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怀上宝宝
发新帖
[孕中晚期反应]

怀孕中晚期,各种宫缩见红出血早产对应的身体原因以及中药方

查看: 77072|回复: 6
发表于 2013-7-5 09:59 |举报
770726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找到一本好书。介绍了大概怀孕后的宫缩出血的各种身体原因, 和相关的中药药方。 书的名字是 傅青主女科




注意!! 不是让各位MM直接用这个中药方。 很多MM都经历了怀孕中后期的频繁宫缩和见红,有的MM用防止宫缩的西药和卧床休息的方法保住了宝宝。 有些MM则非常遗憾的没有保住。却不知道宫缩的原因是什么。这本书有很详细的分类, 中期宫缩见红都是因为MM自己的身体原因。 从我自己的经验看,是挺有用的。




我是超高龄38岁。 前三个月都莫有问题。 但是三个月后, 因为胎盘低置+吃了寒凉的食物+工作着急, 经历了两次出血, 平时还有宫缩。在网上找各种资料。 看了这本书以后, 才知道脾胃不好, 也会造成频繁宫缩,导致流产。 我怀孕前就是脾胃虚弱。所以现在平时非常注意吃补脾胃的食物, 完全戒掉寒凉的食物, 绝对不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等。 注意早睡养元气。 注意不要消耗身体的气血。 有时候宫缩, 会自己煮点紫苏梗。紫苏梗是热气的治疗胎动不安的中药。 而我以前的体质就是有点虚寒, 脾胃寒。15G加上两片姜, 煮20分钟到30分钟。 三碗水变一碗水。




希望各位MM能够借鉴, 根据自己的身体安排饮食和休息。 建议MM们不要直接用这个中药方,最好自己找中医, 除非死马当活马医。 我自己在开始有问题的时候, 看过一个中医, 结果把我当成阴虚来治疗,大部分MM怀孕后都有点阴虚, 但是我不是。 吃了一副, 立刻肚子疼两脚冰凉,身上出冷汗, 我觉得不好。煮了紫苏梗,吃了几天滋肾育胎丸才慢慢好转的。 所以要找好的中医, 自己对身体状况也要了解才好。




在网上查到的资料:




阳虚  滋肾育胎丸 (我自己吃了有效)



阴虚  固肾安胎丸



气血两虚 孕康


大概有以下几种分类:(有些都是在播种网常见的 宫缩见红类型, 譬如说同房后小产的, 大怒发脾气小产, 肚子不痛腹痛出血量很大, 肚子痛宫缩不能停的, 失眠严重后胎膜剥离的等等)


1. 怀孕5个月后, 全身浮肿。

2. 下腹部痛, 坠痛, 宫缩。

3. 口干舌燥, 血流如经水。 

4. 上吐下泻。

5. 忧郁, 心情不好, 两肋痛, 宫缩。

6. 摔跤后宫缩。

7. 不腹痛, 也不宫缩, 但是流血很多。

8. 口渴,腰腹疼痛, 要小产

9. 习惯性流产。

10. 同房后小产。

11. 摔跤后小产

12. 口渴,烦躁, 上火小产。

13. 畏寒腹痛小产

14. 大怒后小产。


一定要注意饮食, 生活习惯, 保持情绪平稳,少些焦虑忧郁!

 希望各位MM都能顺利度过怀孕期间,生下健康可爱的宝宝。


点击查看全文
niceday_mc (楼主)
2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7-5 10:00
一.
妊妇有至五个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头面俱肿
,人以为湿气便然也,谁知是脾肺气虚乎!夫妊娠虽有按月养胎之分,其实不可拘于月数,总以健脾补肺为大纲。盖脾统血,肺主气,胎非血不荫,非气不生,脾健则血旺而荫胎,肺清则气旺而生子。茍肺衰则气馁,气馁则不能运气于皮肤矣;脾虚则血少,血少则不能运血于肢体矣。气与血两虚,脾与肺失职,所以饮食难消,精微不化,势必至气血下陷,不能升举,而湿邪即乘其所虚之处,积而成浮肿症,非由脾肺之气血虚而然耶。治法当补其脾之血与肺之气,不必袪湿,而湿自无不去之理。
方用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五钱)黄耆(叁钱,生用)柴胡(一钱)甘草(一分)当归(叁钱,酒洗)白朮(五钱,土炒)茯苓(一两)升麻(叁分)陈皮(叁分)水煎。服四剂即愈,十剂不再犯。夫补中益气汤之立法也,塬是升提脾肺之气,似乎益气而不补血,然而血非气不生,是补气即所以生血。观当归补血汤用黄耆为君,则较着彰明矣。况湿气乘脾肺之虚而相犯,未便大补其血,恐阴太盛而招阴也。只补气而助以利湿之品,则气升而水尤易散,血亦随之而生矣。然则何以重用茯苓而至一两,不凡以利湿为君乎?磋!磋!湿症而不以此药为君,将以何者为君乎!况重用茯苓于补气之中,虽曰渗湿,而仍是健脾清肺之意。且凡利水之品,多是耗气之药,而茯苓与参朮合,实补多于利,所以重用之以分湿邪,即以补气血耳。 

2. 
妊娠少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堕之状,人只知带脉无力也,谁知是脾肾之亏乎;
夫胞胎虽係于带脉,而带脉实关于脾肾。脾肾亏损,则带脉无力,胞胎即无以胜任矣。况人之脾肾亏损者,非饮食之过伤,即色欲之太甚。脾肾亏则带脉急,胞胎所以有下坠之状也。然则胞胎之係,通于心与肾,而不通于脾,补肾可也,何故补脾?然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补肾而不补脾,则肾之精何以遽生也,是补后天之脾,正所以补先天之肾也;补先后二天之脾与肾,正所以固胞胎之气与血,脾肾可不均补乎!方用安奠二天汤。
  人参(一两,去芦)熟地(一两,九蒸)白朮(一两,土炒)山药(五钱,炒)炙草(一钱)山萸(五钱,蒸,去核)杜仲(叁钱,炒黑)枸杞(二钱)扁豆(五钱,炒,去皮)水煎。服一剂而疼止,二剂而胎安矣。夫胎动乃脾肾双亏之症,非大用参、朮、熟地补阴补阳之品,断不能挽回于顷刻。世人往往畏用参朮或少用,以冀建功,所以寡效。此方正妙在多用也。
  人参一两,或以党参代之,无上党参者,以嫩黄耆代之。 

3.  妊妇至叁四个月,自觉口乾舌燥,咽喉微痛,无津以润,以至胎动不安,甚则血流如经水,人以为火动之极也,谁知是水亏之甚乎;夫胎也者,本精与血之相结可成,逐月养胎,古人每分经络,其实均不离肾水之养,故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虽然肾水亏又何能动胎,必肾经之火动,而胎始不安耳。然而火之有余,仍是水之不足,所以火炎而胎必动,补水则胎自安,亦所济之义也。惟是肾水不能逮生,必须滋补肺金,金润则能生水,而水有逢源之乐矣。水既有源泉混混;而火又何难制乎。再少加以清热之品,则胎自无不安矣。方用润燥安胎汤。
  熟地(一两,九蒸)生地(叁钱,蒸)炒山萸肉(五钱,蒸)麦冬(五钱,去心)五味(一钱,炒)阿胶(二钱,蛤粉炒)黄芩(二钱,酒炒)益母(二钱)水煎。服二剂而燥息,再二剂而胎安。连服十剂,而胎不再动矣。此方专填肾中之精,而兼补肺。然补肺仍是补肾之意,故肾经不乾燥,则火不能灼,胎焉有不安之理乎!
  方极妙,用之立应。万不可因咽病而加豆根,射干等药;亦不可因过润而加云苓。
点击查看全文
niceday_mc (楼主)
3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7-5 10:00
4. 妊妇上吐下泻,胎动欲堕,腹疼难忍,急不可缓,此脾胃虚极而然也。夫脾胃之气虚,则胞胎无力,必有崩坠之虞。况又上吐下泻,则脾与胃之气,因吐泻而愈虚,欲胞胎之无恙也得乎!然胞胎疼痛而究不至下坠者,何也?全赖肾气之固也。胞胎係于肾而连于心,肾气固则交于心,其气通于胞胎,此胞胎之所以欲坠而不得也。且肾气能固,则阴火必来生脾;,心气能通,则心火必来援胃,脾胃虽虚而未绝,则胞胎虽动而不堕,可不急救其脾胃乎!然脾胃当将绝而未绝之时,只救脾胃而难遽生,更宜补其心肾之火,使之生土,则两相接续,胎自固而安矣。方用援土固胎汤。
  人参(一两)白朮(二两,土炒)山药(一两,炒)肉桂(二钱,去粗,研)制附子(五分)续断(叁钱)杜仲(叁钱,炒黑)山萸(一两,蒸,去核)枸杞(叁钱)菟丝子(叁钱,酒炒)砂仁(叁粒,炒,研)炙草(一钱)水煎。服一剂而泄止,二剂而诸病尽愈矣。此方救脾胃之土十之八,救心肾之火十之二也。救火轻于救土者,岂以土欲绝而火未甚衰乎?非也。盖土崩非重剂不能援,火衰虽小剂而可助,热药多用,必有太燥之虞,不比温甘之品也。况胎动係土衰而非火弱,何用太热。妊娠忌桂附,是恐伤胎,岂可多用。小热之品,计之以钱,大热之品,计之以分者,不过用以引火,而非用以壮火也。其深思哉!

 5.  妊妇有怀抱忧郁,以致胎动不安,两胁闷而疼痛,如弓上弦,人止知是子悬之病也,谁知是肝气不通乎!夫养胎半係于肾水,然非肝血相助,肾水实有独力难支之势。故保胎必滋肾水,而肝血断不可不顾,使肝气不郁,则肝之气不闭,而肝之血必旺,自然灌慨胞胎,合肾水而并协养胎之力。今肝气因忧郁而闭塞,则胎无血荫,肾难独任,而胎安得不上升以觅食,此乃郁气使然也。莫认为子之欲自悬,而妄用泄子之品,则得矣。治法宜开肝气之郁结,补肝血之燥乾,则子悬自定矣。方用解郁汤。
  人参(一钱)白朮(五钱,土炒)白茯苓(叁钱)当归(一两,酒洗)白芍(一两,酒炒)枳壳(五分,炒)砂仁(叁粒,炒,研)山栀子(叁钱,炒)薄荷(二钱)水煎。服一剂而闷痛除,二剂而子悬定,至叁剂而全安。去栀子,再多服数剂不復发。此乃平肝解郁之圣药,郁开则木不克土,肝平则火不妄动。方中又有健脾开胃之品,自然水精四布,而肝与肾有润泽之机,则胞胎自无乾燥之患,又何虑上悬之不愈哉!方加薏仁叁、四钱,尤妙。

 6. 妊妇有失足跌损,致伤胎元,腹中疼痛,势如将堕者,人只知是外伤之为病也,谁知有内伤之故乎!凡人内无他症,胎元坚固,即或跌扑闪挫,依然无恙。惟内之气血素亏,故略有闪挫,胎便不安。若止作闪挫外伤治,断难奏功,且恐有因治而反堕者,可不慎与!必须大补气血,而少加以行瘀之品,则瘀散胎安矣。但大补气血之中,又宜补血之品多于补气之药,则无不得之。方用救损安胎汤。
  当归(一两,酒洗)白芍(叁钱,酒炒)生地(一两,酒炒)白朮(五钱,土炒)炙草(一钱)人参(一钱)苏木(叁钱,捣碎)乳香(一钱,去油)没药(一钱,去油)水煎。服一剂而疼痛止,二剂而势不下坠矣,不必叁剂也。此方之妙,妙在既能袪瘀而不伤胎,又能补气补血,而不凝滞,周无通利之害,亦痊跌闪之伤,有益无损,大建奇功,即此方与。然不特治怀孕之闪挫也,即无娠闪挫,亦可用之。
  即用寻常白朮,土炒焦最妙,以其能理气行血也。于白朮味过甘,不能理气行血,用者知之
点击查看全文
niceday_mc (楼主)
4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7-5 10:01
7. 妊妇有胎不动腹不疼,而小便中时常有血流出者,人以为血虚胎漏也,谁知气虚不能摄血乎!夫血只能荫胎,而胎中之荫血,必赖气以卫之,气虚下陷,则荫胎之血亦随气而陷矣。然则气虚下陷,而血未尝虚,似不应与气同陷也。不知气乃血之卫,血赖气以固,气虚则血无凭依,无凭依必燥急,燥急必生邪热;血寒则静,血热则动,动则外出而莫能遏,又安得不下流乎!倘气不虚而血热,则必大崩,而不止些微之漏矣。治法宜补其气之不足,而泄其火之有余,则血不必止而自无不止矣。方用助气补漏汤。
  人参(一两)白芍(五钱,酒炒)黄芩(叁钱,酒炒黑)生地(叁钱,酒炒黑)益母草(一钱)续断(二钱)甘草(一钱)水煎。服一剂而血止,二剂再不漏矣。此方用人参以补阳气,用黄芩以泄阴火。火泄则血不热而无欲动之机,气旺则血有依而无可漏之窍,气血俱旺而和协,自然归经而各安其所矣,又安有漏泄之患哉!
  补血不用当归妙,以当归之香燥也。

 8. 
妇人怀妊有口渴汗出,大饮冷水,而烦躁发狂,腰腹疼痛,以致胎欲堕者,人莫不谓火盛之极也,抑知是何经之火盛乎?此乃胃火炎炽,熬煎胞胎之水,以致胞胎之水涸,胎失所养,故动而不安耳。
夫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经,所以养五臟六腑者,盖万物皆生于土,土气厚而物始生,土气薄而物必死。然土气之所以能厚者,全赖火气之来生也;胃之能化水谷者,亦赖火气之能化也。今胃中有火,宜乎生土,何以火盛而反致害乎?不知无火难以生土,而火又多能烁水。虽土中有火土不死,然亦必有水方不燥;使胃火太旺,必致烁乾肾水,土中无水,则自润不足,又何以分润胞胎;土烁之极,火势炎蒸,犯心越神,儿胎受逼,安得不下坠乎!经所谓"二阳之病友心脾"者,正此义也。治法必须泄火滋水,使水气得旺,则火气自平,火平则汗、狂、燥、渴自除矣。方用息焚安胎汤。
  生地(一两,酒炒)青篙(五钱)白朮(五钱,土炒)茯苓(叁钱)人参(叁钱)知母(二钱)花粉(二钱)水煎。服一剂而狂少平,二剂而狂大定,叁剂而火尽解,胎亦安矣。此方药料颇重,恐人虑不胜,而不敢全用,又不得不再为嘱之。怀胎而火胜若此,非大剂何以能蠲,火不息则狂不止,而胎能安耶!况药料虽多,均是滋水之味,益而无损,勿过虑也。 

9. 
妇人有怀妊之后,未至成形,或已成形,其胎必堕,人皆曰气血衰微,不能固胎也,谁知是性急怒多,
肝火大动而不静乎!夫肝本藏血。肝怒则不藏,不藏则血难固。盖肝虽属木,而木中实寄龙雷之火,所谓相火是也。相火宜静不宜动,静则安,动则炽。况木中之火,又易动而难静。人生无日无动之时,即无日非动火之时。大怒则火益动矣,火动而不可止遏,则火势飞扬,不能生气养胎,而反食气伤精矣;精伤财胎无所养,势必不坠而不已。经所谓"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正此义也。治法宜乎其肝中之火,利其腰脐之气,便气生失血而血清其火,则庶几矣。方用利气泄火汤。
  人参(叁钱)白朮(一两,土炒)甘草(一钱)熟地(五钱,九蒸)当归(叁钱,酒洗)白芍(五钱,酒炒)芡实(叁钱,炒)黄芩(二钱,酒炒)水煎。服六十剂而胎不坠矣。此方名虽利气而实补气也。然补气而不加以泄火之品,则气旺而火不能平,必反害其气也。故加黄芩于补气之中以泄火;又有熟地、归、芍以滋肝而壮水之主,则血不燥而气得和,怒气息而火自平,不必利气而气无不利,即无往而不利矣。
  性急怒多而不用舒肝药者,以其有胎娠故也。经云:胎病则母病,胎安则母病自愈。所以妊娠一门总以补气、养血、安胎为主,则万病自除矣。
点击查看全文
niceday_mc (楼主)
5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7-5 10:01
10. 妊妇因行房致小产血崩不止,人以为火动之极也,谁知是气脱之故乎!血崩本于气虚,火盛本于水亏,肾水既亏,则气之生源涸矣;气源既涸,而气有不脱者乎?!此火动是标,而气脱是本也。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固而标自立矣。若只以止血为主,而不急固其气,则气散不能速回,而血何由止!不大补其精,则水涸不能速长,而火且益炽,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山未见有能济者也。方用固气填精汤。
  人参(一两)黄耆(一两,生用)白朮(五钱,土炒)大熟地(一两,九蒸)当归(五钱,酒洗)叁七(叁钱,研末)荆芥穗(二钱,炒黑)水煎。服一剂而血止,二剂而身安,四剂则全愈。此方之妙,妙在不去清火,而惟补气补精,其奏功独神者,以诸药温润能除大热也。盖热是虚,故补气自能摄血,补精自能止血,意在本也。
  小产血期多由行房而致。若年逾四十参耆宜倍用,熟地宜减半用,以其气虚火衰也,否则每令气脱不救。凡有妊娠者,须忍欲谨避房事,万勿自蹈危途,慎之! 

11. 妊妇有跌扑闪挫,遂致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者,人皆曰瘀血作祟也,谁知是血室损伤乎!夫血室与胞胎相连,如唇齿之相依。胞胎有伤,则血室亦损,唇亡齿寒,理有必然也。然胞胎伤损而流血者,其伤浅;血室伤损而流血者,其伤深。伤之浅者,疼在腹;伤之深者,晕在心。同一跌扑损伤,而未小产与已小产,治不各不同。未小产而胎不安者,宜顾其胎,而不可轻去其血;已小产而血大崩,宜散其瘀,而不可重伤其气。盖胎已堕血既脱,而血室空虚,惟气存耳。倘或再伤其气,安保无气脱之忧乎!经云:「血为营,气为卫」。使卫有不固,则营无依而安矣。故必补气以生血,新血生而瘀血自散矣。方用理气散絮汤。
  人参(一两)黄耆(一两,生用)当归(五钱,酒洗)茯苓(叁钱)红花(一钱)丹皮(叁钱)姜炭(五钱)水煎。服一剂而流血止,二剂而昏晕除,叁剂而全安矣。此方用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也。用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也。用红花、黑姜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也。用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也。
  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一钱,续断(炒黑)一钱;若胎已堕服塬方。血崩不止,加贯众炭叁钱;若血璧心晕,加元胡炭一钱。 

12. 妊妇有口渴烦躁,舌上生疮,两唇肿裂,大便乾结,数日不得通,以致腹疼小产者,人皆曰大肠之火热也,谁知是血热烁胎乎!夫血所以养胎也,温和则胎受其益,太热则胎受其损。如其热久烁之,则儿在胞胎之中,若有探汤之苦,难以存活,则必外越下奔,以避炎气之逼迫,欲其胎之下坠也得乎!然则血荫乎胎,则血必虚耗。血者阴也,虚则阳亢,亢则害矣。且血乃阴水所化,血日荫胎,取给刻不容缓而火炽,阴水不能速生以化血,所以阴虚火动。阴中无非火气,血中亦无非火气矣,两火相合,焚逼儿胎,此胎之所以下坠也。治法宜清胞中之火,补肾中之精,则可已矣。或疑儿已下坠,何故再顾其胞?血不荫胎,何必大补其水?殊不知火动之极,以致胎坠,则胞中纯是一团火气,此火乃虚火也。实火可泄,而虚火宜于补中清之,则虚火易散,而真火可生。倘一味清凉以降火,全不顾胞胎之虚实,势必至寒气逼人,胃中生气萧索矣。胃乃二阳,资养五臟者也。胃阳不生,何以化精微以生阴水乎!有不变为劳瘵者几希矣。方用加减四物汤。
  熟地(五钱,九蒸)白芍(叁钱,生用)当归(一两,酒洗)川芎(一钱)山栀子(一钱,炒)山萸(二钱,蒸,去核)山药(叁钱,炒)丹皮(叁钱,炒)水煎。服四,五剂而愈矣。丹皮性极凉血,产后用之,最防阴凝之害,慎之!
  此方加条芩二钱,尤妙。 

13. 
妊妇有畏寒腹疼,因而堕胎者,人只知下部太寒也,谁知是气虚不能摄胎乎!
夫人生于火,亦养于火,非气不充,气旺则火旺,气衰则火衰。人之所以坐胎者,受父母先天之真火也。先天之真火,即先天之真气以成之。故胎成于气,亦摄于气,气旺则胎牢,气衰则胎堕,胎日加长,而气日加衰,安得不堕哉!况又遇寒气外侵,则内之火气更微,火气微则长养无资,此胎之不能不堕也。使当其腹疼之时,即用人参、乾姜之类,补气袪寒,则可以疼止而胎安。无如人拘于妊娠之药禁而不敢用,因致堕胎,而仅存几微之气,不急救气,尚有何法。方用黄耆补气汤。
  黄耆(二两,生用)肉桂(五分,去粗皮,研)当归(一两,酒洗)水煎。服五剂愈矣。倘认定是寒,大用辛热,全不补气与血,恐过于燥热,反致亡阳而变危矣。

 14. 
妊妇有大怒之后,忽然腹疼吐血,因而堕胎;
及堕胎之后,腹疼仍未止者,人以为肝之怒火未煺也,谁知是血不归经而然乎!夫肝所以藏血者也。大怒则血不能藏,宜失血而不当堕胎,何为失血而胎亦随堕乎?不知肝性最急,血门不闭,其血直捣于胞胎,胞胎之系,通于心肾之间,肝血来衝,必断绝心肾之路;胎因心肾之路断,胞胎失水火之养,所以堕也。胎既堕矣,而腹疼如故者,盖因心肾未接,欲续无计,彼此痛伤肝气,欲归于心而心不受,欲归于肾而肾不纳,故血犹未静而疼无已也。治法宜引肝之血,仍入于肝,而腹疼自已矣。然徒引肝之血而不平肝之气,则气逆而不易转,即血逆而不易归也。方用引气归血汤。
  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白朮(叁钱,土炒)甘草(一钱)黑芥穗(叁钱)丹皮(叁钱)姜炭(五分)香附(五分,酒炒)麦冬(叁钱,去心)郁金(一钱,醋炒)水煎服。此方名为引气,其实仍是引血也,引血亦所以引气,气归于肝之中,血亦归于肝之内,气血两归,而腹疼自止矣。
点击查看全文
6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12-20 20:53
楼主,这个我也看了,我是自然流产多次,但是看她写的“经水后期”的药方,有写只写吃三剂,没有说是什么时候吃?
点击查看全文
7
九级宝宝 | 备孕达人(大宝) | 发表于 2017-9-24 12:06 | 来自疯狂造人
感谢楼主分享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