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小宝宝
发新帖

新生儿28天知识~玲妈课堂

查看: 6303|回复: 1
发表于 2015-1-10 21:19 来自Android |举报
63031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所谓“新生儿”是指出生后0-28天内的婴儿。
【头部】
由于分娩时受产道的挤压,初生婴儿的头部可能会变形,有的还有局部水肿形成的产瘤。有的婴儿头发很茂盛,有的却十分稀疏,湿漉漉地贴在头皮上。由于头骨尚未完全封闭,父母可以在新生儿的头部明显看出脉搏跳动的前后 门。
【脸部】
由于受产道挤压的缘故,新生儿的脸部,眼睛看上去都有些肿,两颊可能不对称,鼻梁也比较扁,在鼻尖还会出现黄白色的粟粒疹,初生婴儿的眼睛并不协调,常有生理性斜视,一般在2~4周时才会消失。
【皮肤】
初生婴儿的皮肤非常薄,颜色发红,皱褶很多,有的婴儿皮肤上还沾着灰白色的胎脂或覆盖着一层软软的绒毛。有的婴儿腰腹部还会出现青紫色的“蒙古斑”。
【体态】
由于子宫的空间有限,绝大多数婴儿都是以头向胸俯屈,双手紧抱在胸,双手紧握的姿势出生的。出生后,头、颈、躯干虽然会逐渐伸展开,四肢仍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蜷曲,小手也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握拳姿势。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一般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黄疸,这是由于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间接胆红素产生过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的。正常的黄疸一般在7~10天后自行消退,父母不必过分忧虑。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过长,甚至有贫血、体温不正常、不好好吃奶、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等症状,就属于病理性的黄疸,也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脐带脱落】
出生4~7天,新生儿的脐带会自动脱落。
【排胎便】
出生2天内,新生儿排出的大便呈暗绿或者黑褐色,这就是通常说的“胎便”。3~4天后,孩子的大便会慢慢变成黄色,说明胎便已经排尽,孩子的肠道已经畅通了。
【体重减轻】
出生后2~5天,由于母体的泌乳能力和孩子的吸吮能力都不高,孩子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会出现体重减的现象。1周以后,孩子能正常进食了,体重就不会在减轻了。
【呼吸不规律】
初生婴儿的呼吸运动比较浅表,呼吸频率快,每分钟大约40次左右,而且呼吸一般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一阵快速的呼吸,继而又变得缓慢,有时还有短暂的呼吸暂停,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如果过了1 周,孩子的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60次,可能是呼吸增快,就要赶快去看医生。
【乳房肿胀】
新生儿乳房肿胀,男女新生儿在生后5-7天,可见两侧乳房肿胀,甚至有少许乳汁分泌,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担忧,一般2-3周后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处理,更不可挤压,以免引起乳房感染。
【女婴阴道出血-“假月经”】
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性激素的影响,新生女婴会在出生后3~7天内出现阴道出血或排除类似白带的白色分泌物的现象。这被称为“假月经”,是新生儿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般3~4天自然消失,不必惊慌,也不需要治疗,但应注意会阴部的局部清洁卫生,大便完用纱布或者湿巾占温水从上至下擦。里面白色的分泌物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不用刻意清洁,洗澡时手绢从上往下带一下就可以,女婴每次尿尿就是一个冲洗过程。
【新生儿啼哭】
啼哭是新生儿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一种运动,可以促进肺的发育,所以新生儿啼哭不一定是病态。由于出生后对环境不适应,新生儿不分黑夜和白天,往往白天安睡,夜间啼哭,出现夜啼的特殊症状,俗称”夜啼郎”。那么怎么办?只要婴儿吃奶正常,体质量增加,没有其他病症,就不必治疗,可以在白天适当逗醒小儿,不要抱不离手,夜间睡前喂饱,环境安静,即能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长,啼哭症状会日渐好转。当然,如果一直哭啼不止,或伴有其他异常时,就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室温、湿度、体温】
婴儿居住的房间要阳光充足,室内多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强风直吹),至少上下午各20分钟,秋冬季北方干燥还有雾霾,也要开窗,开窗可能会有多重细菌但量非常少,但不开室内就一种细菌量却很多,反而容易引起婴儿疾病。居室的室温应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50-55%左右。冬季若室温过低,可使新生儿体温不升,引起寒冷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夏季若室温过高,又易引起失水或发热,因此应注意环境温度,也该注意衣被的厚薄,不可包裹过紧,使体温维持在36.5~37℃之间即可,如体温偏低就抱抱就好了,37-37.5℃也正常不是发低烧。
【体位】
吃奶后必须拍嗝,要拍婴儿的背部,促使其排气,睡下时向右侧卧,避免吐奶,以后要经常变换体位,不宜长时间仰卧,也可以俯卧有益于呼吸功能的发展。婴儿的床要用平板床,不要用枕头。
【预防感染】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接触新生儿,避免感染,室内要清洁通气,不能有烟味或油味。母亲或护理人员若患感冒,要戴口罩以免传染。此外要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生后第一天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小婴儿最好不要长时间和老人或其他小孩子接触。
【衣服】
婴儿由于皮肤娇嫩,所以在衣服的选择上尤需注意。而且夏季的衣服都是贴身穿的衣服,所以要柔软、凉爽、透气、吸汗,又能保护皮肤,因此最好是选棉质、丝绸布料的衣服。化纤类的布料虽然好洗易干,色彩鲜艳,但是不透气,并且对婴儿的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尤其是对于过敏体质的婴幼儿,更容易引起过敏。
衣服宜大不宜小,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服装宜大不宜小。衣服小,会使婴幼儿不舒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另外,选择松紧带的衣服时,松紧带不要太紧,因为松紧带会压迫胸部和腰部,导致孩子胸廓变形。总的来说,衣服要选择方便脱换、式样简单的。
衣服做工要精细,因为宝宝的皮肤很娇嫩,稍一有摩擦就会有红红的痕迹。加上宝宝爱动,长期的摩擦很容易使宝宝皮肤破损,容易感染细菌。所以宝宝的衣服,尤其是夏天穿的以及内衣,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做工精细的。做工讲究的宝宝衣服,一般会将标签缝在衣服外面,避免刺激宝宝的皮肤,而针线也特别小,线头在外。
另外,给宝宝买了件新衣服后,在给宝宝穿之前,要先仔细检查一下,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线头等,,尤其手套、脚套,以免摩擦宝宝皮肤或缠绕手指脚趾。还要检查衣物的拉链,接缝等处缝制是否平整,以免磨伤宝宝皮肤。
【头型不正】
扁长头:新出生的宝宝头部呈扁长状,许多父母为此十分担心,其实没有必要。宝宝的扁长头是由于出生过程中的挤压造成的,一般一两周就正常了。
头部偏斜:宝宝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人会发现宝宝躺着时脸总是朝向一个方向。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宝宝的头不圆,朝哪侧睡得多哪侧的头就比较扁,妈妈总会因此受到批评:总让孩子向一侧躺,头都压平了吧。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从出生到一个月左右是宝宝的头部生长最快的时期,而头骨在这时候的生长速度并不完全是左右对称的,不完全是因为外力压迫,内部力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爸爸妈妈们对宝宝头部的形状不要太过担心,基本上每一个宝宝都会出现头部偏斜的情况,一般在周岁过后这种偏斜就会变得不明显,不必担心会有个“蜡笔小新”样的宝宝。
【四只屈曲】
从出生到满月,新生儿的四肢总是呈现屈曲蜷缩的状态,上肢呈“W”状,下肢呈“M”状,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随着月龄的增加,孩子蜷曲的四肢会逐渐伸展,父母不要强行捆绑,拉直孩子的四肢,否则就会影响其骨骼的生长。
【脱皮】
几乎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脱皮现象,这是有新生儿皮肤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皮肤基底膜不发达、表皮层和真皮层的里安静不够紧密造成的。脱皮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的发育会逐渐好转,无需特别保护。
【“马牙”和“螳螂嘴”】
新生儿的牙床上通常会长出米粒或绿豆大小、白色的凸起物,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小牙,这就是俗称的“马牙”。如果新生儿口腔内两颊部帮助吮吸的脂肪层(医学上成为颊脂体)过于发达,就会出现两颊向口腔内部突出的现象,俗称“螳螂嘴”。“马牙”和“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别处理。
【斜视】
一般情况下,由于新生儿的眼球尚为固定,眼部肌肉调节不良,大部分被孩子会出现暂时性斜视,有的还会出现“斗鸡眼”,这种斜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过分惊慌,如果3个月后孩子仍然斜视,则要及时就诊。
【出生1周的各项能力】
视力:可以看到15厘米以内,45度角范围内的物体。
听觉:听到声音后头会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眼睛也会去寻找声源。
触觉:触觉很灵敏,对不适应的感觉会做出反应,有多种反射。
味嗅觉:能精细辨别食物的滋味,可以识别不同的气味。
【出生第2周的发育】
经过几天的体重下降从第2周起,新生儿的体重开始回升,到本周末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出生2周左右,孩子出现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微笑,能够用哭声来寻求帮助,被人抱着或者看到人脸时会安静下来,父母用双手托着孩子的腋下使其胸部前倾地站起来,脚地接触场面时孩子会出现自发的踏步运动,出生第2周的新生儿能够看清眼前20~25厘米范围内的东西,也开始懂得注视人脸,甚至模仿人的表情,即使在不喂奶时,新生儿也开始寻找母亲的乳房。
【出生第3周的发育】
第3周的婴儿已经可以和大人对视,但持续的时间还不长,大部分孩子在此时会伸出手臂,双腿玩耍,有的孩子还会在俯卧时短暂的抬头。
这时的婴儿已经表现出不同的新性格特征,有的爱哭好动,不易照料,有的则文静乖巧,哭闹较少,特别省心省事。这是由孩子不同的神经和气质类型决定的,父母不可能轻易的改变,只能努力去适应孩子。
【出生第4周发育】
现在婴儿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睡眠,吃奶和排便习惯,有的孩子在夜里能睡4~6个小时的长觉。在感觉和心智发展反面,第4周的婴儿已经可以辨别母亲的声音和气味,还能记住几秒内重复出现的东西。到底4周末的时候,孩子可以听到50厘米以内的声音,看清近距离的人或物,目光也会随着眼前的物体进行水平移动。
【睡眠】
出生第一个月内婴儿没有昼夜规律,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天有18~22小时是在睡眠中,可有些新生儿睡眠却总遇到问题,如白天睡觉很好,可是到了夜晚就哭闹不睡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夜哭郎”,昼夜睡颠倒了。对这样的宝宝可以让他白天少睡一些,使他疲劳,晚上自然就能睡得好一些了。另外,有的宝宝睡眠不稳,要认真找找原因,是室内温度过高或给宝宝包裹的太多,因太热而导致睡不安稳(这时宝宝鼻尖上可能有汗珠,摸摸身上也会潮湿,需要降低室温,减少或松开包被,宝宝感到舒适了自然就能入睡),还是因为室温太低(摸一下宝宝的后脖颈,如小脚小手偏凉没事,加入平台搜冷热)而导致睡眠不踏实。
  还可能由于宝宝大、小便使尿布湿了、没吃饱、肠绞痛、睡眠环境太吵,温度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睡眠不稳,要针对形成的原因去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另外注意如果除睡眠不安还伴有发热,不吃奶或吃奶慢等其他症状时,应去医院请大夫检查诊治。
点击查看全文
2
十五级宝宝 | 已育大宝 | 发表于 2015-2-6 19:46 | 来自iPhone
不错,收藏了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