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宝宝生病
发新帖
[感冒咳嗽]

夏季宝宝发烧、急性咳嗽、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腹泻、消化不良

查看: 19941|回复: 0
发表于 2017-8-1 12:37 |举报
199410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当下宝贝发烧、急性咳嗽、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腹泻的应对:


在这个季节,孩子积食,和冬天是不一样的。从春分开始,我们的内脏逐渐变寒,而体表逐渐变热。同时进入血热的季节。很多人都是一夜之间,满头、满脸、整个喉咙都肿了,眼睛都红了,急火呼呼特别快!这急火是怎么造成的呢?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和背离传统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马上要进入高温而干燥的季节,我们的血液无比地热,内脏又特别地寒。寒,意味着热量的减退,也即消化能力的减退。在这个时候,宝贝儿一旦积食,就意味着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把积的食往下排掉,势必耗掉孩子大量的能量,进而宝贝儿的免疫就随之降低了。


本身这个季节,就非常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大量的病毒肆虐,再加上积食,免疫力被迫降低,内因、外因合在一起,宝贝们便又积食、又发烧、又疱疹、又手足口。


我们应该先给孩子治病毒还是治积食呢?如果治积食的话,孩子会狂泻不止。冬天不积食都会有内热,积食必内热。而现在是积食而内寒,看起来很麻烦!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热醋调吴茱萸敷涌泉;

2、生姜剁碎,挤出姜汁,和醋1:1温热后和吴茱萸粉敷肚脐。有非常好的引火归元的作用;

3、高烧伴随咳嗽推拿方:中按小天心5分钟+补三关1分钟+平肝清肺5分钟+逆八卦3分钟+清板门清脾3分钟+推六腑左右手各10分钟+膊阳池左右手各3分钟。咳喘手法连续推3遍;

4、高烧不伴随咳嗽推拿方:小天心中按5分钟+补三关1分钟+大清5-15分钟+逆八卦3分钟+清板门清脾3分钟+推六腑左右手各10分钟+膊阳池左右手各3分钟。咳喘手法连续推3遍;

5、2017夏之饮:

2017 ● 夏之饮

6、秘制乌梅汤:

秘制乌梅汤再次来袭!

当下这样一个血热,甚至血都“沸腾”的季节,稍微不生津,就会伤阴,伤掉你的津液。人的津液耗伤了,火就只能往上走。直接导致的就是嗓子哑,说不出话来!甚至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就说不出话来了。秘制乌梅汤,煮出来1000毫升水,全家人喝,不要强迫孩子,孩子喝点就行了。它能保证我们嗓子不至于哑了,不至于口干舌燥。

7、中成药推荐:小柴胡颗粒配双黄连口服液(或银黄颗粒)。


当下宝贝扁桃体化脓伴随腹泻的应对:

嗓子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一定要记住蒜泥灸。不要把好多蒜泥给孩子堆到天突上,这可不对哦。应该捣出蒜汁后用手蘸一下,在双侧合谷穴上轻轻一点,然后天突轻轻一点,就可以了。


1、热醋调吴茱萸敷涌泉;

2、生姜剁碎,挤出姜汁,和醋1:1温热后和吴茱萸粉敷肚脐。

3、蒜泥贴天突和双合谷。大家一定记清楚,只要孩子有感觉,或者皮肤微红了,不管到没到三分钟,都要擦掉。就算没有以上这些情况,到了三分钟,也得擦掉或洗掉。


当下宝贝便秘应对:


当季宝贝便秘,不宜贸然使用消导或寒凉的办法,首推蜜煎导,做法见以下链接:


神奇的蜜煎导



当季眼睛红、麦粒肿、霰粒肿、暴发火眼、传染性结膜炎、黄眼屎等的应对:


1、中指缠棉线大人孩子都可以用而且都有效。轻轻地在对侧中指指根缠上七圈。如果两边眼睛都有问题,那就双侧都缠上。晚上缠,第二天早上剪掉。

2、热醋调吴茱萸敷涌泉;

3、生姜剁碎,挤出姜汁,和醋1:1温热后和吴茱萸粉敷肚脐。

4、宋氏儿推手法:小天心5分钟平肝清肺5分钟大清5分钟逆八卦3分钟清板门清脾3分钟推六腑10分钟膊阳池3分钟,如果大便特别干燥,则在推六腑和膊阳池之间加清大肠10分钟。

5、中成药推荐:清心明目上清丸。





延伸阅读:


小孩消化不良的6种按摩法(实用)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差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注意事项: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点击查看全文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热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