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怀上宝宝
[孕期保健]

[继续科普帖]关于辐射的大小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楼主: firefly_xy
发表于 2013-1-5 18:48 |举报
181510194 楼主
谢赞,祝宝宝快乐家庭幸福!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常常看到有准妈妈说从哪儿哪儿听说了电吹风、插线板的辐射很大。

又有哪个机构做了什么测试,给出了什么辐射大小排行榜。
那么,是不是真的辐射大对人体的影响就大呢。
今天,我就来讲讲关于辐射的评价问题。(本文需要具有高中物理基础,不懂得可以直接跳过中间看结论)

首先,说一下辐射的概念。大家习惯上喜欢把日常接触的辐射分为电磁辐射和核辐射,这其实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分类。
不过人们日常生活能够理解,所以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从科学上说辐射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包括各种有能量的实物粒子(如电子、阿尔法粒子、中子等)以及光子。
电子、阿尔法粒子、中子这些平时接触不到,所以下面我主要说光子。
光子其实就是电磁波,因为它本身就具有波粒二象性(高中物理有讲)。
既然是波,它就存在两个重要的参数,即频率和振幅(即强度)。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外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下面的图就给出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png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通常所说的电磁辐射其实只是频率小于红外线的电磁辐射。

讲完了辐射的概念,就可以说说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问题。
如何理解波粒二象性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电磁波就像一个没有重量的能量球,在没碰到东西之前,它就蹦蹦跳跳地往前走,它蹦的高度就是振幅,每秒钟蹦的次数就是频率,这就是波的特性。但是一旦碰到了东西,这个能量球就变成了一个橡皮球,要么被弹开,要么粉身碎骨变成更多的小球,这就是粒子性的表现。
电磁波作为波以频率和振幅表示,作为粒子则以光子能量和强度表示。光子的能量就相当于橡皮球碰上地板时候的动能,强度则表示有多少个橡皮球。单个光子能量和电磁波频率是成正比的,而光子的强度则表现为电磁波的振幅。

讲完了和辐射有关的几个重要参数,再来说说辐射和人体的作用。
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基础是分子。分子又是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化学键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个猴皮筋。
虽然人体整个看起来是完整的,但是从微观角度看,分子之间是存在很大的缝隙的。所以,当辐射到达人体的时候,一部分会以波的形式从分子间的缝隙穿过,而另一部分则会以粒子的形式与分子发生碰撞。
以波的形式穿过的部分,由于其电磁场的作用,会引起体内的极性分子(关于极性分子的概念可以度娘)跟着发生方向的改变。即电磁感应效应。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细胞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和复制,所以对人体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而以粒子形式与分子发生碰撞的部分则分为两种情况。碰撞主要是与原子核外的电子进行,而核外电子的变动就是影响化学键。形象一点的描述就是,分子是一个由猴皮筋把几个小球串在一起,而辐射就是一个小球来撞这个猴皮筋。
当小球的能量比较小(即光子能量小)的时候,猴皮筋会振动,从而导致它拴着的小球跟着一起振动,即分子振动。
由于猴皮筋会自我恢复,所以只要单个小球打不断猴皮筋,再多的小球也不会把猴皮筋打断。
也就是说,只要辐射频率(也就是单个光子的能量)达不到打断分子化学键的门槛,不管辐射有多大,辐射也最多只会导致分子振动。分子振动会产生热。这就是辐射的热效应。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细胞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和复制,所以对人体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而当小球的能量非常大的时候,单个小球就会把猴皮筋打断,即分子断裂。在人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分子在控制着细胞的复制,那就是DNA分子。DNA分子保证了细胞复制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复制。而如果被辐射打断的分子刚好是DNA分子的时候,细胞复制的基础就发生了改变,这时候要么细胞不能正常复制,要么复制出了变异的细胞(即癌细胞)。这就是辐射的基因效应。也就是说,只要辐射频率(也就是单个光子的能量)达到了打断分子化学键的门槛,不管辐射有多小,也可能导致细胞变异或死亡。当然,细胞和猴皮筋还是有一定差异的,细胞是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猴皮筋则不会。所以虽然小量的高能辐射有可能导致细胞变异或死亡,但是只要在细胞的自我修复范围内,对身体也不会有影响的。

当电磁波频率很低,小于微波的时候,由于光子能量很低,不足以破坏分子的化学键,甚至分子的振动都很小,因此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电磁感应效应。日常电器,包括电脑、电吹风、电磁炉、插线板的辐射都属于这个范围。
当电磁波频率适中,位于微波到紫外线之间时,光子能量能够引起较大的分子振动,而又不会引起化学键断裂,因此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热效应。可见光(太阳光)正是位于这个频率区间,所以晒太阳能让我们感到温暖。只要没有产生烧焦的现象,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当电磁波频率更高,达到紫外线或X射线和伽马射线时,光子能量足够引起分子断裂,就有可能引起癌变甚至是遗传疾病了。当然癌变的概率是和辐射的量有很大关系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辐射的大小不是评价辐射对人体影响的关键指标,主要要看辐射的频率。
2、日常电器,包括电脑、电吹风、电磁炉、插线板的辐射,都是低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电磁感应效应。对人体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3、微波、可见光、手机等辐射属于中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热效应。只要没有产生烧焦的现象,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4、紫外线或X射线和伽马射线能量较高,能够引起分子断裂,有可能引起癌变甚至是遗传疾病,应该加以注意。(但也不要谈虎色变,和辐射量也有关系的。)
点击查看全文
21
七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17:08
这么说日常生活里的电器都应该没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22
爱心妈妈1
十三级宝宝 | 备孕中 | 发表于 2013-1-6 17:16
好纠结,头发现在到底要不要吹呀!!!!em29
点击查看全文
23
十三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17:42
em25em25em25em25em25
点击查看全文
24
十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19:24

firefly_xy 发表于 2013-1-5 22:31 关于你这个问题,我给你转一份资料看看。 对这个问题最大规模的调查来自于2005年6月份发表在《英国医学 ...

 


我找到了原文,数据说的不是很清楚,尤其“这些高压线要为5名儿童的命运负责”中的5名的数据没有说清楚,究竟是这5名是比不居住在高压线附近儿童多出来的患病人数,还是居住在高压线附近并患有白血病儿童的实际人数?这种列举数字的方式很难接受……


 


辐射是啥呢?课本告诉我们,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产生辐射。不幸的是,至今人们还没有发现任何等于或者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所以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辐射。无比虚空的宇宙够冷了吧?大爆炸的热度“消散”了百亿年之后,至今还有2.7K,也就是高于绝对零度2.7摄氏度。 当然,辐射跟辐射不一样,就其与健康的关系来说,有些辐射威力大,能使原子电离,称为电离辐射,比如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玛射线还有X光。别小看这能让原子电离的本事。由于生物体是由无数原子构成的,生物体的各种复杂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原子层面的稳定,这些电离辐射可以直接杀灭或损伤细胞,或者改变了DNA的结构,造成遗传上的影响,对人体的危害是显著的,我们需要关注接受的剂量并加以防护。除此之外的辐射都是非电离辐射,从红外线、可见光到各种无线电波。这些非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上最显著的效应就是加热,烤箱主要利用的红外辐射,而微波炉则是微波辐射,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他们烧熟就好。 人们认识到辐射的威力,并且特别在意不过是百十年内的事。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次年,就有医生发现有销售X射线仪器的商人出现了脱发和皮炎,怀疑与X射线有关。更著名的居里夫人,她同丈夫发现的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给她带来了无比的名声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终生的伤害。由于缺乏防护意识,居里夫人在工作中遭受了大量的电离辐射,最终结束她生命的严重贫血据信可能与之有关。此后,原子弹的出现成为全世界人民几十年挥之不去的噩梦,谈核色变的人们捎带把“辐射”一起列入敏感词名单了。然而,长久以来,辐射危害只是跟医院的X光机或是核电站这些“强力部门”有关,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会有可能出现大量的电离辐射。对于非电离辐射,除了防护一下紫外线,别晒太多太阳,别拿紫外灯当日光灯使,一向不是人们担心的问题。 孕妇需要防辐射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1988年6月出版的《美国工业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上,来自一家名叫Kaiser Permanente的非营利医疗组织的三位医生发表了一篇名为《孕期女性使用视屏终端与流产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概率的关系》的文章[1]。所谓视屏终端(VDT video display terminal)就是各种电脑和电视屏幕。这三位医生在1981-1982年间统计了1583名来自美国北加州的孕妇的情况,发现在怀孕头三个月每周使用VDT超过20小时的孕妇的流产率比不接触VDT的孕妇高。这个研究成果在今天已经演化成了许多版本,出现在各种“防辐射服”的产品宣传里。但是这些宣传材料无一例外的自动忽略了原文作者的一句话:“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VDT产生的非电离辐射与流产率提高之间有直接联系,较差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作压力也是可能的因素。” 迄今为止有关VDT和孕妇的最为广泛引用的大规模研究发表于1991年3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nal of Medicine)上[2]。以特蕾莎•施奈尔(Teresa Schnorr)为首的科学家对2430名女接线员进行了四年的跟踪,这些女性一半工作在显示器前,一半不在。在这四年里,有730人出现了882次怀孕。科学家们发现,与不工作在显示器前的女性相比,与显示器打交道的女性接收到了较多的频率为15KHz的甚低频辐射,而其他辐射的情况则没有区别。最终的结果是在显示器前工作和不在显示器前工作的两组妇女在流产率上没有明显的不同;不管妇女每周在显示器前工作多少小时,甚至整个孕期都这样工作,调查研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恐慌,来自对科学话语的误解科学家们的关注并没有到此结束。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前辈相比,当下的人类接触人工非电离辐射的机会大了很多,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确实有一些研究发现了一些非电离辐射与某些疾病的发病之间存在了一定的联系,其中最著名的研究莫过于输电线路产生的低频辐射与儿童白血病关系的研究,由此在大众媒体中掀起的波澜至今仍在社会上产生着影响。 对这个问题最大规模的调查来自于2005年6月份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个研究[4]。在这个研究中,牛津大学儿童癌症研究组的杰拉德•德拉珀(Gerald Draper)等人通过对1962年至1995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9081个儿童(0-14岁)癌症病例进行统计发现,生活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的儿童患上急性白血病的概率更高。高多少呢?德拉珀在文中做了这样的计算——以2003年的数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有970万名儿童,其中有8万名生活在距离高压线200米以内的住宅里,有32万名生活在距离高压线200-600米范围内的住宅里。以当时发病率进行计算,这近千万孩子中大约有400名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果高压线的低频电磁辐射的确能造成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话,那么这些高压线要为5名儿童的命运负责。 首先,你没看错,是5人。其次,别忘了那个前提——“如果”。作者在文中明确提醒大家他们的研究结果不能做出这些辐射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事实上某种疾病的发生与太多的因素相关,而流行病学调查又很难理清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就高压线与白血病之间联系的研究而言,有人就推测,可能是高压线附近社区的房价较低,因而其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较低,于是与收入水平相关的生活因素导致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的轻微升高。 即便如此,这个结果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相关”的,但实际也不过增加了九百七十万分之五的发病率。所以你明白科学论文中的话语体系与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体系之间存在多么巨大的鸿沟了吧。 与此类似的还有手机,由于有研究发现使用手机与脑瘤之间存在“轻微的联系”,于是将其列入了“可能的致癌因素”名单。这个消息在大众媒体上传播之后着实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可是当我们回头看那个“可能的致癌因素”的官方解释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与之同列的还有咖啡和泡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这些统计出来的微弱相关性,也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与之结论相反的研究也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其他日常非电离辐射没有发现能有影响身体健康的证据。 天然辐射“防不胜防”,也无须去防与美国的情况相比,我国女性的生活中充满各种VDT还要晚十多年,然而我们的辐射恐惧症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防辐射的秘籍充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比如著名的仙人球吸收辐射说,让这种浑身是刺儿的植物成了办公室里最常见的盆栽,但其实毫无用处。还有众多的防辐射食谱,同样没有科学依据。讽刺的是,传言是防辐射食品的香蕉非但不能减少你接受的电脑发出的非电离辐射,反而会微量的增加身体的电离辐射。 何以至此?前面我们说过,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辐射,除了可见光、红外线这些温柔的家伙,电离辐射也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各种天然放射性物质和宇宙射线带给地球人每年大约是1-3个毫西弗的辐射剂量,相当于做十几次胸片的辐射剂量。食物中也有放射性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钾。学中学化学时,我们近似使用的钾原子量是39,这是因为自然界存在最多的钾原子是钾39。除此之外,钾还有众多的同位素,其中不乏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比如钾40。一个人身体里大约有30毫克的钾40,而每吃一根香蕉,体内将增加0.05毫克钾40[6]。如果你每天吃三根香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的话,它差不多将会给你带来每年0.0004毫西弗的辐射剂量,大约相当于生活在燃煤火力发电厂附近,由于放射性煤烟带来的辐射。当然了,吃香蕉带来的辐射增量相比本底辐射是极其微小的,并不用担心。 为了照顾那些只看开头和结尾的读者,我在这里总结陈词一下。用科学的话语体系,总结是: 1、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的提高,也不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 2、只有很微弱的证据表明某些日常非电离辐射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相关,但无法证明其因果关系; 3、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定量的天然电离辐射,但剂量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无需恐慌。 如果换成日常的话语体系,结论只有一句话: 防辐射服是个坑爹玩意儿,大家还是把钱花在其他地方吧。

点击查看全文
25
三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21:06
看了这个,放心 了
点击查看全文
26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21:19 | 来自WAP
我最喜欢科普帖。
点击查看全文
firefly_xy (楼主)
27
爱心妈妈1
天使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21:23
SHUAN宝宝 发表于 2013-1-6 13:32
<br/>本帖最后由 SHUAN宝宝 于 2013-1-6 13:33 编辑 电烤炉属于哪类?会发热,会发光……这个冬天我天天烤,不 ...
<br/><br/>一般用电器都是低频辐射。除了手机,无线路由等专门用于发射信号的设备属于微波段。
<br/>紫外灯属于紫外线。
<br/>除此之外,日常家用电器的辐射频率不会超过紫外线。
点击查看全文
firefly_xy (楼主)
28
爱心妈妈1
天使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21:25
土龙虾 发表于 2013-1-6 14:15
<br/>请教一个问题:
<br/>每天睡觉我都会把手机放在离身体1米外的地方,如果我偷懒把他放在枕头下,第二天保准脑袋就 ...
<br/><br/>这个问题我真没法回答,因为你自己说了不是心理问题了。
<br/>因为也没有看到有其他类似情况。
<br/>我和我老婆手机都是放枕头下的,从来没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firefly_xy (楼主)
29
爱心妈妈1
天使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21:26
土龙虾 发表于 2013-1-6 14:15
<br/>请教一个问题:
<br/>每天睡觉我都会把手机放在离身体1米外的地方,如果我偷懒把他放在枕头下,第二天保准脑袋就 ...
<br/><br/>这个问题我真没法回答,因为你自己说了不是心理问题了。
<br/>因为也没有看到有其他类似情况。
<br/>我和我老婆手机都是放枕头下的,从来没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firefly_xy (楼主)
30
爱心妈妈1
天使宝宝 | 发表于 2013-1-6 21:27
荷包蛋蛋_ 发表于 2013-1-6 15:08
<br/>四维彩超确实辐射大吗?对宝宝有危害吗
<br/><br/>这是超声,不是辐射,我不懂哦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热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