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播种知道
发新帖

宝贝爱发烧??

查看: 2664|回复: 2
发表于 2006-6-29 15:30 |举报
26642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我的孩子1周7个月了,最近这段时间,经常在感冒发烧后,不经意间身体发烫,向脖子、脚底、腋窝手摸发烫,而且吃饭不好,睡眠短,脾气怪,贪玩不回家
点击查看全文
2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6-6-29 15:44
那你们还不快到医院去看看啊.还什么宝贝呢?都没脑子
点击查看全文
3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6-6-29 16:36

最佳答案

一,小儿发烧怎么办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小儿发热并不完全是坏事,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因此不必急于采取降温退热措施。但是发烧持续过久或者温度过高,就可以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发烧时,家长应密切注意发病的情况,如果孩子体温不很高,一般情况比较好,可以在家治疗休息。

  有的家长一见孩子有点烧,就赶快给吃退烧药,希望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下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在未弄清病情之前,就急匆匆地把体温压下去,反而掩盖了病情,延误了治疗。同时,任何疾病引起发烧都有一个过程,病情的治疗也需要一段时间,对小儿的疾病应综合治疗。比如因炎症发烧,待消炎后,体温自然恢复正常,如果仅仅是服退烧药,一下子将体温降下来,不久就又会回升。

  对新生儿发热,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毒性反应。首先应该调节居室的温度,保持空气流通,比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就有利于散热降温。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的温水拭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单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部。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小儿发烧时,应经常喂些白开水或糖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又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

  小儿发热,只是各种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以,当小儿发热时,关键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而不仅仅是退热。

二,小儿发烧不能乱用退烧药

春季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得“发烧恐惧症”的家长也明显增多。他们怕孩子烧出个好歹来,只要孩子感冒体温升高了,就连忙用退烧药降热度,结果孩子反复发烧。华东大药房执业药师吴妙爱提醒,发烧只是一个症状,不能单靠退烧药治疗,要找准发烧原因,进行抗炎。

  吴药师说,人体正常体温为37℃,发热其实是人体出现炎症所起到的保护性反应。发热时,体内免疫功能开始自卫反击战,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因此,只要体温不超过38℃最好先观察观察,不要马上用退烧药硬把体温压下去。而且,单用退烧药只能起到临时降温作用,治标不治本,药效一过,体温还会重新上升。而小儿体温一旦升到39℃——40℃,则应该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再用药。

  特别要提醒的是,小儿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引起的,体温过高时容易出现惊厥。但家长也不要着急用退烧药。如果小儿体温超过38.5℃,家长可采用酒精擦浴或外敷冰袋的方法进行降温。尤其是新生儿发烧,绝对不可随意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环境温度改变,过热、着凉都可以引起发烧,所以最好还是选择物理降温,暴露小儿肢体,用温水或酒精擦澡,体温一旦下降,则要注意保暖,多喂孩子喝水。

  另外,家长选择儿童用药要慎重,应选择小儿药品,注意用药剂量。若是感冒发烧可以选用口服的扑热息痛制剂,如小儿泰诺、布洛芬滴剂等专供儿童用药。体温下降,立即停药,非处方药中的解热镇痛药一般使用不超过3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三,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小儿属于稚阴稚阳的体质,形气未充,抵抗能力差,寒暑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加上南洋热带属潮湿较重的地区,往往容易感染病毒。
  小儿发烧,身体温度自然比正常人的温度较高,有的发高烧,体温超过摄氏38度。发烧将影响到小儿,患者会感到头痛、伤风、流鼻涕、鼻塞、食欲不振、甚至吐泻、烦躁不安、手脚冰冷等。

  专家建议:"我要劝告为人父母者,对小儿发烧,不要抱着太紧张的心情,他们误解地以为发烧一定会引起惊风、脑膜炎,脑部被烧坏了。"

  根据感邪的不同和患儿体质的虚实,将小儿发烧的病因概括为外感、内伤二大类,在临床方面也以风寒、风热、暑热、湿热为多见。

  A)外感风寒症候多数是发烧恶寒、无汗、打喷嚏、多流鼻涕、鼻塞、咳嗽、痰清白、口不甚渴、脉浮紧、舌质稍红、苔薄白等。

  针对这类的病症,常用的方药是:荆访败毒汤,如果属盛热者,可添加黄芩;体虚者则可酌量添加党参、白术

  B)外感风热症多数是发热有汗、鼻涕浊黄、咳嗽稠浓、口干微渴、咽痛红肿、舌质红、苔黄腻、浮数脉象。

  中医在诊治这类病症,常用的方剂有银乔散或桑菊饮,发烧重者加黄芩,咽喉者加元参、浙贝;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杏更等。

  C)外感暑热症候是壮热心烦、口渴欲饮,头昏重,烦躁难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赤唇红,舌质红,脉洪大而数。

  中医常用的方药多用新加香茹饮和白虎汤,发烧较严重兼口渴的,可加添生石膏、沙参,如有呕吐的,则加荷莲叶。

  D)外感湿热症候,呈现身热较轻,但身重,口渴不欲饮,神疲力倦,腹脘胀满,不欲饮食,大便积结,小便少,舌质淡红,苔腻,脉质。

  对于这类病症,中医的疗方是以清热去湿,芳香化浊为主,代表方是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气散。病情较严重的,可加添黄芩、滑石,湿邪较重的,可加苡米。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