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防疫管理不断优化,调整。“新十条”发布,大部分公共场所不在要求核酸证明、也不需要查看健康码,符合条件的阳性人员也可居家隔离,大家不免会担忧,作为个人,尤其是备孕的人群,在这个时期该如何防护呢?为此,小编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整理了各卫健委和专家的建议,供参考。 一、预防感染 1、接种新冠疫苗。备孕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担心影响备孕计划的姐妹,可以参考以下意见国家卫健委的指南就明确指出,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备孕和哺乳期妇女新冠疫苗接种的推荐意见[1]: - 计划自然受孕女性,可按常规程序接种新冠疫苗,无需因为接种新冠疫苗而延迟受孕。如果接种第1针疫苗后发现妊娠,可按时接种第2针。 - 男性接种新冠疫苗后,不影响精子质量。因此无需担心因丈夫接种疫苗对妊娠的影响。 - 计划采用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受孕者(人授及试管),慎重起见,接种第2针疫苗后2~4周再进行相应的医学处理。 - 哺乳期接种新冠疫苗,不增加额外不良事件,建议哺乳期妇女按程序接种新冠疫苗。 - 哺乳期接种新冠疫苗后,可正常哺乳。即使发生不良事件,也不影响哺乳。只有在母亲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考虑母亲的安全,才建议暂停母乳喂养。 - 如果接种1针疫苗后发现怀孕,可按时接种第2针。 2、少聚餐,不集会 3、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增强抵抗力 4、多饮白开水2000-3000ml,帮助排毒;注意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帮助增强抗氧化能力; 5、每天至少锻炼半小时,调节好情绪 二、做好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没有疫情、或疫情低水平流行地区 2、如果你属于居家健康监测人群 3、如果你所在单元有阳性隔离人员 4、如果你属于密接或特殊阳性居家隔离观察 三、家里需要准备什么药物? - 解热镇痛类: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 止咳类:复方鲜竹沥液、急支糖浆; - 咽干咽痛类:华素片、西瓜霜含片; - 抗病毒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金花清感; - 慢病人群的储备用药。 四、身体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就医? ①轻微活动后就明显气喘:静止时呼吸急促程度发生明显改变; ②在某些姿势、活动或锻炼时感到胸痛、心跳加速或头晕; ③大脑混乱、说话困难或理解他人说话困难; ④面部、手臂、腿部无力,尤其是发生在身体一侧时; ⑤情绪恶化、甚至想伤害自己等情况。 *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如果有基础疾病或透析等特殊需求,应主动向社区报备。 五、孕产妇如果感染新冠会更严重吗? 专家表示,孕产妇感染新冠或者曾经感染过新冠一般不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孕产妇如果感染新冠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乔杰: 在总体的人群表现上,孕产妇和普通人群有三个相似: ①和普通人群的感染率接近; ②有症状者的(症状),也和普通人群接近,在10%左右; 另外,她出现症状的表现类型很接近,比如咽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发烧等,一般三四天就有好转,差不多七天左右一个病程,总体上对孕产妇的健康没有增加更多的影响。 六、哪些孕产妇需要比普通人更注意自己的状况,又该如何防护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乔杰: 要注意的就是,有基础病的孕产妇,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同时有一些发烧的情况,有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也提醒这些孕产妇更要加强对自己的保护。所以对于孕产妇来说,特别重要的是: ①最好能够在孕前打疫苗,增加自己的免疫力; ②对基础病预防,尽量调整好了再怀孕。孕产妇保护自己,最关键的就是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务必戴口罩,要到医院去就诊,一定要戴N95口罩。 另外,平时注意自己的家、办公地点都要常通风,外出回来一定勤洗手。 七、遇到封控,原本约好却不能外出就医怎么办? 专家:留好助产机构电话 及时沟通很重要 专家提醒广大孕产妇,一定要留好自己产检所在的助产机构的电话,出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乔杰: 特别关键的是,孕产妇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碰到封闭,正好有了阳性病例的时候,不管是自己还是旁边,比如当时预约好的就诊时间不能够当天去,都不要着急,不用焦虑,要和自己的助产机构及时联系,所以留好助产机构的电话特别重要。 现在助产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规范的解决孕产妇朋友问题的办法,如果是常规体检,就可以改变一下时间,如果是需要紧急就诊的,跟社区及时沟通,就可以通过特殊通道去就诊。 另外,现在各省市都安排了新冠阳性的孕产妇患者就诊的医院,所以孕产妇现在都得到了比较及时的救治。 参考来源: [1]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备孕、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专家建议[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2, 25(1):13-17. DOI:10.3760/cma.j.cn113903-20211204-01003 公众号《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公众号《生命时报》 公众号《健康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