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怀上宝宝
发新帖
[其他]

求助:35W开始感觉下身痛,有没有JM知道怎么回事

查看: 4487|回复: 8
发表于 2007-4-3 09:57 |举报
44878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我已经36W+6了,从35W开始,我每天晚上睡觉,半夜起来,就觉得下身痛,然后平常走路也没有以前利索了,以前走路就像没怀孕一样,走的很快,现在都要慢慢的走了,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这种情况是不是早产的症状?
点击查看全文
2
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7-4-3 10:07

是不是耻骨处疼啊,正常的吧!


点击查看全文
海儿宝宝 (楼主)
3
四级宝宝 | 发表于 2007-4-3 10:07

有没有JM知道啊,帮帮我啊[em01]
点击查看全文
4
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07-4-3 10:09

大家都差不多,没什么能够帮你的,只能忍了呵呵,当妈妈不是那么容易的~~~忍忍,宝宝快要出来见面了~~~
点击查看全文
海儿宝宝 (楼主)
5
四级宝宝 | 发表于 2007-4-3 10:23

就是长毛毛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耻骨,这种症状是不是早产的症状啊[em03]
点击查看全文
6
十二级宝宝 | 发表于 2007-4-3 12:00

以下是引用海儿宝宝在2007-04-03 10:23:56的发言:

就是长毛毛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耻骨,这种症状是不是早产的症状啊[em03]

我24周没到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了,尤其是睡觉起来,反正躺了一段时间起来后肯定会那里痛,我也担心会早产啊,起码你都33周了,小心点熬到37周就大功告成了~~
点击查看全文
7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7-4-3 12:21

大楷是宝宝要入盆有的症状吧
点击查看全文
海儿宝宝 (楼主)
8
四级宝宝 | 发表于 2007-4-3 17:13

37W是不是就是足月了?生下来也不算是早产儿了?我36W时做正常检查,医生也只说我是头位,也没说已经入盆了


今天去问了医生 ,说这种情况也不算是正常,跟缺钙有关,有些骨质SHU松,这个时候耻骨开始分离,所以感觉痛,要多休息,不要走太多路,大致意思是这些


点击查看全文
9
六级宝宝 | 发表于 2007-4-3 20:29

有关孕妇耻骨分离、耻骨疼痛的资料






孕妇耻骨疼痛原因及防治方法

  许多孕妇会抱怨耻骨附近疼痛,但在就诊时往往被告知这是妊娠伴随的不适症状之一,是微不足道而必须忍受的。而有些症状严重者甚至因此而必须接受剖宫产。究竟耻骨疼痛的原因何在?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它所带来的不适?



  在怀孕的时候,弛缓素和黄体素这两种激素可以帮助韧带松弛,使得骨盆的伸缩性变大,以给予胎儿更多的成长空间,并有利于分娩之进行,因此耻骨联合分离几乎会发生在所有妊娠的女性身上。但在有些孕妇,可能由于对上述激素的敏感度太高,使得耻骨联合区域非常松弛;或因骨盆的排列有问题,让这个关节处承受了较多的压力,而导致了耻骨联合过度分离的发生。



  根据文献的统计,一位未怀孕的女性,其两片耻骨间的正常距离为4~5毫米,一旦怀孕,在激素的作用下,两者间的距离至少会增加2~3毫米,因此,若耻骨间宽度在9毫米以下,在妊娠的情况下是属于正常的范围,通常没有症状,即便有疼痛也不太明显;一旦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5毫米,则属于耻骨联合过度分离,就会引起较严重的疼痛。



  医学小词典 耻骨联合



  骨盆是一块圆形的骨头,从两侧至前面中央会合,而这个前端中央的部分就叫做耻骨。耻骨是两片骨头,中间有空隙而非紧靠在一起,两片骨头间靠几个韧带构成的纤维软骨性的组织联接起来,这个区域就叫耻骨联合。



  诊断方式



  怀孕中、分娩时或生产后都有可能会发生耻骨联合的过度分离,对其发生几率的报道从1/300到1/30 000均有,与病人的体型无关。诊断方面主要是依据临床症状而来,而一些影像学的检查,如骨盆腔的X光摄影(生产后),超声波检查(怀孕中),或核磁共振的扫描,都可以作为辅助性的诊断工具。



  妊娠12周即可能产生不适



  耻骨联合分离的症状差异很大,但是一般而言,均有实质上的耻骨疼痛。



  疼痛程度



  1.其疼痛可延伸到两侧股骨转子,使髋关节无法内收及外展,或造成下背疼痛。



  2.任何抬脚或使两腿分离的动作都会引起特别的疼痛。



  3.有的孕妇甚至从床上起身或在床上转个身都会很困难,很多以前做起来非常轻松的动作都会变得很难去完成。



  4.许多孕妇同时会抱怨有坐骨神经的疼痛,走起路来骨盆会“咔哒”地响,造成摇摇摆摆的步伐。



  5.严重的甚至伴随着膀胱功能的障碍及大便失禁的情形。



  上述这些症状,从妊娠12周起就有可能会发生。



  小心6大危险因素



  造成耻骨联合分离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很确定,但有一些危险因素可能与它有关。



  1.多胎。



  2.曾生过体重过重的胎儿。



  3.孕前关节即存在问题。



  4.孕前就有耻骨痛或背痛的情形。



  5.因外伤导致骨盆骨折。



  6.产钳的使用等也曾被提出 。



  此外,耻骨联合分离若因骨盆排列不正常而来,则常会伴随有胎位不正、枕后位、斜头产式或复合产式。



  生产的5大注意事项



  在生产的方式上,除非孕妇有严重的耻骨联合过度分离且非常的疼痛,可以考虑采取选择性的剖宫产,一般还是以自然生产为主,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有几点是要特别注意的:



  1.事先告知病情:生产前要告知医护人员耻骨联合分离的病情。



  2.避免采用马镫状生产:需要特别小心生产的姿势,避免一般所采用的马镫状方法。



  3.避免介入性分娩:避免平时常使用的一些介入性分娩方法,因为它们常造成耻骨联合处的伤害。



  4.避免麻醉:避免接受硬膜外的麻醉,因为它常和更严重的伤害有关。



  5.两脚勿过度张开:任何常规的操作,两脚均不能张得太开。



  一般而言,此类病人的预后均非常良好,但有少数人其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是因为骨盆排列有问题,而非单纯因对激素敏感,这种情况下疼痛可能会持续。大部分的女性在下一胎怀孕时,耻骨联合分离的现象会再次发生,但通常都不会比第一胎严重。哺喂母乳时身体所产生的激素变化,不会造成产后的耻骨疼痛,孕妇不必过度担心。



  临床治疗方法



  在治疗方面,一般对孕妇均采用保守疗法,主要是减轻病人因耻骨联合分离所产生的疼痛。



  保守疗法



  1.卧床休息。



  2.止痛及抗发炎药物之使用。



  3.穿着支持性的衣服。



  4.在国外还有病人接受按摩及整骨术之矫正。



  另类疗法



  1.针灸。



  2.中药。



  3.经由皮下电极对神经进行刺激等方法,也曾有人尝试。



  医疗手术



  1.若疼痛在产后仍然持续且非常严重,则可以将类固醇直接打入关节处。



  2.采取外科的方法,从髋关节处取一些骨头做成板块,来锁住耻骨联合处以固定此处之关节。



  13种方法减轻耻骨疼痛



  一般而言,耻骨联合分离所造成的骨盆腔不舒服,大部分在几周内就会明显改善。以下有13种方法,可以减轻这种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不适。



  1.睡觉时放置枕头于两腿间。



  2.在床上移动脚和臀部时,尽量平行、缓慢地行动。



  3.游泳有助于减轻关节的压力。



  4. 站立时两腿要对称性地站着。



  5.避免跨坐。



  6.尽量坐着穿衣。



  7.放置冰袋于耻骨区。



  8.使用骨盆腹带。



  9.坐着时背后放置腰枕。



  10. 接受下背按摩。



  11.避免提重物。



人体骨盆入口处,两侧耻骨之间有纤维软骨及韧带形成耻骨联合,位于骨盆的前方。在正常情况下,其关节也可略有松弛但无疼痛感觉。妊娠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受雌激素的影响,再加上子宫重力增加,使耻骨联合关节及韧带松弛,有时甚至自发性分离而产生疼痛。疼痛严重者,两下肢外展与起坐也发生困难,甚至不能行走。



  发生耻骨联合分离而产生疼痛后,最重要的措施是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也可以用绷带固定而减轻疼痛。耻骨联合分离常常同时合并耻骨联合关节软骨炎,所以也可抗炎治疗。疼痛严重者还可以用麻药局部封闭治疗。总之,妊娠晚期耻骨疼痛是由于耻骨联合分离而引起的,分娩后疼痛会逐渐好转。



当妇女在怀孕期,尤其是在将分娩前,由于内分泌因素的影响,使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软骨及韧带变松软。在分娩时耻骨联合及两侧骶髂关节均出现轻度分离,使骨盆发生短暂性扩大,有利于胎儿的娩出。产妇大都在分娩后黄体素分泌恢复正常,松弛的韧带及软骨也随之恢复正常。可在0.05%-0.1%的产妇中,因内分泌(黄体素)分泌过多,致使韧带过度松弛,产时两侧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易发生分离。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多种因素,造成产时或产后骨盆收缩力平衡失调,有可能使骶髂关节软骨面发生错位。因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粗糙,在形态上变化较多,易发生关节细微错位。由于上述因素,造成产后骶髂关节错位,致使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经过一段时间未能自行回复,症状加剧者,就形成了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患者俯卧,术者站于患侧,在骶髂及腰臀部用衮法治疗,配合按、揉八髎、环跳、大肠俞、关元俞等穴,以及下肢后伸的被动运动,手法宜轻柔。



继而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以右侧为例);用右腋夹住患者右足踝部,右肘屈曲位,以前臂背侧托住患者小腿后面,左手搭于患肢膝关节的前侧,以右手搭于左侧前臂中1/3处,此时用力夹持患肢,向下牵引1-2分钟。



患者再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侧屈髋屈膝;术者站于前面,一手按住患者肩前部向后固定其躯体,另一手按住患侧髋部,向前推动至最大限度,使扭转的作用力集中在骶髂部,然后两手同时对称用力斜扳。



患者再取仰卧位,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肢小腿后侧;另一手扶住患侧髋部,使髋膝屈曲至最大限度,然后在屈髋位作快速伸膝和下肢拔伸的动作。



患者再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肢膝部置于90°屈曲位。术者站于身后,一手向前抵住患者骶髂关节,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向后拉至最大限度,然后两手作相反方向推拉。



患者再俯卧,术者站于患侧,一手向下压住患侧骶髂部,一手托住患肢膝前部,两手对向用力,使下肢后伸至最大限度,然后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的骤然扳动,常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再在骶髂部用按、揉、弹、拨等手法理筋,然后擦患侧骶髂部。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热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