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想要宝宝
123跳转
发新帖
[姐妹验方]

终于明白了:为啥双相体温也不一定排卵

查看: 207568|回复: 22
发表于 2011-8-17 11:05 |举报
20756822 楼主
谢赞,祝宝宝宫内健康成长!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正常情况下,卵巢内的卵泡随着月经的周期性变化而发育成熟,于月经周期的中期排出成熟的卵。排卵后,卵泡细胞迅速转化成黄体。黄体分泌一定的孕激素进入血液。孕激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上升。倘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很快萎缩退化,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基础体温随而降低,这就形成双相型体温曲线,因此是排卵的标志之一。   近几年发现,排卵和黄体形成虽互相关联,但却是两个独立的过程。简言之,有排卵,必有黄体形成,但有黄体形成却未必有卵子排出。换言之,卵子虽未排出,黄体仍可形成。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既然有黄体形成,就会分泌一定的孕激素,基础体温也就出现双相曲线。   


      上述情况虽不多见,但在无明显的其他不孕原因,而体温呈双相型的妇女中并不少见。此外,在服用克罗米酚促排卵和服用大量温补肾阳药物而未怀孕的妇女中也可见到。   


      疑有这种情况的妇女,必需在基础体温上升2—3天时作腹腔镜检查,察看卵巢表面有否因排卵而造成的小破口(称排卵孔),以确定是否存在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此外,还可以作超声扫描,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和排卵情况。   


      治疗方面,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处理,常用促性腺激素或性激素补充治疗,或用中药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治疗,均可收到一定疗效。



       在正常情况下,卵巢卵泡逐渐发育,经过无数次筛选,其中一个卵泡发育成为成熟卵泡,然后这个成熟卵泡经历排卵、黄体形成过程。把卵泡比作鸡蛋,排卵就好比鸡蛋的蛋壳破裂了,鸡蛋黄随着鸡蛋清流出来,剩下的鸡蛋壳慢慢地变成了黄体。所谓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就是卵泡未破裂、未排卵而直接形成了黄体。就像鸡蛋壳未破裂、鸡蛋黄未能流出,整个鸡蛋变成黄体一样。
      由于没有排卵,所以就不能怀孕。
      但由于有黄体形成,所以就有类似排卵的一些表现。如基础体温呈双相型、子宫颈粘液有周期性变化、黄体期孕激素水平升高、月经前子宫内膜呈分泌变化等。这些类似排卵的表现使得不孕原因很难查清。
      有什么办法能查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呢?腹腔镜和腹腔液中雌、孕激素测定可用于检查未破裂超连续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但较实用的诊断方法是B超动态观监测卵泡动态变化。在排卵前后,每天用B察卵泡情况,有卵泡成熟,但经连续监测却无卵泡突然消失或明显缩小、子宫直肠凹内无游离液体出现,表示无排卵。


      临床上,一部分患者以基础体温(BBT)双相、高血孕酮、子宫内膜呈分泌像为表现,酷似有正常排卵,但实际上此时只能说已有卵泡发育,并已黄素化,并不标志卵泡成熟、排出和受精。据临床观察,BBT 双相,生育期妇女正常、自然月经周期中,通过B超监测和血清激素水平测定,大约有13% -44% 的卵泡发育异常。而在BBT双相不孕症中。卵泡发育异常和排卵缺陷的在83% 左右。 因此可以说,BBT仅能反映是否排卵的一个侧面。不可作为排卵与否的唯一标准。单纯以基础体温双相就是正常的排卵指征、基础体温单相就是不排卵的指征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 B超观察卵泡发育、排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凡B 超在排卵期提示主卵泡消失,最大主卵泡直径 18-30毫米者,基本上符合正常排卵型,如宫颈黏液正常、无子宫内膜炎症、输卵管腔梗阻等特殊情况,就可正常受孕。而最大主卵泡直径15-18毫米,B 超提示排卵时主卵泡消失,属于小卵泡排卵周期,此类卵泡发育、卵子成熟、黄体功能均受影响,易导致不孕。卵泡如有正常的发育,其直径达到成熟标准,而且 BBT上升前卵泡生长曲线与正常周期相仿,但 BBT上升后卵泡继续增大,直径在 3 0毫米以上,于月经前缩小或消失,大多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型,即卵泡发育成熟后未破裂排出卵巢,当然天法实现精卵结合。BBT双相的另一种类型为小卵泡黄素化周期,BBT上井前后持续为小卵泡,直径<15毫米,实际属不成熟卵泡,仅可产生孕酮,根本不可能怀孕。 BBT为什么双相呢?原来,人体温度的平衡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控制全身代谢活动所维持的基础静息体温,而孕激素可刺激体温中枢,使温度上升。在上述的几种类型中,恰恰都是孕酮升高,这是由于体内的颗粒细胞黄素化,分泌了足以使BBT升高的孕酮,所以,BBT也就成为双相。在孕酮的影响下,子宫内膜也会出现内分泌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排卵假象。这时,如果进一步进行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雌二醇等检查,分辨出真假是不困难的。 对于卵泡发育不良者,一般可采用促排卵药物,常用的西药为克罗米芬,也可运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如果配用 中药 ,效果较为理想。一般来说,双相体温的不孕比单相体温的不孕治疗效果好。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小卵泡排卵周期和小如泡黄素化周期患者,可于月经周期第五天用促排卵胶囊(主要药物为熟地、仙灵脾、枸杞子、女贞子、山萸肉、鹿角霜、当归、炙黄芪等)加减,而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周期患者,则宜在排卵前期服用补肾填精、化瘀通络之品。

点击查看全文
joylyn (楼主)
2
十五级宝宝 | 备孕中 | 发表于 2011-8-17 11:13

挺打击的,之前一直抱有幻想是有排卵的,原来是这样。

点击查看全文
3
十五级宝宝 | 发表于 2011-8-17 13:01

我就卵泡黄素化,已经有半年了。

每个月的体温都很好,PLSZ也能测到强阳。可是卵泡就是排不出去。

点击查看全文
4
九级宝宝 | 发表于 2011-8-17 17:11

好贴,学习了。请问LZ促排卵胶囊是什么牌子的。em26 

点击查看全文
joylyn (楼主)
5
十五级宝宝 | 备孕中 | 发表于 2011-8-17 18:45

其实我也不懂那是什么,这个月我准备查激素和喝中药。

点击查看全文
joylyn (楼主)
6
十五级宝宝 | 备孕中 | 发表于 2011-9-24 09:24

[妇科] 【转贴】谈基础体温(BBT)测定及意义

本贴收到6朵鲜花

谈基础体温(BBT)测定及意义

基础体温(BBT)测定:

基础体温(BBT)的记录是测定卵巢功能的一种方法。

正常女性体内温度的平衡,是受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控制全身代谢活动来维持的。

卵巢周期性的分泌雌激素和黄体素,可在基础体温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对黄体素的作用非常敏感,当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

分泌黄体素并作用于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上升到一定水平,一般在37℃~37。2℃,并持续14天。

故黄体期较卵泡期的基础体温高,称作高温相。

而在排卵前(卵泡期)的基础体温仍维持在36.4℃~36.6℃之间,称作低温相。

排卵时基础体温突然下降,排卵后体温又急剧上升,

因此,有排卵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呈由低到高的“双相型”,但其高,低温差必须在0.5℃以上。

而无排卵性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为“单相型”,既在整个月经周期内无高温相期,体温波动在36.4℃~36.6℃之间。

但约有20%的单相周期,用其它方法又均证实是有排卵的。如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简称为LUFS)是不排卵的,

然而基础体温却呈双相型。故不能单凭基础体温确定是否排卵,更不能以BBT判定排卵时间,因为排卵既可发生在

低温相的最后三天,也可发生在高温相的最初三天。共有六天的可能。

BBT双相曲线,只能表示成熟的卵泡已经黄素化,提示卵巢有排卵和黄体形成,

因血中孕酮值达12.7nmol/L(4ng/ml)就有致热作用,故基础体温上升。

因而并不能认为“绝对”的发生了排卵,只要是孕酮升高,BBT也就成为双相。

因此BBT不具有完全准确的可*性。

基础体温除可诊断有无排卵时作为参考,还用于:

A:黄体功能不全的基础体温:1,高温相持续时间短于10天。

2,高温相虽可持续14天,但高,低温差<0.5℃。

3, 排卵后的高温相体温呈逐渐上升与逐渐下降。

B:诊断早孕: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20天以上者,可诊断早孕。

C: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月经期”基础体温仍不降低,且伴痛经者。可疑为此症。

成熟女性基础体温呈双相,一般认为表示有正常的排卵。

但不孕原因相当复杂,卵泡发育、排出、受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导致不孕。

有的人虽然呈现基础体温(BBT)双相、高血孕酮、子宫内膜分泌象,酷似正常排卵,

但实际上此时只能说已有卵泡发育,并已黄素化,并不标志卵泡成熟、排出和受精。

据临床观察,BBT双相者通过B超监测和血清激素水平测定,大约有13-44%的卵泡发育异常。

而在BBT双相不孕症中,卵泡发育异常和排卵缺陷者在83%左右。

因此,BBT双相不可作为排卵与否的唯一标准。

B超观测卵泡发育、排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般从月经周期第8天起,每天观察卵泡的数目和大小,

凡B超在排卵期提示主卵泡消失,最大主卵泡直径≥18毫米者,一般为正常排卵型。

如无炎症,无输卵管腔梗阻等特殊情况,可正常受孕。

而最大主卵泡直径15-18毫米,B超提示排卵时主卵泡消失,属于小卵泡排卵周期。

此类卵泡发育、成熟及黄体功能均受影响,易导致不孕。

卵泡发育正常,其直径18毫米以上,而且BBT上升前卵泡生长曲线与正常周期相仿,

但BBT上升后卵泡继续增大,直径超过30毫米,于月经前缩小或消失,大多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型。

即卵泡发育成熟后未排出卵巢,当然精卵无法结合。BBT双相的另一种类型为小卵泡黄素化周期,

BBT上升前后持续为小卵泡,直径<15毫米,仅可产生孕酮而不能怀孕。

上述的几种类型,恰恰都是孕酮升高,BBT也就成为双相。

在孕酮的影响下,子宫内膜也会出现内分泌象,从而出现一时的排卵假象。

如测定体内的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雌二醇等检查,就可以分辨出真假。 

  

如何综合监测排卵?

综合监测排卵的目的,在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受孕率。

综合监测排卵,可通过五项指标来实施,这五项指标包括:

1,基础体温(BBT)

2,宫颈评分(CS)

3,血浆雌激素E2

4,LH放射免疫测定

5,B超检查

a,BBT之优点是病人可以自我监测得到一个周期之曲线图,从而可根据此图型粗略地、

回顾性地判断有无卵泡发育,但易受多种因素干扰。

b,血浆E2、LH二者密切相关,二者预测排卵准确可*。

c,B超能直观地了解卵泡发育并能诊断排卵,特别对黄素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LUFS)能直接观察,

这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及的,但B超不能了解卵泡的内分泌情况。

d,宫颈评分(CS)预测排卵较为可*,一般CS能反映卵泡生长情况及分泌功能,而且CS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具有推广价值。

自月经干净后1~2天开始至基础体温上升后第4天,每天检查宫颈,于黄体期改为每周检查两次,

检查宫颈粘液量、性质、拉丝度及宫口开张程度,并做宫颈粘液涂片,于低倍镜下观察结晶型。 

e,于月经周期第23天(黄体中期)抽血测定孕激素(P)。若血P值不小于9.6纳摩/升,即可确定为有排卵。 

点击查看全文
joylyn (楼主)
7
十五级宝宝 | 备孕中 | 发表于 2011-9-24 09:25

我这个月又是这种情况,甚至还差些,连个泡都没有。

点击查看全文
8
十二级宝宝 | 备孕中 | 发表于 2012-3-2 08:51
原来是这样!看来只能去监测排卵才能看出来了!学习了!
点击查看全文
9
七级宝宝 | 发表于 2012-3-2 09:22
学习了,谢谢LZ
点击查看全文
10
天使宝宝 | 发表于 2012-8-2 10:55
宠坏我 发表于 2011-8-17 13:01
<br/>我就卵泡黄素化,已经有半年了。每个月的体温都很好,PLSZ也能测到强阳。可是卵泡就是排不出去。 ...
<br/><br/>你怀了双宝吗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相关热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