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赴美生子
发新帖
[其他]

亲身经历谈谈国内和国外生产的不同

查看: 2253|回复: 1
发表于 2016-8-10 14:10 |举报
22531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我姓杨,是俩孩子的妈,我老公是位身高1米94的"6尺大汉",我自己也就1米63的个儿。 两个儿子出生时个儿都不小,都是8斤左右。怀第一个的时候还是九十年代初,去了产前学习班,知道生孩子是很痛的,练习了一阵呼吸减痛,也没有多听多想,根本不知道有硬膜外镇痛这回事儿。
产程的启动在大清早,以阵痛开始,启动前宫口已经开到了2厘米。因为是头胎,已经到来帮忙的母亲安慰我说:“慢慢来,慢慢来,得有十几个钟头呢,咱不着急。”
我们去了大学城里唯一一家医院,路上花了40分钟,一到医院大门就自动破水了,腹痛来势更猛了。我们被安顿在一个单间产房,每次宫缩痛得我死去活来,这真是一点不假。

在身边陪产的老公尽管束手无策,但对我的大喊大叫还是有些意见,口口声声说“我们要注意影响”,最后让我咬上块毛巾,坚决不让出声儿。宫缩每隔5到10分钟来一次,我还没缓过劲来,下一次又来了,真是没完没了搞得我筋疲力尽。老公说宫缩持续1分钟、间隔5分钟,而我感觉正相反。那会儿还有人让我参加生孩子教育片的摄制,可谁还有那份儿闲心呢?还好整个过程顺利,总共只花了四小时,可那个四小时是我一生中最长的四小时。

我没有侧切,但会阴有撕裂,缝了很多针。我转到病房就能下地走路了,当天就可以出院回家,可我总觉得刚生完孩子,一天医院都没有住,心里不踏实,到第二天才出的院。现在细想起来,还真没有必要:两个产妇合住一间,共用一个厕所和便器其实很不方便,因为大家都有会阴部的创口;记得便器上总有血迹,没有染上艾滋病也是万幸。
这就是我老大的出生经历了,实在是艰苦,很多妈妈都体会过,后面再说说我家美国出生的老二。

点击查看全文
CDDAbaby (楼主)
2
二级宝宝 | 发表于 2017-2-26 13:06
等到生老二时,他个头跟老大差不多。我吃过一次苦头,这次有思想准备了,产前特地了解了硬膜外无痛分娩,绝不再受二茬罪。产程还是在足月以后发动的,又是个大早上。知道第二胎进展快,我们三下五除二只花了20分钟就赶到了医院。记得当时手忙脚乱,连相机都忘带了。一进医院,马上打了硬膜外,下肢麻麻的什么感觉都没有了,连宫缩都没了感觉,还真是全无痛了。几个小时无所事事,大概是三个多小时后小孩就生出来了。记得那时早得连老公还可以去单位上班呢。


可是也有遗憾,我在第二产程的用力配合得不好,最后小孩的胎心不好了,上了产钳才出来的。后来问了做麻醉的亲戚,原来美国一些私营医院为了省事,会给高浓度的局麻药,结果产妇感觉不到宫缩,配合用力不好,最后不得不上产钳解决问题。我家老二头上就被产钳拽掉一小块头皮。这次也没做侧切,也是会阴缝了几针,也是第二天出的院。但产后恢复的时候得了霉菌性阴道炎,上了抗菌素,害得老二没满月就断了奶,比第一个少喂了一个多礼拜。可能是40多岁的缘故吧,体力完全恢复是一个月以后的事儿了。




 


 



对我来说,有无硬膜外的生产过程是绝对不一样的(对比太明显了),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是无可比拟的。如果要生老三,毫无疑问我还会再选无痛分娩,不过一定要选一家好医院。


 



高浓度局麻药进行分娩镇痛已经被证实会延长产程、增加产钳率。这是第二个例子,这种情况在美国私立的非教学医院比较普遍。值得庆幸的是中国避免了这一段弯路,大家都比较认同低浓度的配方,这种情形应该不多见。




 


 



我觉得麻醉剂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