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小吃鱼羊包"诞生记
<br/>(2007年11月28日 山西商报报道 商报记者 郭进明 通讯员 宝石)
<br/>走在榆次老城明清古街的青石路上,经常会有"知鲜阁鱼羊包"几个字跃入眼帘,游客们往往经不起美味的诱惑,不得不坐下来要一笼热气腾腾的鱼羊包一饱口福.游榆次老城、感悟晋商文化、品尝鱼羊包已成为人们游晋商大院不可或缺的选项.如今,榆次老城已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而来榆次老城的游客无论男女老少、肤色国籍以及贫富贵贱都会去"知鲜阁"品尝那独具风味的鱼羊包.
<br/>鱼羊包的独特之处在于一个"鲜"字.鱼羊包是用新鲜鱼肉和新鲜羊肉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加上家传老汤及多种调味佐料混合制成馅,选用上等面粉做成包子皮,再经多道工序精工制作而成.一个个雪白晶莹的鱼羊包,咬一口会令人满嘴溢香.
<br/>说起鱼羊包,人们会认为这是一种传统名吃,而鱼羊包的发明者及品牌创始人王同云先生告诉记者,鱼羊包是其秉承晋中面食传统厨艺而研制的一种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食品.生长在榆次的王同云先生自幼随父学厨,深得家传厨艺,加之本人勤于专研烹饪,20多岁时便成为当地有名的厨师.多年来,他一直想把榆次风味的菜肴、小吃发扬光大,推陈出新.2003年的一天,王同云在晋商故里mm榆次老城北大街的饭店里设计菜谱时突发灵感,他想起儿时父亲让他猜的"鲜"字谜语:"半边有毛半边鳞,半边美味半边香,半边上山吃青草,半边就在水中藏",并由此联想到厨艺中以"鲜"为美的理念.他从一个"鲜"字想到"鱼生于水,属阴"、"羊牧于野,属阳",鱼肉和羊肉又都是食补之佳品,二者搭配,阴阳调和,相得益彰.由此,他产生了制作鱼羊包的想法,后历经多次试验并请美食家品尝鉴定和改进,口感独特的鱼羊包终于面世.
<br/>2003年9月29日,榆次老城旅游景区开张,鱼羊包正式面世.鱼羊包的发展是和王同云先生的辛劳分不开的.开张初期,由于榆次老城商户进入门槛过高,导致老城经营条件十分艰苦.2003年,鱼羊包开业当年就亏损4万元,2004年,鱼羊包又亏损了7万元.直至2006年,北大街入驻几家商户后,随着榆次老城知名度的提高,鱼羊包的生意才逐步好转.其间,王同云先生首先在包子的质量上下功夫,经过反复调试,鱼羊包的质量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今天人们对鱼羊包"品质高贵,至尊美味"的共识.
<br/>近几年来,"知鲜阁"的鱼羊包不仅成为榆次市民宴请亲朋好友的风味食品,并随着众多在老城拍片的影视名人的品尝而广为人知.同时,鱼羊包也获得了许多荣誉,2004年9月获得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 "中华面食面点创新奖"和"艺术节最畅销的小吃奖";2004年11月在山西省第四届"汾酒"杯烹饪大赛中被评为 "山西名小吃";2005年11月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2006年1月王同云先生的发明专利(用鱼肉、羊肉制成的肉馅食品)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2007年1月在晋中市首届"泽榆"杯地方风味烹饪大赛中获得"晋中原产地名吃".知鲜阁公司为鱼羊包特色餐饮品牌申请了五项注册商标,2007年8月已有一项获得批准,由此鱼羊包成为拥有双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品牌.
<br/>就这样,王同云先生用一个汉字、一首诗、一个谜语,创造出一道可以与天津狗不理包子、扬州富春包子相媲美的"中华名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