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小宝宝
发新帖
[屁股护理]

新手妈妈一定要保护好宝宝肚脐啊

查看: 13863|回复: 7
发表于 2009-12-15 10:50 |举报
138637 楼主
谢赞,祝宝宝快乐家庭幸福!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前几天我发现宝宝的肚脐有点流水,还臭臭的,没在意,昨天我给他换尿布的时候看见肚脐还是那样,我就上网一查,一查才知道宝宝肚脐非常重要,唉,都怪我,看到网上说的吓人,我赶紧带宝宝上的医院,幸好只是轻微发炎,可能是洗澡的时候进去脏水了,我这个当妈妈的太粗心了。在这里也要提醒各位新手妈妈~保护好我们的宝宝.


DSCN1582.jpg

DSCN1695.jpg



[ 本帖最后由 静静等待ta 于 2009-12-31 22:30 编辑 ]
点击查看全文
静静等待ta (楼主)
2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2-15 10:58

脐带,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获取营养的通道。当宝宝呱呱坠地后,医生把脐带结扎了,就留下了小小的肚脐眼。宝宝的肚脐虽小,但如果护理不当,还会出现一些疾病。生病了的肚脐被尿布或是衣裤摩擦,不但很疼,还会引发宝宝全身的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大意了小肚脐的大问题。本期,我们就来解析宝宝肚脐方面的常见疾病,教您如何科学预防、正确护理。

  宝宝的肚脐为什么会生病

  脐带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和妈妈(胎盘)联系的通道,胎儿期间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脐带的输送获得的。但是,当医生把宝宝的脐带剪断后,这里就成了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创口,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新生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而脐部又是一个细菌很容量繁殖的地方,一旦妈妈护理不周,就可能受到感染。感染轻者将会局部化脓、发臭;重者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宝宝得溶血病或新生儿败血症。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能忽视。

  宝宝的脐部如何护理?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脐带在24—48小时里就自然干瘪了,3—4天后开始脱落,10天到半个月自行愈合。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的宝宝个体有差异,脐带残留也有长、短、粗、细之分,只要宝宝的脐部保持干燥,爸爸妈妈就不要着急,可耐心等待宝宝的脐带自行脱落。

  护理脐带时,爸爸妈妈可以把尿纸布的前片放在宝宝的肚脐下方的位置,就是说,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刺激或弄湿脐带的残余部分。当爸爸妈妈更换好宝宝的尿纸布后,用干净的药棉来蘸酒精擦净脐带即可。宝宝的脐带一定要自然脱落,爸爸妈妈不要心急用手指去拉、去挖,这样反倒容易造成感染。

  当宝宝的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此后,爸爸妈妈就要留心观察了,看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继续用75%的酒精棉签,继续轻拭宝宝的脐带根部就可以了。

  爸爸妈妈不可忽视宝宝脐带周围出血,变红,渗出物,肿胀,发炎或臭气等现象。这些都是宝宝脐部可能已经感染的迹象。

脐部会出现哪些小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静静等待ta (楼主)
3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2-15 10:59


  脐炎

  宝宝得脐炎,是新生儿脐部疾病中最常见的。判断宝宝得了脐炎,爸爸妈妈可以从外观上看,起初宝宝脐部与周围组织有发红肿胀,肚脐中间发红、潮湿,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闻起来有臭味。患急性脐炎的宝宝,还常伴有厌食、呕吐、发热等表现。

  感染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是导致新生儿脐炎的主要原因,细菌还可以通过肚脐这个门户进入血液,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如何护理?

  护理得脐炎的宝宝,脐部的清洁最重要。首先,妈妈可用消毒过的棉签,蘸75%的酒精或是5%的聚维酮碘,每天早晚两次在宝宝脐部周围擦拭,如果情况严重,也可以在中午给宝宝加涂一次。

  消毒时,妈妈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把宝宝的脐孔张开,右手用蘸有药水的棉签自内向外螺旋形的把药水涂在宝宝脐部,范围大概是直径约3厘米的圆圈。脐部消毒之后,妈妈再用干净的纱布把宝宝裸露的脐部盖起来,防止感染。

  如果宝宝脐部感染的状况还在持续,建议妈妈带宝宝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检查一下宝宝的肚脐是否和膀胱或直肠相连了。

脐肉芽肿
  脐肉芽肿是宝宝的脐炎长期未治愈的结果。也可能是,爸爸妈妈在宝宝的脐部误用了爽身粉、脐带粉、滑石粉等,由于这些异物的刺激而导致的。脐肉芽肿非常容易造成进一步严重的感染,是需立即就医处理的脐部疾病。

  判断宝宝得了脐肉芽肿,爸爸妈妈可以从外观上看。宝宝脐带脱落后,肚脐中间出现了一个凸起的粉红色肉芽。这个脐肉芽肿,也可能引起流脓、出血等症状。用手指碰到芽肿时,可是很疼的,宝宝往往会哇哇大哭。

  如何治疗?

  当宝宝出现脐肉芽肿时,妈妈应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在肉芽还比较小的时候,医生会用硝酸银溶液对肉芽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很快就可以痊愈了。但是肉芽长得比较大的话,就需要医生做个切除的小手术了。

脐疝气

  脐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宝宝的常见病。脐疝气的发生,是由于宝宝的肚脐没有很好地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宝宝肚脐的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一般来说,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机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宝宝更容易得脐疝气。

  判断宝宝得了脐疝气,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首先,宝宝脐疝气鼓出的这个包包摸上去非常柔软。看上去外表呈一球形或半球形,像核桃大小的肿物。其次,宝宝哭闹得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疝气也就鼓得更大更明显,安静时或卧床时可消失。

  如果宝宝脐疝气鼓起的小包包在5厘米以下,那么家长不用特别担心。脐疝气可随宝宝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的加强而自然痊愈,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约有80%的宝宝会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

  但是,宝宝在2岁后仍有脐疝气的话,妈妈就应格外注意了,需请医生诊治了。  

  

点击查看全文
静静等待ta (楼主)
4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2-15 11:01



  如何治疗?

  当宝宝出现脐肉芽肿时,妈妈应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在肉芽还比较小的时候,医生会用硝酸银溶液对肉芽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很快就可以痊愈了。但是肉芽长得比较大的话,就需要医生做个切除的小手术了。

脐疝气

  脐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宝宝的常见病。脐疝气的发生,是由于宝宝的肚脐没有很好地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宝宝肚脐的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一般来说,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机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宝宝更容易得脐疝气。

  判断宝宝得了脐疝气,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首先,宝宝脐疝气鼓出的这个包包摸上去非常柔软。看上去外表呈一球形或半球形,像核桃大小的肿物。其次,宝宝哭闹得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疝气也就鼓得更大更明显,安静时或卧床时可消失。

  如果宝宝脐疝气鼓起的小包包在5厘米以下,那么家长不用特别担心。脐疝气可随宝宝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的加强而自然痊愈,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约有80%的宝宝会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

  但是,宝宝在2岁后仍有脐疝气的话,妈妈就应格外注意了,需请医生诊治了。  

  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在宝宝的脐疝气按压后可以复位。但是,当脐疝被卡在脐部较长时间后就有可能发生了嵌顿,无法用手送回。这样的情况需紧急就医处理。因为肠壁受压,血液流通不畅,就有肠缺血坏死的危险。

  脐疝气可通过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法来治疗。非手术治疗则常用粘膏法,或用胶布、硬币压紧脐部来阻止疝膨出。但是硬币很容易把宝宝娇嫩的皮肤弄伤,并不推荐采用。而手术治疗是将疝囊切除,同时做腹壁的修补。有的妈妈会觉得宝宝手术后的肚脐形状难看,这样也可以请医生给宝宝做个肚脐整形手术。这个手术很简单,通常2~3天即可痊愈


点击查看全文
静静等待ta (楼主)
5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2-15 11:02

 
脐部护理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脐带未脱落之前,此时,脐带残端是一个创面。要保证脐部干燥,尿布不可遮盖脐部,以免尿湿污染;还要经常检查是否有红肿、渗出。可用75%酒精擦拭脐带残端和脐轮周围。



第二阶段是脐带脱落之后,此时仍会有少量分泌物,需每日用75%酒精棉棒擦拭3次左右,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



如有结痂,更应加以关注和清洁处理结痂下的渗出物或浓性分泌物,不要用龙胆紫处理,以免掩盖症状,延误治疗。当脐炎伴有精神弱、吃奶差、发烧等全身症状,必须及时就医。





引起脐部发炎的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宝宝得了脐炎后,一是病情发展快。初起时脐带根部发红,脐窝湿润、流水,随后很快脐周围皮肤出现红肿,脐窝流出带臭味的浆液脓性分泌物。二是易引发败血症。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缺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如不及时治疗,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细菌及其毒素极易从脐血管的断口处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会很快地由菌血症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预防孩子脐炎,关键是做到:勤给孩子换消过毒的尿布,并防止粪便尿液污染,不要让尿布覆盖住脐部,以免厌氧菌生长繁殖。卧室创造一个洁净的环境,所用的床上物品、内裤、毛巾及婴儿尿布等,以抗菌织物制成的为好。 宝宝得了脐炎后,炎症轻者可用3%双氧水冲洗局部,洗净后涂络合碘;或用增效联磺片研成细末,撒在肚脐上,并注意保持局部干燥。如果形成脓肿者,需及时切开引流换药。若变为慢性肉芽肿者,使用10%硝酸银,或硝酸银棒给予局部烧灼,肉芽较大应手术切除。一旦孩子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则需尽快住院治疗,选准抗生素,足程足量,以控制病情发展,及早治愈。


 新生儿的脐带被结扎、切断,脐带残端最后干燥、脱落,仅留一皮肤凹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肚脐。年轻的家长切莫轻视这小小的肚脐,若出现问题护理不当,可酿成大患。新生儿肚脐流水是其脐部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造成新生儿肚脐流水,甚至流血的常见原因有:





  1、脐茸 脐茸实际上是脐部粘膜的残留物,这是肚脐流水比较多的原因之一,脐茸的外观很像一块粉红肉,位于肚脐中央,分泌物较多,护理时不注意碰之会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因此,对于新生儿的脐茸应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2、脐肉芽肿 是指由于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的刺激形成的息肉样小肉芽肿。表现为脐部有樱红色肿物,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组织,有浓、血性分泌物,污染衣裤,经久不愈。对于这种脐肉芽肿可去医院,用10%的硝酸盐腐蚀或用消毒剪剪除过多的肉芽组织,同时还必须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大部分病儿可很快地痊愈。





  3、脐湿疹 婴幼儿患湿疹的较多,然而,有的孩子湿疹偏偏长在脐部,表现为肚脐内或周围常有小的红丘疹或皮肤糜烂,分泌物时多时少。由于痉痒常引起脐周围抓痕,对于这种脐湿疹可用映喃西林溶液清洗湿疹处,然后再涂以40%的氧化锌油盲,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点击查看全文
静静等待ta (楼主)
6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2-15 11:02




  4、脐出血 脐带脱落后的1—1个月内,新生儿若用力咳嗽、哭闹使腹内压升高时,脐残留端内血管会有少许开放,出现少量渗血。其原因是,断脐后脐带内的血管仅为功能上的关闭,从解剖上讲仍未关闭,是一个潜在的通道。一旦孩子腹压升高,脐部就会有少量出血,表现为新生儿的衣服上的少许咖啡色或鲜红色的血迹。此时家长不必惊慌,先用75%酒精轻轻地擦去脐部的血迹,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切不可用末消毒的水或布条来擦洗或填塞肚脐眼来止血,以免造成脐部感染。





  5、脐炎 凹陷的脐部是个阴暗的角落,极易积水积污,且不易干燥,加上此处温度适宜,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再则断脐后的脐残端还未完全闭合,无皮肤覆盖,若脐部护理不当,细菌就可以在脐部大量地生长繁殖而引起脐炎。初期表现为脐带根部或脐带脱落后的创面发红,有白脓性分泌物,进一步脐周皮肤红肿。细菌甚至可通过解剖上尚未闭合的潜在通道脐血管进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故小儿脐炎必须及时处理。首先要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卫生和干燥,干万不要在脐部澈些未经消毒的药粉或石灰等。可用无菌棉签蘸75%酒精擦洗脐残留部或脐窝凹陷处的分泌物,然后涂上1%的龙胆紫或25%碘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新生儿脐炎可轻可重,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为好。





  6、脐尿管瘘 若自新生儿期起,婴儿脐部始终有少量液体漏出、并刺激脐周皮肤引起局部皮炎,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脐尿管瘘。这条瘘管下接膀恍,上端开口在肚脐,膀胀有尿就通过此管从脐流出,故流出的液体,实际上就是尿,有时可嗅到尿昧。此症一旦确诊就非手术不可。





因此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通常在出生后(或出院后),父母要用消毒棉签蘸上消毒用的碘酊(或碘氟)涂在孩子的脐带残端或脐根部创面上,每天涂3~4次。如果使用2%的碘酊,涂后一定要用75%消毒酒精将浓碘酊再擦掉,否则容易造成脐周围正常皮肤烧伤。但如果单用酒精消毒则效果不好。如果脐部已经结痂,则应该用碘酒棉签彻底消毒,必要时可以用手捏住脐部两侧,轻轻挤压结痂部位,或用手指将脐部结痂撑开,以检查是否有痂下积脓。一旦发现痂下积脓,则应使用2%碘酊和75%酒精反复多次消毒。





  如果发现脐周皮肤红肿,或孩子伴有发热、吃奶不香、精神不好,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点击查看全文
7
七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2-15 11:48

小宝好可爱啊

点击查看全文
8
三级宝宝 | 发表于 2009-12-15 13:03

我家宝宝现在已经第46天了,可是脐带一直就没掉,每天棉签蘸酒精消毒两次,挺干巴的。到了好几个医院医生都说继续消毒,我做妈妈的特别担心,请问有没有像我家宝宝的脐带掉这么晚的啊?老掉不了太担心了。对宝宝会有影响吗?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热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