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的治疗 女子不孕不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无排卵引起,故治疗不孕、不育中,对无排卵的治疗尤为重要。 一、各种药物的选用原则 常用的激素类药,20年代仅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多60年代有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和非固醇类的雌激素类似物如氯米芬(克罗米芬)等提供临床应用,70年代起更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溴隐亭等问世,可见诱发排卵药物的进展甚快。临床上按各病例的不同病因、发病机理以及年龄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用药前应先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催乳激素(PRL)和雌二醇(E2),必要时再检测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通过上述内分泌检测,了解不排卵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不同的用药选择。 (一)有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 通过上述检测,可了解有无高催乳素血症(PRL),若存在此症,则要进一步分清引起的原因。如为药物因素引起者,应先停药或改换药物,再进行检测,如为功能性高催乳素血症,可用溴隐亭治疗,如为垂体腺瘤引起者则先用溴隐亭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或垂体腺瘤直径在10mm上(称垂体巨腺瘤)或许伴有肿瘤压迫视交叉神经而出现视力障碍者多则应选用摘除腺瘤的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后,PRL已恢复正常,而仍无排卵者,可加用氯米芬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 (二)催乳素值正常病人的治疗 催乳素值正常的病例,可按FSH和LH测定值的高低将其分成三类。 1.低促性腺激素类(FSH、LH、 均低于5IU/L) 其中有的原因不明,有的为席汉综合征等。治疗方案为: (1)先用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周期疗法,以纠正因长期闭经所引起的子宫内膜萎缩。 (2) 随后采用氯米芬或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治疗。 (3) 用氯米芬无效者,最后可用HMG-HCG治疗,或氯米芬+HMG+HCG疗法。 2.正常促性腺激素类(FSH、LH值介于5-40IU/L) 常见于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其治疗为: (1) 月经延迟而无定期者多先用孕激素引起撤药性子宫出血。 (2) 随后采用氯米芬或他莫昔芬治疗。 (3) 若伴有高雄激素症可选用泼尼松+氯米芬治疗。 (4) 用氯米芬无效者改用HMG-HCG或氯米芬+HMG+HCG治疗。 (5) 同时监测卵泡发育,待卵泡成熟时应用HCG诱发排卵。 (6) 卵巢楔形切除术为最后选择的治疗措施。 3.高促性腺激素类(FSH、LH值>40IU/L)最多见的有卵巢早衰或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惰性综合征。前者因卵巢内无或侧有极少一些卵细胞,所以药物诱发排卵难以成功,后者可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然后再用HMG-HCG治疗。 在缺乏上述检测条件时,可经验性地选用氯米芬、小剂量雌激素或雌—孕激素治疗。 二、卵巢激素类药物 (一)雌激素 具有诱发排卵和改善宫颈粘液的双重作用。 1诱发排卵 (1)周期疗法 通过抑制排卵的方法,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具体用法有单纯雌激素周期疗法和雌—孕激素联合周期疗法。药物有乙炔雌二醇(炔雌醇Ethinyl Estrdiot, EE)或炔雌醇和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 DES)。DES在孕期使用会影响胎儿生殖器发育,并于成年后有生殖道肿瘤倾向,所以对子代有DES综合征之称,现已禁止在孕期使用。己烯雌酚和乙炔雌二醇效价之比约为1:20,即己烯雌酚lmg相当于乙炔雌二醇0.05mg的药效,使用时可按此比值换算。用法为EE 0.05mg每晚服1次,20日为一周期,可连续3~6个周期,停药后可能排卵,其妊娠率约18%,副作用除胃肠道反应外,无其他严重副作用,也不增加多胎率。 (2)模拟雌激素生理峰值 较适用于轻度排卵障碍者。1958年由Kupperman提出:在月经周期中间,若B超证实卵泡成熟和宫颈粘液评分良好,则用大剂量雌激素模拟雌激素生理峰值,停药36h后可激发LH峰值,促使排卵。一般用苯甲酸雌二醇2—6mg/次,肌注,或连用2日,也有用结合雌激素(premarin)25mg,静脉注射。用药后待血清雌激素急速下降时,能对排卵起扳机作用。 2,改善宫颈粘液 排卵期时子宫颈口开大,碱性粘液量增加,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子宫颈管的上皮细胞产生粘液微丝和粘液丝,相互交织成蜂窝状网架,网孔的大小和雌激素水平有关,排卵期网孔直径达40~50μm,以利精子的穿越,排卵后网孔直径缩小至4~6μm。对于颈管粘膜上皮缺少雌激素受体,对内源性雌激素反应差的不孕患者,虽使用氯米芬后排卵率高达70%一90%,但妊娠率仅30%~40%, 这是因为药物和颈管粘膜腺上皮细胞结合后,局部雌激素水平下降,粘液分泌减少,宫颈粘液不良(dysmucorrhea)之故。排卵前给予小剂量雌激素,可改善宫颈粘液,提高妊娠率,如用EE 0.025mg,每日1次,自周期第5日起连续7~9日。 (3)替代性治疗 用于阿狄森病或21羟化酶缺乏症,后者由于皮质激素减少而其前驱物——雄激素增加,可造成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出现女性假两性畸形、性早熟,在新生儿时期可伴低钠高钾、呕吐、腹泻和血管性休克,在出生后一周内有致命危险。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是本症的基本疗法,常用氢化可的松10~30mg/日,可的松12.5~37.5mg/日或9d醋酸氟氢可的松,剂量应根据尿17酮固醇、孕醇、血170H孕酮和mIK比—6值调整。
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使用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可改善卵巢功能,促使下次周期排卵,用法为黄体酮10mg,肌注,每日1次,共5或10日。或黄体酮,每栓25mg,塞入阴道,每日2次,连续10日。雌激素水平低下者,于用药期间加服EE 0.025—0.05mg/日。孕激素尚有促进LH分泌的作用,对卵泡发育良好但不能排卵的病例,例如于月经周期第25日左右仍未见排卵时,有时单用黄体酮25mg,一次肌注,可促使脑垂体分泌LH,诱发排卵。 (二)雌—孕激素周期疗法 有复合法和序贯法之分,前者用雌—孕激素的联合如口服避孕药,后者先用雌激素,后半期时加用孕激素,两法均模拟月经生理周期,使垂体得到休息,从而改善下丘脑—垂体功能,产生回跳反应,使下次周期排卵,有Kaufmann疗法之称。
|
张恩语
(楼主)
|
2
楼
五级宝宝
|
点击查看全文
| |
张恩语
(楼主)
|
3
楼
五级宝宝
|
点击查看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