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单身丧家犬都当不成 开了账号,我就想记录做为女人的故事,我不想成为谁心目中的我,不是家长心中听话的孩子,不是老板眼中只干活不提钱的人力,就是我自己。 我常有几个疑问,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善良纯真的小姑娘,歇斯底里的中年妇女,恶毒可恨的老太婆,比如深入人心的容嬷嬷,她们是怎么一路变成这样的,她们经历过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共性发展轨迹,所以我常在找,有没有到了50-60岁是还能看到纯真的老太太,有是有,但真的少。 为什么走到人生顶峰的男性各个绅士儒雅亲切,看不到暴力,愤怒,狂躁,仿佛越来越宽厚温润,而换了女性,不管年轻时看着多温柔如水,现在总是颧骨越来越高,眉头有捋不展的皱褶,即使是笑也不会消散,以及让人望而生畏的气势。 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多少也可以有一些发言权了吧。职场上生存,升级打怪,加薪降职,就业失业,感情上,爱慕-失恋,结婚-离婚-单身,没有哪个小女孩长大的梦想是做贤妻良母,我小时候也玩过家家,但我觉得我能成为科学家,数学家,法官这样的人,长大后才发现社会里充斥的一种把女人变成家庭主妇的空气,这是我从未没有经历过的“暴力”和孤独,看看身边的药店服务员,保洁阿姨,商超工作人员,护士这些低薪的职位,扎堆的中年女子就可以窥见一斑,而那些高成就感-高薪-高智力的医生,律师,甚至更高的岗位,清一色的黑西装,真的仅仅因为男女体力差别的原因吗? 人生轨迹就这样一路被改写,一路又自我救赎,为此付出放弃学业和前途的代价,成了捆绑在婚姻生活里的困兽,又努力挣脱了家庭主妇的身份,耗时耗力的脱身,大概也没有想到沉默顺从的“管家”和“后勤”,也敢破釜沉舟一门心思要离婚吧,从零开始,重新找到一份给脱离职场环境很久的女性的工作,从那天起,就算还是一直在为生计而发愁,但每天都是自由愉悦的。 有人说一个人的病例就是一个人的命簿,我的病例上有一行字:复发性流产,医生会告诉我真相吗? 也许他们也不知道答案,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领域。 IVF 理论上的成功率是50% ,60%,70%等一系列比例,这里面唯独没有100 这个数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它还可能掏空我辛苦攒下的的血汗钱,最后结果未知,理性思考:这是一件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感性决断: 内心所趋,想看明白自己的身体和内心,面对自己之前一直不敢再面对的,敞开心扉,愈合心理创伤,修复灵魂深处的痛,最终治愈我自己。 |
戳戳《用户等级规则》,了解等级权限更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