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本来想休息休息的。工作了一个星期,就这一两天能有点自己的时间。吃早饭的时候儿子就让我带他去上学,平时他妈妈带他去我也没怎么操心,今天小家伙铁了心让我带他。为了孩子的教育,我当然义不容辞了。 周六人还是这么多,路上堵车堵了半个小时,幸好我早出来一会,正好赶到9点到秦汉胡同,不然晚了的话老师不说什么,耽误老师的时间还是不好的。想想现在的老师工资低待遇也不算好,确实算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国家虽然一次次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是毕竟治标不治本。还有就是现在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碰到娇生惯养的老师还打不得骂不得,出现一点问题回头还怪到老师头上。所以都要理解理解老师。何况国家未来靠的就是教育,随着国家慢慢强大,相信老师的待遇会越来越好。 孩子跟着老师上课去了,我反正闲着没事就坐在外面听老师讲了一会少儿国学。今天上的是《三字经》。我听到一段感觉特别好。“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一段也算是经典中的经典了,特别是“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这两句。只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享受而不给孩子好好的教育,这就是父亲的过错。这一句几千年前的话放到现在几乎还是真理。父母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一定的,但是精神上的需求,人生未来技能和品行的塑造毫无疑问是更重要的,可惜的是纸上谈兵永远不能解决问题。现在还是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物质享受。就拿我自己来说,平时只注重工作,不工作的时候想着休息想着找朋友聊天聚会。还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咿呀学语的幼儿,殊不知一转眼孩子都已经知道是非善恶了,幸好我现在还能意识到重要性。要是待到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形成,想改变该有多难啊。至于“玉不琢,不成器”也不是简简单单说如何打雕玉器,现在这句话是如何构建一个人思想和培养一个人才能。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是“好钢也要用到刀刃上”。天才也要从小接收教育和知识才一步步变成天才的。 下课后我专门和老师聊了一会,《三字经》作为国学经典之一,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比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可能不是从三字经上看到的,这种尊老的思想确实《三字经》实实在在传授给人们的。少儿国学不仅仅是传授孩子知识,对培养孩子的情操也是大有好处啊。 |
hutong001
(楼主)
|
5
楼
三级宝宝
|
点击查看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