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小宝宝
发新帖

0-2岁宝宝生长发育指标成长发育指标

查看: 20195|回复: 6
发表于 2012-11-21 19:10 |举报
201956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衡量小儿体格发育的指标,主要为身长、体重、头围和胸围,此外还包括有:上部量、下部量、前囟、牙齿、皮下脂肪厚度及体形等。从出生到一岁,应当说是一生中体格发育增长最快的时期,如果喂哺和护理得当,可以提高速率,为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身长:


足月(孕期37-41周)成熟儿(出生体重≥2500克)出生时的身长大约为50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到第一个月末身长可增6厘米。达56厘米左右。


出生时:男 平均50.2厘米(46.8-53.6厘米)女 平均49.6厘米(46.4-52.8厘米)


满月时:男 平均56.5厘米(51.9-61.1厘米)女 平均55.8厘米(51.2-60.9厘米)


体重:


足月成熟新生儿的体重应在2500克以上,一般在3000克左右。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由于新生儿多睡少吃,吸乳不足,加上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份,大、小便排泄相对较多等影响,将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大都在3-4日达最低点,至7-10日左右可以回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失去的体重,一般等于初生体重的7%-8%,约200-250克。随后,体重便开始稳步增长,至第一个月末体重可增加1.5千克,达到4.5千克以上。


出生时:男 平均3.2千克(2.5-4.0千克)女 平均3.1千克(2.4-3.8千克)


满月时:男 平均4.9千克(3.7-6.1千克)女 平均4.6千克(3.5-5.7千克)


头围:


出生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头部约占全部身长的1/4。随着年龄的增长,到成人时头部仅占全身的1/8左右。与此相关,头部长得最快的时期也是在出生后的前半年。男童较女童稍大。新生的第一个月头围增长约3.5厘米。


出生时:男 平均33.9厘米(31.8-36.3厘米)女 平均33.5厘米(30.9-36.1厘米)


满月时:男 平均37.8厘米(35.4-40.2厘米)女 平均37.1厘米(34.7-39.5厘米)


胸围:


胸围是全胸围的度量,须取呼气与吸气时的周围度量而求其平均数才能量得准确的胸围。出生时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围的增长速率缓慢地超过头围的增长,至3-4个月时头围和胸围相等,其后,胸围逐渐比头围大。新生儿的胸形多成圆桶状,其前后径与横径相差无几,年龄渐长,横径增加较快,逐渐象成人的胸部。新生儿期胸围的增长约达4.5厘米。


出生时:男 平均32.3厘米(29.3-35.3厘米)女 平均32.2厘米(29.4-35.0厘米)


满月时:男 平均37.3厘米(33.7-40.9厘米)女 平均36.5厘米(32.9-40.1厘米)


上部量:


指头顶部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通常用以表示上身的长度。出生时通常为31厘米,满月时可超过34.5 厘米。一般说来,男童的上部量比女童稍长。


下部量:


指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距离,通常用以表示下身长度。出生时通常为19厘米,满月时可达21.5厘米。一般而言,男童与女童的下部量相近。


前囟:


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受产道的挤压,出生后在顶枕部可见突起的产瘤,有的还见骨缝重叠,若这些变化不是过于明显,都应属于正常的现象。生后骨缝重叠现象会逐步消失,并在额骨和顶骨之间见到一类似菱形的前囟(较软,下面没有骨质),部分婴儿在顶骨和枕骨之间还可见到面积较小的后囟。新生儿前囟的大小因人而异,相对应的两边中点连线的距离一般在2.0厘米,后囟一般较小。如果前囟和后囟过大,骨缝较宽,且有不断见长的趋势,加上头围也比正常值大时,应当考虑到是否存在先天性脑积水,应尽快到医院确诊。


牙齿:


新生儿还不到出牙的时间。但有的新生婴儿在牙龈上长有黄白色、像芝麻大的颗粒,微微隆起,或长在上颚中线上,民间称这为“马牙”。这些白色颗粒是由角化上皮细胞堆积而成。一般经过2-3周后会自行消退,既不是牙,更不是病。当遇到此种情况时,千万不能用针挑或者用布去擦掉“马牙”。


皮下脂肪厚度:


皮下脂肪的厚度是观察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在锁骨中线与脐部水平线的交界处,用拇、食指将皮下脂肪轻轻提起,对捏,若之间厚度在1厘米左右,即属于正常范围。新生儿刚生时皮下脂肪相对较薄,通常达不到1厘米,若喂哺得当,满月时即可达到上述标准。


体形:


出生后根据上述的测量结果,身体各部分成比例的发展。如果头部过小或过大;四肢过于短小;脊柱后突或有鼓包凸起;面部器官缺陷(如唇裂、颚裂等),均属于病态的体格发育。


 


2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出生后经过新生儿的体重下降和回升以后,如果营养充分、喂哺得当,第二个月起便迎来了增长比较快速的时期。


身长:


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仅稍高于50厘米。第一年的身长增长最快,0-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共长1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共增长10厘米,至1岁时婴儿的身长可过75厘米,是出生时的1.5倍。根据近期的系统研究表明:最初三个月婴儿身长增长远远超过了平均增长2.5厘米的均值。男、女的测量结果如下:


男 平均60.1厘米(55.3-64.9厘米)


女 平均58.8厘米(54.2-63.4厘米)


体重:


体重是衡量小儿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1岁内的婴儿体重增长最快。按过去经典的统计数据估算,6个月的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6个月以内体重每月增长700克左右,6-12个月每月增长250克左右。近期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实际上2个月婴儿的体重水平已远远地突破了传统的水平,几乎是比出生时的体重增长将近一倍。如果母亲奶水质高量足,婴儿可能长得更快,对此有人提出要早期预防肥胖症。


男 平均6.0千克(4.6-7.5千克)


女 平均5.5千克(4.2-6.9千克)


头围:


测量头围可以观察婴儿大脑及颅骨的发育状况。1岁以内头围增长比较迅速,上半年共增长8厘米,下半年共增长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相当于成人头围的3/4-4/5。实际上,根据近期的权威测量统计结果显示:2个月婴儿的头围平均已达到39.1厘米(36.2-42.2厘米),较出生时增长了5.2厘米,显然超出了应增长平均值(1.5-2.0厘米)。头围过小要考虑到脑发育不良(头小畸形);头围过大要怀疑脑积水。


男 平均39.6厘米(37.0-42.2厘米)


女 平均38.6厘米(36.2-41.0厘米)


胸围:


胸围反映了肺部的发育和含气状况。初生时胸廓的左右径前后径比较接近,形似桶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右径的增长大于前后径,逐步发展成类似成人的胸廓形状。初生时胸围比头围小,但胸围增长速率比头围快,到2个月时两者的测量值已基本持平,但胸围在个体间的标准差比头围大。


男 平均39.5厘米(36.2-43.4厘米)


女 平均38.7厘米(35.1-42.3厘米)


上部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部量的增长要低于下部量的速率,初生时上部量较下部量长约11厘米,两者的比例约1.64:1;随着年龄的增长,到12岁时两者比例接近1:1。


下部量:


用身长减去上部量的数值,即为下部量。在小儿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半身的增长速率要比上身快。


前囟:


前囟出生时为1.5-2.0厘米,一般不超过2.5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6个月后则逐渐骨化缩小,一般在6-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1-2个月时有的已经闭合。囟门的闭合情况反映了颅骨的骨化过程。如囟门早闭合需要警惕头小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和脑积水等疾病。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小婴儿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会变得饱满;而婴儿因腹泻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


牙齿:


未开始长牙。


皮下脂肪厚度:


1-2个月时,正常的皮下脂肪厚度较新生儿丰满。通常超过1厘米。


体形:


体形较新生儿时丰满,身体各部也较协调,皮肤红润,肌张力也趋正常。


 


3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孩子初生的头3个月是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反映体格发育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指标是身长和体重。


身长:


身长受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但受营养因素的影响短期内表现不出来,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反映出来。所以说身长是反映小儿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这个时期的身长比初生时增长了约1/4。身长分别是:


男 平均62.4厘米(57.6-67.2厘米)


女 平均61.1厘米(56.9-65.2厘米)


体重:


体重是反映小儿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的指标。当孩子患有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仅仅几天就可表现出体重下降。观察小儿体重增长的趋势,即可了解他近期的营养状况。这个时期的体重已比初生时增加了1倍。体重分别为:


男 平均6.7千克(5.2-8.3千克)


女 平均6.2千克(4.8-7.6千克)


头围:


头围的增长比胸围增长得慢。


男 平均40.8厘米(38.2-43.4厘米)


女 平均39.8厘米(37.4-42.2厘米)


胸围:


由于胸部器官发育较快,因此胸围也增长较快,此时,胸围的实际值开始达到或超过头围。


男 平均41.2厘米(37.4-45.0厘米)


女 平均40.1厘米(36.5-42.7厘米)


前囟:


前囟仍存在,基本上无大变化。由于这个时期是颅骨缝闭合的重要阶段,骨缝和后囟已闭。此时,要经常注意更换孩子体位,左右和枕位交替睡觉,枕头要柔软,以适应头形的发育。


皮下脂肪厚度:


一般比较丰满,在腹部测量(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相交处,家长用拇、食指轻捏起后用皮尺测量)厚度超过1厘米。


体形:


给人以匀称、丰满、健壮的感受。


 


4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身长:增长速度开始稍缓于前3个月。


男 平均64.5厘米(59.7-69.3厘米)


女 平均63.1厘米(58.5-67.7厘米)


体重:增重速度开始稍缓于前3个月。


男 平均7.4千克(6.8-9.0千克)


女 平均6.8千克(5.3-8.3千克)


头围:增加速度开始比胸围的增加速度减慢。


男 平均42.0厘米(39.6-44.4厘米)


女 平均40.9厘米(38.5-43.3厘米)


胸围:胸围的实际值已开始超出头围的实际值。


男 平均42.3厘米(38.3-46.3厘米)


女 平均41.1厘米(37.3-44.9厘米)


前囟:仍未闭合,后囟和骨缝已闭合。


牙齿:极个别的孩子在4个月时即可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


皮下脂肪厚度:一般比较丰满。


体形:呈均匀、丰满、健壮的体形。


 


5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到5个月时,婴儿逐渐“成熟”起来,已显露出活泼、可爱的体态,而且身长、体重等的增长速率也渐渐比出生的前三个月缓慢下来。


身长:比上个月平均增长1.7-1.8厘米。


男 平均66.3厘米(59.7-69.3厘米)


女 平均64.8厘米(60.4-69.2厘米)


体重:较上个月平均增长0.4 千克。


男 平均7.8千克(6.1-9.5千克)


女 平均7.2千克(5.7-8.8千克)


头围:较上个月平均增长0.6-0.8厘米。


男 平均42.8厘米(40.4-45.2厘米)


女 平均41.8厘米(39.4-44.2厘米)


胸围:较上个月平均增长0.7-0.8 厘米。


男 平均43.0厘米(39.2-46.8厘米)


女 平均41.9厘米(38.1-45.7厘米)


前囟:仍未闭合。


牙齿:很少数婴儿开始出乳牙。


皮下脂肪厚度:正常婴儿的腹部脂肪厚度在1厘米以上。


体形:丰满、匀称、健壮。头部在全身所占比例缓慢下降;下部量和上部量的比例缓慢增加。


 


6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到5-6个月时,婴儿已显露出活泼、可爱的体态,而且身长、体重等的增长速度比出生的前三个月的增长速度偏低。


身长:比上个月平均增长2.2-2.3厘米。


男 平均68.6厘米(63.4-73.8厘米)


女 平均67.0厘米(62.0-72.0厘米)


体重:比上个月平均增长0.6 千克


男 平均8.4千克(6.5-10.3千克)


女 平均7.8千克(6.0-9.6千克)


头围:比上个月平均增长1.0-1.1厘米


男 平均43.9厘米(41.3-46.5厘米)


女 平均42.8厘米(40.4-45.2厘米)


胸围:比上个月平均增长0.9-1.0 厘米。


男 平均43.9厘米(39.7-48.1厘米)


女 平均42.9厘米(38.9-46.9厘米)


前囟:仍未闭合。


牙齿:多数孩子开始出下切牙(门齿)。长出乳牙的数目,有人采用(月龄-4~6=出牙数)来推算。比如,婴儿6个月,出牙数应当是6-4~6,也就是未出牙或开始出两个牙。


皮下脂肪厚度:正常婴儿的腹部脂肪厚度在1厘米以上。


体形:丰满、匀称、健壮。按照生长规律头占全身的比例缓慢下降;下半身比上半身要长得快。


 


8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根据国内近期权威统计数字,婴儿过6个月后,由于生长发育的增长指标明显减慢,故在7~12个月期间,改成每两个月划一个年龄组,即:7~8,9~10和11~12个月三个年龄段,而不是每个月一个年龄组。下面是7~8个月的测量数值供参考:


身长:较6个月平均增长2.7厘米,每个月增长约为1.3厘米。


男 平均71.3厘米(66.1-76.5厘米)


女 平均69.7厘米(64.7-74.7厘米)


体重:较6个月平均增长0.6 千克,每个月增长约0.3千克。


男 平均9.0千克(7.0-11.0千克)


女 平均8.4千克(6.5-10.2千克)


头围:较6个月平均增长1.0-1.1厘米,每个月增长约0.5厘米。


男 平均45.0厘米(44.4-47.6厘米)


女 平均43.8厘米(41.2-46.3厘米)


胸围:较6个月平均增长0.8-1.0 厘米,每个月增长约为0.4-0.5厘米.


男 平均44.9厘米(40.7-49.1厘米)


女 平均43.7厘米(39.7-47.7厘米)


前囟:6个月以后,因骨化而逐渐缩小,一般到12~18个月时闭合。


牙齿:8个月时,除个别外,绝大部分婴儿已开始长齐两颗下切牙。


皮下脂肪厚度:正常婴儿的腹部脂肪厚度在1厘米以上。


体形:丰满、匀称、健壮。逐渐显露通晓人意。


 


10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生长指标继续呈缓慢的增长,9~10个月的测量值如下:


身长:比7~8个月时平均增长2.6厘米,每个月增长约为1.3厘米。


男 平均73.8厘米(68.4-79.2厘米)


女 平均72.3厘米(67.1-77.6厘米)


体重:比7~8个月时平均增长0.4 千克,每个月增长约0.2千克。


男 平均9.4千克(7.4-11.5千克)


女 平均8.8千克(6.9-10.7千克)


头围:比7~8个月时平均增长0.7厘米,每个月增长约0.35厘米。


男 平均45.7厘米(43.1-48.3厘米)


女 平均44.5厘米(42.1-46.9厘米)


胸围:比7~8个月时平均增长0.7 厘米,每个月增长约为0.35厘米.


男 平均45.6厘米(41.6-49.6厘米)


女 平均44.4厘米(40.4-48.4厘米)


前囟:继续缩小,一般到12~18个月时闭合。


牙齿:9个月时,绝大部分婴儿已长齐两颗下中切牙,有的已开始长出两颗上中切牙。


体形:丰满、匀称、健壮。逐渐显露通晓人意。


 


12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生长指标继续呈缓慢的增长,11~12个月的测量值如下:


身长:比9~10个月时平均增长2.3~2.6厘米,每个月增长约为1.2厘米。


男 平均76.5厘米(70.9-82.1厘米)


女 平均75.1厘米(69.7-80.5厘米)


体重:比9~10个月时平均增长0.4 千克,每个月增长约0.23千克。


男 平均9.9千克(7.8-12.0千克)


女 平均9.2千克(7.2-11.3千克)


头围:比9~10个月时平均增长0.6~0.7厘 米,每个月增长约0.33厘米。


男 平均46.3厘米(43.7-48.9厘米)


女 平均45.2厘米(42.6-47.8厘米)


胸围:比9~10个月时平均增长0.6~0.7 厘米,每个月增长约为0.33厘米.


男 平均46.2厘米(42.2-50.2厘米)


女 平均45.1厘米(41.1-49.1厘米)


前囟:继续缩小,一般到12~18个月时闭合。


牙齿:10个月时,绝大部分婴儿已长齐两颗下中切牙和两颗上中切牙,共4颗。个别开始长出1~2颗下外切牙。


皮下脂肪厚度:正常婴儿有腹部脂肪厚度在1厘米以上。


体形:丰满、匀称、健壮。独立性逐渐显露出来。


 


1岁1-3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身高:比周岁时增加2.7-2.8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0.9厘米。


男:平均79.2厘米(73.4-85.0厘米)。


女:平均77.9厘米(71.9-83.9厘米)。


体重:比周岁时增加0.6-0.9千克,平均每个月0.2-0.3千克。


男:平均10.4千克(8.1-12.6千克)。


女:平均9.8千克(7.7-11.9千克)。


头围:比周岁时增加0.5-0.6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约0.2厘米。


胸围:较周岁时增加0.8-0.9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约0.3厘米。


男:平均47.1厘米(43.1-51.1厘米)。


女:平均45.9厘米(42.1-49.7厘米)。


前囟:部分孩子已完全闭合。


牙齿:幼儿是长牙的关键时期。1岁3个月时绝大多数幼儿已长出八颗牙(上、下切牙各四颗),少数开始长出左、右两颗前磨牙。


 


1岁4-6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身高:比1岁3个月时增加2.4-2.5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0.8厘米。


男:平均81.6厘米(75.2-88.0厘米)。


女:平均80.4厘米(74.4-86.4厘米)。


体重:3个月增加0.5千克,平均每个月增加不足0.2千克。


男:平均10.9千克(8.6-13.2千克)。


女:平均10.3千克(8.2-12.5千克)。


头围:3个月增加0.4-0.6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约不足0.2厘米。


男:平均47.4厘米(44.8-50.0厘米)。


女:平均46.2厘米(43.8-48.6厘米)。


胸围:3个月增加0.6-0.8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约0.2-0.3厘米。


男:平均47.8厘米(43.8-51.8厘米)。


女:平均46.7厘米(42.7-50.7厘米)。


前囟:大部分孩子已完全闭合。


牙齿:幼儿是长牙的关键时期。1岁6个月时绝大多数幼儿已长出12颗牙,即:上、下切牙各四颗,及上下左右前磨牙各一颗。


 


1岁7-9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身高:比1岁6个月时增加2.7-2.8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0.9厘米。


男:平均84.4厘米(78.0-90.8厘米)。


女:平均83.1厘米(76.9-89.3厘米)。


体重:3个月增加0.5-0.6千克,平均每个月增加不足0.3千克。


男:平均11.1千克(9.0-13.9千克)。


女:平均10.9千克(8.6-13.2千克)。


头围:3个月增加0.4-0.5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约不足0.2厘米。


男:平均47.8厘米(45.2-50.4厘米)。


女:平均46.7厘米(44.3-49.1厘米)。


胸围:3个月增加0.6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约0.2厘米。


男:平均48.4厘米(44.4-52.4厘米)。


女:平均47.3厘米(43.3-51.3厘米)。


牙齿:幼儿是长牙的关键时期。1岁9个月时绝大多数幼儿已长出12颗牙,即上、下切牙各四颗,及上下左右前磨牙各一颗。


 


1岁10-12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身高:比1岁9个月时增加3.5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1.2厘米。


男:平均87.9厘米(80.9-94.9厘米)。


女:平均86.6厘米(79.6-93.6厘米)。


体重:3个月增加0.8千克,平均每个月增加不足0.3千克。


男:平均12.2千克(9.7-14.8千克)。


女:平均11.7千克(9.2-14.1千克)。


头围:3个月增加0.4-0.5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不足0.2厘米。


男:平均48.2厘米(45.6-50.8厘米)。


女:平均47.2厘米(44.8-49.6厘米)。


胸围:3个月增加0.8-0.9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约0.3厘米。


男:平均49.4厘米(45.4-53.4厘米)。


女:平均48.2厘米(44.2-52.2厘米)。


牙齿:幼儿是长牙的关键时期。2周岁时绝大多数幼儿长出16颗牙,即在已长出的上、下切牙和前磨牙的基础上,又长出四颗尖牙。只余下四颗后磨牙尚待长出。


 


2岁1-6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身高:半年增加3.7-3.8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0.6-0.7厘米。


男:平均91.7厘米(84.3-99.1厘米)。


女:平均90.3厘米(83.1-97.5厘米)。


体重:半年增加0.9千克,平均每个月增加为0.15千克。


男:平均13.1千克(10.5-15.8千克)。


女:平均12.6千克(9.9-15.2千克)。


头围:半年增加0.5-0.6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不足0.1厘米。


男:平均48.8厘米(46.2-51.4厘米)。


女:平均47.7厘米(45.3-50.1厘米)。


胸围:半年增加0.8-0.9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不足0.15厘米。


男:平均50.2厘米(46.2-54.2厘米)。


女:平均49.1厘米(45.1-53.1厘米)。


牙齿:20颗乳牙已全部出齐。


 


2岁7-12个月宝宝体格发育


身高:半年增加3.1-3.4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0.5-0.6厘米。


男:平均95.1厘米(87.7-102.5厘米)。


女:平均94.2厘米(86.8-101.6厘米)。


体重:半年增加0.8-0.9千克,平均每个月增加为0.15千克。


男:平均14.0千克(10.9-17.0千克)。


女:平均13.4千克(10.6-16.3千克)。


头围:半年增加0.4-0.5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不足0.1厘米。


男:平均49.1厘米(46.5-51.7厘米)。


女:平均48.1厘米(45.7-50.5厘米)。


胸围:半年增加0.8厘米,平均每个月增加稍高于0.1厘米。


男:平均50.9厘米(46.7-55.1厘米)。


女:平均49.8厘米(45.8-53.8厘米)。


 


 


 


二、世界卫生组织 0-10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男)

标准范围年龄
体重(kg)
身高( cm)
心智发育

初生
2.9-3.8
48.2-52.8
卧抬头,对声音有反应。

1月
3.6-5.0
52.1-57.0
伏卧抬头 45度,能注意父母面部。

2月
4.3-6.0
55.5-60.7
伏卧抬头 90度,笑出声、尖声叫、应答性发声。

3月
5.0-6.9
58.5-63.7
伏卧抬头,两臂撑起,抱坐时头稳定,视性能跟随 180度,能手握手。

4月
5.7-7.6
61.0-66.4
能翻身,握住摇荡鼓。

5月
6.3-8.2
63.2-68.6
拉坐,头不下垂。

6月
6.9-8.8
65.1-70.5
坐不需支持,听声转头,自喂饼干,握住玩具不被拿走,怕羞,认出陌生人,方木能递交。

8月
7.8-9.8
68.3-73.6
扶东西站,会爬,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咿呀学语,躲猫猫,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会摇手再见。

10月
8.6-10.6
71.0-76.3
能自己坐,扶住行走,自己熟练协调的爬,理解一些简单的命令,如 “到这儿来”,自己哼小调,说一个字。

12月
9.1-11.3
73.4-78.8
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的物体

15月
9.8-12.0
76.6-82.3
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短句,模仿做家务,能叠两快积木,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

18月
10.3-12.7
79.4-85.4
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自己能吃饭,能识一种颜色。

21月
10.8-13.3
81.9-88.4
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会用语言表示大小便。

2岁
11.2-14.0
84.3-91.0
两脚并跳,穿不系带的鞋,区别大小,能识 2种颜色,能识简单形状。

2.5岁
12.1-15.3
88.9-95.8
独脚立,说出姓名,洗手会擦干,能叠八块积木,常提出 “为什么”,试与同伴交谈,相互模仿言行。

3岁
13.0-16.4
91.1-98.7
能从高处往下跳,能双脚交替上楼,会扣钮,会折纸,会涂浆糊粘贴,懂饥、累、冷,会用筷,能一页翻书。

3.5岁
13.9-17.6
95.0-103.1
知道颜色,不再缠住妈妈,开始有想象力,自言自语

4岁
14.8-18.7
98.7-107.2
能独立穿衣,模仿性强

4.5岁
15.7-19.9
102.1-111.0
能说简单反义词,爱做游戏。

5岁
16.6-21.1
105.3-114.5
解释简单词义,识别物件原料。

5.5岁
174-22.3
108.4-117.8
开始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坚持性、自制性有明显表现。

6岁
18.4-23.6
111.2-121.0
想象力丰富,性绪开始稳定。

7岁
20.2-26.5
116.6-126.8
感知: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和观察能力、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不断发展。

8岁
22.2-30.0
121.6-132.3
注意力: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有一定的自制能力。

9岁
24.3-34.0
126.5-137.8
记忆力:无意,具体形象一有意理解,抽象逻辑记忆注意力: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有一定的自制能力。

10岁
26.8-38.7
131.4-143.6
思维:具体形象 →抽象逻辑思维。
三、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身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
第1年身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身长的1.5倍。
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点击查看全文
2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12-11-22 13:59
不错的文章,收藏了,谢谢哦。
点击查看全文
3
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12-11-22 14:23
不错的文章,谢谢em30
点击查看全文
4
十三级宝宝 | 发表于 2012-11-22 15:12
留脚印,慢慢看
点击查看全文
5
天使宝宝 | 发表于 2012-11-22 15:30
不错不错~收藏慢慢看~
点击查看全文
6
七级宝宝 | 发表于 2012-11-22 20:09
学习学习
点击查看全文
7
十四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6-19 08:18
学习了 谢谢楼主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