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大宝宝(1-3岁)
发新帖

我的宝宝健康吗

查看: 3942|回复: 4
发表于 2005-10-2 20:27 |举报
39424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女儿14个月体重21斤身高76吧,每天9点左右睡觉睡前240ML牛奶,早上6点左右240ML牛奶后再睡,一般8点左右起床.9点吃一个馒头或者少量面条或粥,另外少量水果,中午11点多吃饭(吃的不是特别多一般性),12点多午睡,2点左右醒,醒来后一个鸡蛋羹有时大半碗粥,另外过段时间水果小饼干什么的,19点米粉.鱼肝油隔天吃一粒.平时开水喝的较多也爱喝.最喜欢爬或者去外面走路到处逛.她很会说,几乎所有称呼都会叫了,走路要牵着大人手不敢放手胆子表现的特别小.请教妈妈们宝宝这样的表现健康吗?她一天的饮食是否合理?
点击查看全文
2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2 20:45

最佳答案

贴一篇文字您自己对照看看,应该您的孩子非常健康.
-----------------------------------------------

过了周岁生日的婴儿,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十分敏感。有的能辨别爸爸、妈妈的声音。晚上一听到爸爸回来时的叫门声,就转向门口。睡觉醒来后,一听到妈妈在隔壁同客人讲话的声音,就大声哭泣,希望妈妈到身边来。也懂得收音机和电视机里放的音乐,音感特别好的婴儿,到1周岁半时,也能哼起有点类似歌曲的声音来。

看东西的能力更强了,掉在床铺上的小东西,也能捡起来。能够眺望晚霞,观看明月,目送空中的飞鸟,对周围世界的感情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身体活动能力也日益增强。过周岁生日时能迈两三步的婴儿,到了1周岁半,腿脚迈得更快了。周岁时还不能走的婴儿,到了1岁两三个月,也会独自迈步了。不管是过周岁生日时就会走步,还是晚走两三个月,甚至到1岁半时才会走步,都没有什么两样。而且,不管哪种婴儿,都还不会跑。不过,都能后退,也能爬台阶。

婴儿会走以后,母亲所担心的是有O型腿。让婴儿脚并拢站立,膝盖处不能合拢而留有缝隙,这是生理性的。不管哪个婴儿,自出生到1周岁半以前都是O型腿,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一过1岁7个月,O型腿就会消失,到2岁半左右又成了X型腿。膝盖处能够并拢,但腿部却不能并拢。腿和膝盖都能并拢是在4~7岁之间。有的婴儿经常用脚尖站立,这也是正常的。

婴儿的动作,一过周岁以后,就越来越灵巧了。给画笔后,就会在纸上潦草地写、画。逐渐能够出色地使用匙子了。也能用手拿着杯子喝水。

自己爬到饭桌椅子(婴儿吃饭专用的带桌的椅子)里坐着,或从里面出来,也都逐渐熟练起来。不过,婴儿还不能推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知道敲打东西,也不会扔东西。这时的婴儿属于无抵抗状态。

婴儿对周围世界很敏感,但对不愉快的东西还不能防御,因此他们会产生恐惧心理是不足为怪的。对1岁到1岁半婴儿的恐惧心理,我这个儿科医生是有亲身体会的。虽说婴儿记住了医生打针是很可怕的,但是即使不给打针,满周岁的婴儿看到医生时也有怕得直哭的,特别是敏感的婴儿,就怕得更厉害。这不是教养问题,而是与婴儿的性格有关。

这类婴儿对大点的声音,如电话铃声、电铃声、汽车喇叭声、喷气式飞机的声音以及车头灯等都很害怕。有的婴儿洗澡时,把头放到水果,就吓得直哆嗦。睡觉醒来,妈妈不在身边,哭了半天还是没有来,打这以后,一看不到妈妈的影子,就会非常害怕。于是就缠住妈妈,片刻不离。

不能克服恐惧心理的婴儿,为了安心,会死盯住妈妈不放。婴儿1岁半前后,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做妈妈的必须有思想准备。

这时千万不要吓唬婴儿,你吓唬他,就会缠着你不放。育儿的关键,不在于增加体重,而是要培养出一个能够独立的人。

1岁到1岁半这个时期,不能让婴儿受到惊吓。婴儿不受惊吓,在和平的气氛中成长。并具备活动能力,就会使婴儿对自己的力量具有信心,这样即使见到恶意的对手也不会逃避。

对待敏感的婴儿,母亲更要特别细心,决不能带他去打针,也决不能用可怕的东西或可怕的声音吓唬他,不能认为这些是对婴儿的锻炼(不要吓唬婴儿)。

同防止敏感的婴儿受惊吓一样,也要防止好活动的婴儿有异常的好奇心,总想对周围世界冒冒险,有高的地方,就要爬;稀罕的东西,就要放到嘴里;对形状异样的东西,都要摸摸。这样常常会发生从架子上摔下来、吞下硬币、摸电熨斗被烫伤等事故。

婴儿所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故,家长只要预先想到,就都能防备(防止事故)。

这个时期的婴儿与1周岁以前的区别就在于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了。1岁半以后,一般的婴儿都会说10来句话。如“爸爸”、“妈妈”、“饭饭”、“笛笛”、“汪汪”、“瞄瞄”、“再见”、“是”等等。

能够较早记住的是常在一起玩的邻居家的孩子的名字。比如称田直君为“田田”等。当然,即使到了1岁6个月,只会说“饭饭”和“不”的婴儿也很多。妈妈如果因为婴儿不肯吃代乳食着急,就会忽视和婴儿的讲话,婴儿也就没有学话的机会了。

电视会使婴儿的说话发展缓慢。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的工具,需要说话者的积极性,要有将自己的心情传达给对方的要求。如果光看电视,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广播台播放的声音和图像,不能使婴儿产生想说话的积极性。所以,光是让婴儿看电视,婴儿长多大也不会说话。不要将婴儿关在房子里,而是要一边散步,一边跟他说话。

此时婴儿的感情表现也丰富了,高兴时会放声笑,但生起气来也会没完没了。有的婴儿在生气时,你要是抱他,他就把身子往后仰,或站在席子和地毯上跺脚。特别是那么闹得很来凶的婴儿,哭起来,嘴唇发紫,象抽风似的。有的婴儿一旦哭起来,就哭个没完。上述情况都不是养成方法问题,与婴儿的个性有关(婴儿撒娇不听话)。

晚上睡觉的时间,大都在9点钟前后。这种婴儿早晨7~8点半醒来。在家长对婴儿早起不以为苦的家庭里,也有象从前那样,婴儿晚上7点钟睡,早晨6点钟就起床的。

午睡,在这个时期,睡一次和两次的各占一半。睡眠时间各不相同,爱睡的婴儿,可睡2~3个小时以上。

在睡眠问题上,这个时期的反常现象是,有的婴儿半夜要起来玩。满周岁之前,把婴儿放到床上,关上电灯,一般都能入睡。但是,到了这个时期,深夜醒来,会爬起来乱跑一气,找出玩的东西,独自玩耍起来。这是因为白天在室外的运动量太小,婴儿还不太疲劳的缘故。

过了周岁生日之后,每天3顿饭和父母一道吃的婴儿越来越多了。多半是第1顿吃面包或面条,其余两顿吃米饭。按代乳食食谱,一顿吃一小碗半,但能吃这么多的总是例外。如果吃那么多饭,象鸡蛋、鱼、肉等副食就吃不下了,这从营养上讲是不好的。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婴儿也并不那么喜欢吃米饭。多数婴儿每次只吃半碗或1/3碗。不想吃的婴儿,如果勉强叫他吃,拖他到饭桌前,强制性地增加营养,婴儿就想溜掉。每顿饭都要花个把小时的情况,多半是当妈妈的个性强,硬要让婴儿吃。

由于半断奶的关系,有的妈妈仅给婴儿喝一次牛奶。对不太爱吃鱼、蛋、肉的婴儿,要多给点牛奶喝,不要使他缺少动物蛋白。与其花个把小时让婴儿吃米饭,还不如让吃两三口饭,其余的让吃牛奶或副食,花20分钟时间就能吃完饭,余下的时间可用来锻炼身体。

在1岁到1岁半之间,发育较快的婴儿,吃饭时好歹会用筷子了,但一般都用匙子。婴儿经常要夺过妈妈给他的匙子自己吃。由于用不好,饭会沾在手上。爱清洁的妈妈讨厌婴儿洒饭粒,讲究礼貌的妈妈,由于不愿意让婴儿养成吃饭沾手的习惯,就不让婴儿用匙。但是为了让婴儿能自己吃饭,就应当尊重婴儿的意愿。目前,多数情况是妈妈做饭团让婴儿拿着吃(不要忘了饭前洗手),妈妈只喂副食。

对婴儿来说,吃饭应当是件高兴的事。象喂小鸡那样,只考虑营养价值,那是会失败的。

与周岁生日前的半断奶一样,这时妈妈的脑子里光会想着婴儿的排便,但不要忘了没有比排便更有个体差别的了。在温暖季节里,发育快的婴儿,大小便时都能告诉妈妈,但这是个别情况。在这个时期里,也可以不撤掉尿布。当然,在不太冷的季节,可以估摸婴儿排便的时刻,让他坐便盆。不过,在周岁生日前老老实实坐便盆尿尿的婴儿,满周岁后多半都不愿意坐了,特别是1月份前后生的婴儿,一般都是这样(排泄的训练)。

正好在天热的时候接近1周岁半的婴儿,可干脆让他穿一条短裤衩,起初会在尿湿裤衩以后才告诉大人说“唏-”,后来在尿尿之前就能告诉说要“唏-”。但是,尿急的婴儿总是来不及说,而是 无得正着迷的婴儿就更顾不上告诉大人了。

大便费很长时间的婴儿能坐便盆。

这个时期提防出事故比注意疾病更重要(防止事故)。

突然发疹在这个时期会激减,1岁3个月~1岁4个月以前的婴儿容易患“冬季腹泻”(冬季腹泻)。

从前,患小儿麻痹症的很多,由于服用活菌苗,现在已经绝迹了。突然发高烧的,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冬季的感冒、夏季的伤风)。

<<育儿百科>>P506
-------------------------
婴儿的饮食 
满周岁后,几乎可以和大人吃一样的饭菜了。婴儿的进食方法,有明显的个体差别。吃得较的婴儿是很少有的。现将吃得较多的婴儿和吃得较少的婴儿的一天饮食内容比较一下,吃得较多的婴儿: 
早九点面包(2片)、鲜牛奶200CC、奶油、苹果 
中午12点 米饭(儿童碗2碗)、鸡蛋1个、蔬菜、香肠 
下午3点饼干、鲜牛奶200CC 
晚6点米饭(2小碗)、鱼或肉、青菜 
晚8点鲜牛奶200CC 

吃得不多的婴儿:  
早8点半鲜牛奶180毫升 
上午10点薄饼少许 
中午12点米饭(几匙)、香肠、蛋 
下午3点半 鲜牛奶180毫升 
晚6点米饭(几匙)、蛋糕、鱼、西红柿 
晚9点鲜牛奶180毫升 
吃得多的婴儿,从小就爱喝奶,周岁时体重会超过10公斤。吃得不多的婴儿,从小就食量小,从来没有吃完过整瓶奶。但满周岁时.体重也能达8公斤。两者的母亲都对婴儿饮食十分精心,吃得不多的婴儿,多给些牛奶和鸡蛋比较合适。从营养学上讲,1、2岁的幼儿,一天应吃40克左右的蛋白质(一半是动物蛋白)。如果认为婴儿喝牛奶,所以才不喜欢吃米饭,于是就每天只给吃一次牛奶(200毫升),那么这类婴儿即使吃两小碗米饭,所需的蛋白质也是不够的。婴儿的成长,需要特定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只存在于鸡蛋、牛奶、肉类等动物性蛋白里,在米饭、面条、面包里是很少的。所以,食量小的婴儿多吃点蛋类和牛奶,少吃些饭,是合理的喂养方法。 
一般的情况是,一天给1岁半的婴儿吃两次牛奶,早晨吃面包,中午和晚上吃米饭。对副食吃得不多的婴儿,可给吃3次牛奶。夜间用奶瓶喂奶没有多大的坏处,若拿掉奶瓶,婴儿会吮吸手指或咬着被头睡觉,这样反而不卫生。 
1岁到1岁半,也是练习使用匙的时期。让他用匙时,动不动会把饭桌弄得一塌糊涂。但是只要婴儿自己很想用匙,就应当尊重他的积极性。当然,1岁半的婴儿还不能完全用匙吃完一顿饭。如果慢慢等着他吃完,会浪费很多时间。可以让他坐在‘饭桌椅子”里,妈妈用匙舀饭给他吃,用筷子给他夹鱼或肉。这样一顿饭最多用不了半小时。有的婴儿吃饭常吃到半道上就想去玩,那是因为婴儿已经不想再吃,应当停止让他吃饭。如果把婴儿拘束在饭桌椅子里的时间太长,以后婴儿一看到这种小饭桌,食欲就没有了。 

(二)婴儿的间食 
间食是婴儿的一种乐趣,它能给婴儿以欢乐。不过间食也有副作用。由于间食的食物中含有糖分,会损害牙齿。若给予含有糖分和黄油的间食,会使营养过量 。 
对1岁4个月的婴儿,应该给什么样的间食以及给多少合适,这是难以回答的,因为必须根据1岁4个月婴儿的饮食方式来决定。 
每天能高兴地进3次餐,体重也超过了13公斤以上的婴儿 ,应尽量不给间食。 
与此相反,对含量小的婴儿来说,间食则具有补充营养的意义。虽然婴儿不吃米饭,但若能吃苏打饼干‘就不会缺乏营养’。对吃饭时不爱吃鱼和肉的婴儿,可在间食中给含有牛奶、黄油、鸡蛋等的食物。若能和小朋友一道吃,就会吃得更畅快。 
给间食的时间要有规定,去市场买东西时,把买来的点心让婴儿拿着,回家后让婴儿自己保管,这种做法不好,只要养成这种毛病,爱吃的婴儿就会成为肥胖儿。 问题是糖块、巧克力、牛奶糖,这些糖果吃多了是导致龋齿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吃完糖后,一定要喝些淡茶水和凉白开。 
点击查看全文
3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3 16:09
你的孩子很健康
点击查看全文
4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5 15:18
你好:
挺好的,是个健康的好宝宝.
建议你去书店买些关于宝宝的书,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内容喔.
点击查看全文
5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5-10-8 16:06
身高、体重都很标准。但是我个人认为,你应当慢慢叫他适应一天三顿饭,这样可以帮助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