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原文作者观点,只是转载。不过我表示赞同原文作者观点 ------------------------------------------
《扬子晚报》2014年3月26日消息:《单身女子怕老无所依 人工授精当妈妈》。看得我很惊悚。 惊悚的不是人工授精,你咋授都行,你的卵子你作主; 惊悚的也不是单身女子,想做妈妈就做妈妈,任何一个女人的生殖自由; 惊悚的更不是单亲妈妈,这世道,幸福不是靠人头凑的,三个人头的,不见得比两个的幸福,两个的,也不见得比一个的幸福; 惊悚的是动机:担心老无所依! 亏你说得出口! 我说,孩子还没出生,你就把孩子当你养老送终的工具了。你这么自私、功利,你孩子知道么? 人工授精、不婚而孕、单亲妈妈,这都是么多摩登,多么现代的东西。可是在中国,再摩登,再现代,层层外膜剥下来,最后剩下的,还是那个不变的传统内核。 我一位网友,从中国移民到澳洲了。曾打电话跟我发牢骚说:怎么澳洲的中国女人,也都还是那副德行啊,真受不了。 我说怎么了? 他说:你说她们现代吧,是现代,独立性一个比一个强,在男人面前,毫不示弱。可是你现代,你独立,你就学西方女人,现代到底,独立到底,可她们不,一谈婚论嫁,她们马上跟男人要房子,要车子,说男人就该养家的,没她们什么事儿呢。 我笑了。说,中国女人就跟中国孩子似的嘛。中国孩子十八岁左右,也会跟父母闹对抗了,但他们生活方面经济方面并不跟父母对抗。相反,不说上大学了,就是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买房子,生孩子,还样样需要父母帮助与赞助。总之,思想意识上独立,生活经济上绝不独立。啃老,啃老人啃到老。中国女人当然也如此,跟男人闹独立,闹现代,可是一谈到经济,养家糊口,就纯粹成为男人的事了,跟她们无关的。 朋友说:这都什么事儿呢?你说能移民到澳洲的女人,也应该是精英中的精英吧。咋就没有你的识见与境界呢? 我说:人家都是叶群那种同志的识见与境界,高识见,高境界嘛。忘了哪本书批评叶群脚踩两只船了:“她享受到了封建皇后梦想不到的现代化生活,又享受到了资产阶级用金钱买不来的封建特权”。我们中国女人,既要求现代女人的独立,又要求封建女人的赖夫,也是脚踩两只船的! 没想到,这世界变化快。有些女人跳过赖夫的节奏,直接赖上孩子了——这叫脚踩什么船呢? 以前吧,赖孩子也情有可原,特别是农民。第一,中国没有福利制度,据说以后也不会有,就都死了这份心了;第二,别说享受福利制度了,中国农民甚至连单位也没有,也就谈不上所谓的退休金,他们是真正的老无所依,一旦进入老年,丧失劳作能力,如果没有一儿半女的支撑,连一顿饭也吃不上的。所以,“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尽管从哲学角度分析,是父母对子女的工具化、功能化。扩而大之,希望子女为自己脸上争光、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对象等等,都是这种工具功能的延伸。但是,正如前面所述,由于中国没有福利制度,所以这种工具化、功能化,还在可理解的范围内。平时论及,我们也仅仅谈及它温情的一面,而不愿意触及它哲学的冷酷的内核。 但是,你明明是现代化大都市的白领嘛。你不是农民,更不是过去的农民。你怎么也敢这么自私呢? 按她的解释,在感情上受过伤。在感情上受过伤又怎么了?孩子又不是你的创可贴。 按她的解释,她也想过以房养老,做过义工去过养老院,可惜不喜欢那种环境。不喜欢养老院可以,可是你不能拿生孩子当生护工吧? 她说:“我一直很喜欢小孩子,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至少在我死的时候,还有我的孩子给我下葬。” 真是画蛇添足,这段话只有第一句就够了:我喜欢孩子。为什么要有后面那几句呢? 你说,孩子长大后,你怎么跟孩子解释,掐头去尾说假话,比如,妈妈就喜欢孩子。显示这做妈的多虚伪,跟孩子都不来真话;说真话,说自己就是为了临终有个摔盆的,我都担心,孩子到时候真不愿意给你摔呢,说不定把你先摔了呢!做妈妈如此不够意思,又怎么奢望孩子够意思? 你说捏? 当然了,市面上还有更残忍的理论。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谈论一个孩子不好,也仅仅着眼于对第一个孩子不好,他(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去世后的日子中,没有血亲同伴。但有些谈得就很出奇,比如,生俩个孩子好,到时候一个孩子有了什么意外,还有第二个孩子养老送终呢。我那个不打算要孩子,只跟她的一狗一猫一狐一夫过日子的师妹一听就怒了:我靠,他们养孩子,都把第二个孩子当备份! 亲,咱们做母亲,能不能别这么没有品味? |
5
楼
十三级宝宝
|
点击查看全文
| ||
6
楼
十三级宝宝
|
点击查看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