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宝宝喂养
发新帖

宝宝腹胀,消化不良,不喜吃饭,怎么办?

查看: 7464|回复: 2
发表于 2008-6-12 15:05 |举报
74642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我的孩子今年一岁零五个月啦,最近一个月吃饭总是很少,用手敲肚子的时候能听到鼓音,因为吃的饭不多,只喜吃母乳,但因为我白天工作不在家,只能晚上回去喂她(因母乳量少),近来宝宝瘦了很多,体温正常,大便有点软,但也基本上是每天一次,舌胎发黄,且厚。
我给她吃了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之前还给她吃过鸡内金(炒后研碎的)
请问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该如何喂养呢?
点击查看全文
2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6-12 15:32
吃点健胃的食品
点击查看全文
3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6-13 05:42

最佳答案

厌食是指小儿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证。可因局部或全身疾病影响消化功能,或因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致使进食欲望下降所致。多见于1~6岁小儿,城市多发,一般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者可转为疳证。
中医治疗厌食分三个证型:①积滞不化(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可,二便基本正常;治疗用消积健脾法);②胃阴不足(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少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少,舌质偏红等;治疗用养胃滋阴法);③脾胃气虚(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治疗用健脾益气法)。常用于厌食的非处方药如小儿消食片、小儿喜食糖浆、小儿胃宝丸、健胃消食片、启脾丸、小儿健胃糖浆等。

〖药名〗健胃消食片
〖功能与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组成与规格〗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每片0.5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7岁以上儿童1/2量;3~7岁1/3量。
〖用药观察〗吞服困难的小儿可用水化服。

〖药名〗小儿消食片
〖功能与主治〗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食滞,疳积。
〖组成与规格〗鸡内金(炒),山楂,六神曲(炒),麦芽(炒),槟榔,陈皮。每片0.3克。
〖用法用量〗口服。1~3岁每次2~4片,3~7岁每次4~6片,成年人每次6~8片,每日3次。
〖用药观察〗吞服困难的小儿可用水化服。

〖药名〗小儿参术健脾丸
〖功能与主治〗开胃,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精神不振。
〖组成与规格〗党参、芡实(麸炒)、莲子肉(土炒)、六神曲(麸炒)、薏苡仁(土炒)、白术(土炒)、白扁豆(土炒)、陈皮、麦芽(清炒)、甘草(蜜炙)、山药(麸炒)、山楂(清炒)、茯苓。每丸重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三岁以下小儿酌减。

〖药名〗小儿健胃糖浆
〖功能与主治〗健脾消食,清热养阴。用于脾胃阴虚,厌食或拒食,面色萎黄,体瘦,口干,食少饮多。
〖禁忌证〗因饮食不节而致积滞内停者不宜。
〖药物相互作用〗忌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组成与规格〗沙参,稻芽,白芍,玉竹,麦芽(炒),山楂,麦冬,陈皮,荷叶,牡丹皮,山药。
〖用法用量〗口服。儿童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周岁以内婴儿4毫升。

〖药名〗小儿喜食糖浆
〖功能与主治〗健脾,消食,化积。用于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组成与规格〗六神曲(炒),枳壳(炒),白术(炒),山楂、稻芽(炒),麦芽(炒)。每瓶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1~5岁每次3~5毫升,5岁以上每次10~15毫升,周岁以内1~3毫升,每日3次。其他剂型:小儿喜食片,口服,1~3岁每次2~3片,3~5岁每次3~5片,5岁以上酌量增加,每日3次。

〖药名〗启脾丸
〖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稀。慢性胃肠炎、贫血等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
〖药物相互作用〗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组成与规格〗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泽泻。每丸3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3岁以内儿童酌减。

〖药名〗小儿胃宝丸
〖功能与主治〗消食化积,健脾养胃。用于伤食伤乳,呕吐泄泻,脾虚胃弱,消化不良。
〖药物相互作用〗
〖组成与规格〗山楂(炒),山药(炒),麦芽(炒),六神曲(炒),鸡蛋壳(焙)。每丸0.5克。
〖用法用量〗口服。1~2岁每次2~3粒,3岁以上每次5~6粒,每日3次。其他剂型:小儿胃宝片,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3岁以上酌增。
〖用药观察〗吞服困难的小儿可用水化服。

〖药名〗婴儿素
〖功能与主治〗健脾,消食,止泻。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
〖药物相互作用〗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组成与规格〗白扁豆(炒),山药,鸡内金(炒),川贝母,木香(炒),碳酸氢钠,牛黄。每瓶(袋)0.5克。
〖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1~3岁每次0.5~1克,周岁以内每次0.25克,每日2次。

〖药名〗龙牡壮骨颗粒
〖功能与主治〗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组成与规格〗党参、黄芪、麦冬、龟板(醋制)、白术(炒)、山药、五味子(醋制)、龙骨、牡蛎(煅)、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鸡内金(炒)、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
〖性状〗颗粒,每袋装5粒。黄色或黄棕色的颗粒;味甜。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二岁以下一次5克,二岁至七岁一次7克,七岁以上一次10克,一日3次。

腹胀
腹胀是腹部膨胀的感觉,常有腹部膨隆胀大(也可仅为自觉胀满不适而无客观表现),可以是全腹性的,也可仅为局部性的。可以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胃肠道积气、积食或积粪、胃肠运动功能失调、功能性腹壁肌张力增加或腹腔内气体、积液,也可能是腹腔内肿物、后腹膜疾病)或者是腹内其他某肿疾病而事先未估计到(如肝炎、肝硬化、结肠炎等)。局部的长期的胀满不适提示有可能与该部位的脏器疾病有关,应结合其它伴随的有关症状、体征提示检查和诊断的思路)。症状明显、而无其他严重症状体征时,短期的对症治疗,在缓解不适的同时应注意积极观察可能的腹胀病因,以免延误。治疗胃肠胀气按理应先治疗胀气的病因,但多数情况下难于一时根治,因而一般在对病因治疗的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即消除胀气,可用消胀药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热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