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刚送走一位试管怀孕10周的患者。“多少年了,终于可以过个安稳年”,她长长的唏嘘让过往的愁云已然消散……今天离农历新年还有三天的时间。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匆匆忙忙的日子对于不孕的夫妇却显得格外漫长,每个月月经的定期光临蚕食了一点点希望,一点点快乐。曾经有位患者说“下辈子我要做一颗葡萄树,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多年过去了,我都还记得她当时的眼神,充满了迷惘。 为什么一定要一个孩子?我只是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生养孩子都是一个个不同的故事。更多的人并没有想好以后的生活,可是“没有孩子”却如鱼刺在喉,让人时时刻刻不能释怀。我们遇到过收养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却又瞒着孩子过来治疗的夫妻,得体高雅的装束掩饰不住眼底的岁月。已过不惑之年,内心的火苗依然没有熄灭。 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生而为人,都有缺憾。有的人视力不佳不能开车,有的人腿脚不便不能远行,有的人代谢紊乱和美食无缘。而生育问题因为涉及到了两个人,两个家庭,系关爱情和婚姻,便显得格外沉重。 门诊有时候会碰到指导同房的小夫妻,试了一个月没怀上就沮丧不已,“医生,我是不是没有希望了,该死心了。”看着她豆蔻的年华,人才济济的窦卵泡,我哑然失笑,想起《泰坦尼克号》Jack对Rose的嘱托 “……你一定会脱离困境,会继续生活,你会有很多很多的孩子,看着他们慢慢长大成人……所以不要放弃,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多么绝望……”万里长征第一步,生活像放在盒子里的巧克力糖,哪种滋味,充满想象。 2010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生理学家Robert G. Edwards。自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起,有千千万万原本不能生育的家庭因此获得了自己的孩子。40年之后的今天辅助生殖技术日新月异,七成以上的累计妊娠率让我们治疗者充满了底气,生殖业界“健康,单胎,足月”的目标是希望给每个试管宝宝一个足以竞争的完美起点。在社会老龄化,新生儿率不断拉响警报的今天,社会相关的福利对希望孕育孩子的家庭应当会越来越好。 “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们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到为人父母的乐趣……”无论是盼望孩子的夫妻,还是不孕夫妇的长辈,都希望能看看《无问西东》里这段母亲对儿子的含泪倾诉。无论孕育孩子,还是养育孩子,每个人都在路上。 “在新的一年,我希望能迎来一个小小的新生命!”新年伊始,突破内心的阴霾,请大胆的写下自己的愿望。周围的亲朋好友,在欢度新春之时,关爱也要设身处地的表达,没有建设性的意见,单纯的催促和询问都会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和压力。祝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