。例如,一个孩子由很多人照顾,尽管第一次他们会得到孩子的信任,但这些人却很难与孩子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在婴儿认生时期,当遇到对孩子来说的陌生人时,应让孩子逐渐和陌生人接近,不要让他一开始就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只要父母能从容地面对陌生人,孩子便会很快消除惧怕心理,这是因为孩子对陌生人的好奇远远超过对陌生人的惧怕。

认生期是孩子在成长中都会经历的阶段,不要以为这就是不好的,也没必要强行纠正。长大到一定的时候,认生期自然就会过去,孩子适应了更多的生活方式,对待陌生人的态度自然就会发生改变。没有什么特别而且快速的方法,父母适时地因势利导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孩子既然在家能够“疯”得很,玩得很好,性格上就不存在特别内向的因素。所以尽管放心好了。
点击查看全文
8
二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8-31 12:35
“认人”到“怕生”是婴儿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化,说明婴儿的感知和记忆能力在发展,对亲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因为对陌生人不熟悉,不喜欢,他会感到恐惧、不安全,所以产生了“怕生”现象。

这说明婴儿开始有了情绪的记忆,这恰恰是一种进步。

婴儿期的“怕生”现象一般在1岁半左右都会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接触陌生人机会增多,逐渐消除了对陌生人的恐惧,也自然地消除了“怕生”现象。


但是,由于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同,有的孩子到了3~4岁仍然存在“怕生”的现象。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造成这种“怕生“现象的原因有2个——

环境是很主要的因素。

现代家庭多为小型化的3口之家,住的又是高楼独户,关上门就是一个小天地。独生子女在家中多数时间仅面对自己的父母,长年累月无外人接触,慢慢使孩子形成一种习惯,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定势”,认为只有和父母在一起最安全,最自在,而见到陌生人则感到不安全。

教育不当会导致“怕生”。

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而吓唬孩子,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怕吃亏、学坏,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

这些父母都是人为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和交往机会,使孩子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过着封闭式的生活,就必然会使婴儿期自然的“怕生”现象延续到幼儿期,甚至还会影响到儿童和青年时期的个性。

要帮助孩子克服怕生的缺点,需要根据幼儿的感知与记忆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办法:

★让孩子见多识广。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扩大认识及交往范围,使他在接触陌生人的交往中,不断地增强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慢慢消除紧张感和不安全感。先让孩子和比较熟悉的人交往,譬如:和经常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



参考文献:《为了孩子》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