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中对精液液化异常的定义:离体精液超于 60 min 不液化或不完全液化,即可诊断为精液液化异常。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精液液化异常性不育症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因素亦相当复杂,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存在着液化因子学说、凝固因子学说、内分泌紊乱学说、生殖道感染学说等理论 。对于此病,目前西药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抗炎、抗氧化、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经验性治疗上,并无特异性治疗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医家陈士铎总结曰: “凡男子不能生育者有六病,一精寒,二气丧,三痰多,四相火盛,五精少,六气郁也。”在古代医籍中并没有针对本病专论,大多把它归属于“不育” “无子” “精滞” “精瘀” “精凝” “精寒”等范畴。病机多认为是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真阴暗耗而精液稠厚;或水湿运化失常,聚湿为痰,痰火扰乱精室,使精热而粘;或阳气不足,精寒而凝。现代中医学专家认为精液液化异常的病变脏腑多集中在肾、脾、肝;病性多与“湿热” “精寒” “痰湿” “相火盛”等相关。
如钟小冬等通过对 37 篇文献共 3 005 例病例进行数据分析,认为湿热下注证、阴虚火旺证、湿热瘀阻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是精液不液化症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李海松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脾失健运,痰瘀互结” ,戴宁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脾虚为本,以湿热、痰瘀、虫毒为标。
参考文献:谭文举等,中医药治疗精液液化异常的研究进展,20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