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播种知道
发新帖
[孕期保健]

车辆噪音对胎儿的影响

查看: 5922|回复: 3
发表于 2008-5-15 18:46 |举报
59223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我是一个准妈妈,怀孕八个月了,我经营了一个专卖店在路边,每天路上的车辆都很多,我一直担心车辆的噪音对宝宝的影响.不知噪音对胎宝宝的影响有多大?非常担心宝宝的发育情况.
点击查看全文
2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5-15 18:51
噪音对胎儿的影响如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严重的噪音会影响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那些曾经接受过85分贝以上(重型卡车声响是90分贝)强噪音干扰的胎儿,在出生前听觉的敏锐度已受损。
  一些科学家研究指出,构成胎儿部分内耳的耳蜗从妊娠第20周起开始成长发育,其成熟过程在婴儿出生30多天时间时仍在继续进行。由于胎儿的内耳耳蜗正处于成长阶段,极易遭受低频率噪声的损害,外环境中的低频率声音可传入子宫,并影响胎儿。胎儿内耳受到噪音的刺激,能使脑的部分区域受损,并严重影响智力的发育。
  噪音还能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从而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你工作环境的噪音应该在85分贝以下,如果孕妇长期处在高于85分贝的环境中,很容易影响情绪,可以和领导协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给予一定的照顾,换到远离噪音的环境工作。


关于噪音对胎儿影响,保教授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对胎儿听力方面造成的危害。她说,曾经有过一种误区,认为胎儿接受噪音的影响是通过母亲的听觉系统传播的,所以似乎只要母亲使用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就对胎儿的听觉系统也起到保护作用,事实上,胎儿接受的噪音是通过母亲腹壁传播的,孕妇腹部暴露于强噪声时,就会使胎儿也暴露于强噪声。虽然母体腹壁的各种组织,子宫、羊水以及其他组织结构,对胎儿听力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尤其对于低频的声音,几乎没有减弱功能,这时,就相当于胎儿的听觉系统直接同强噪声接触。胎儿由于耳蜗及其他结构尚未达到结构和功能上的成熟,所以其听力系统对噪声的损伤非常敏感。加拿大近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曾经接受过超过85分贝以上强噪声影响的胎儿,在出生前就已经丧失了听觉敏锐度,这种影响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还会更加严重。
  此外,孕期接触了高强噪声,还可能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低出生体重。目前还有相关研究认为,胎儿内耳受到噪声刺激,会使脑的部分区域受损,并严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出生后婴儿或儿童智力低下。但婴儿或儿童智力低下是否与胎儿听力受损以及母亲孕期接触强噪声有直接关系,保教授认为还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至于噪音是否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尤其是形体上的畸变,国内外目前也还没有权威的定论。
  噪音形成的危害相对而言是潜在而且是慢性的,常常被人们不经意间就忽略掉,但一旦造成严重后果是很难挽回的,所以专家呼吁孕妇一定要保持警惕。对于孕妇而言,惟一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就是避免接触高强噪声(85分贝是安全阈值的上限)。要避免在噪声强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环境中从事工作;平常看电视、听音响要保证音强的适度;要有意识地避开歌舞厅、建筑工地等噪声强度大的场所;过年时最好同震耳的、持续的鞭炮声保持远距离;使用的胎教音乐也要符合频率、音强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保护胎儿的健康发育。
  另一方面,还要防止由于过度警惕而情绪紧张的倾向。一位准妈妈在相关的网络论坛上提问,说她怀孕6个月时,一次开会,坐在音响附近,当时歌曲声音放得很响,大概持续了四五分钟左右,这种情况会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面对这类问题,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短时期的强噪声接触一般是不会造成明显伤害的,希望当事者不必过分紧张,保持良好的、平和的心态,但同时也要注意,尽量减少接触强噪音,为自己和胎儿创建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保证母婴的身心健康。



3 噪声是影响环境的大敌,直接损伤听力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随着环境医学对噪声危害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它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健康危害。

伤眼科学家发现,噪声能使人对光的敏感性降低。实验表明,当噪声强度在90分贝时,2/5的人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当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几乎所有人的眼球对光的适应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容易出现视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现象。

伤心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可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机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科研人员还发现,在工作场所接触噪声和夜间接触交通噪声,均可使人体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这对心脏极为不利。

致癌研究表明,噪声会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麻痹状态。美国西雅图肿瘤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有关噪声致癌的动物试验。他们把试验用大白鼠分成两组:一组在无噪声干扰环境中饲养,另一组于噪声环境中饲养。3个月后发现,不受噪声干扰的白鼠患癌率仅为7%,而持续受噪声干扰的白鼠患癌率高达60%。专家又对白鼠进行癌细胞接种试验,3个月后发现,不受噪声干扰的白鼠癌细胞转移率为30%,而受噪声干扰的白鼠癌细胞转移率高达100%。

损害智力医学研究发现,生活性噪声会对婴儿产生永久性的智力影响。专家认为,刚刚脱离母腹的婴儿突然来到充满各种嘈杂声音的世界会感到不适应,即使不太大的突然响动都会使小生命惊颤。

为了防止噪声带来的危害,专家提出以下措施:

●减噪最根本的防噪措施是将发声体改造成不发声体,或是利用声学方法减弱噪声,比如利用吸声材料、结构来吸收噪声;利用隔声材料或隔音罩将声源与人体阻断开来;利用消声器来减少空气对噪声的传播。

●调声即严格控制家用电器和其他发声器材的音量和发声时间。

●调整饮食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因噪声导致的体内维生素损失,提高人体对噪声的耐受力。
点击查看全文
3
一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5-15 20:58
严重的噪音会影响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那些曾经接受过85分贝以上(重型卡车声响是90分贝)强噪音干扰的胎儿,在出生前听觉的敏锐度已受损。一些科学家研究指出,构成胎儿部分内耳的耳蜗从妊娠第20周起开始成长发育,其成熟过程在婴儿出生30多天时间时仍在继续进行。由于胎儿的内耳耳蜗正处于成长阶段,极易遭受低频率噪声的损害,外环境中的低频率声音可传入子宫,并影响胎儿。胎儿内耳受到噪音的刺激,能使脑的部分区域受损,并严重影响智力的发育。
噪音还能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从而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如果孕妇长期处在噪音较大环境中也容易影响情绪,建议你最好远离噪音的环境工作。

什么样的声音称为噪声

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 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 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 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

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危害大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 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 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 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4.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5.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 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 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6.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女性受噪声的威胁,还可以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等,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专家们曾在哈尔滨、北京和长春等7个地区经过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声不仅能使女工患噪声聋,且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有不良影响。另外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可致畸胎。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 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声。

7.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声所致。 专家研究已经证明,家庭室内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若在85分贝以上噪 声中生活,耳聋者可达5%。

8.噪声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 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 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 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所以驾驶员应避免立体场音响的噪声干扰,不然易造成行车事故。

室内噪声的主要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城市交通业日趋发达,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不看到,随着城乡车辆的增加,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的增多,机车和机动车辆的噪声已成了交通噪声的元凶,占城市噪声的75%。据统计表明,北京是世界有名的噪声污染城市。虽然城市车辆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 噪声程度却比日本高出1倍。特别是一些临街的建筑,受害极重。

2.工业机械噪声。这也是室内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 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声响。这些声 响,像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泵房都比较严 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体上所产生 的噪声。

3.城市建筑噪声。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筑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比如公共场所的商业噪声、餐厅、公共汽车、旅 客列车、人群集会、高音喇叭等。据统计,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占城市噪声的 14.4%。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声污染。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的发展,家庭中家用电器的噪声对人们的危害越来越大,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收录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近几年家庭卡拉 OK机广泛流行,有些人不顾他人的幸福,沉醉于自我的享受之中,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噪声的污染强度。


参考文献:HTTP://WWW.0-6.COM/
点击查看全文
4
二级宝宝 | 发表于 2008-5-21 12:29

最佳答案

我表妹怀女儿的时候在仓库管进出货,每天都很吵,BB出生后比较难带,爱哭闹,一岁后就很正常。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